洪志堅
【摘 要】隨著教育改革的加深,新課標對于學生的要求越來越高,合作學習的方式相對于傳統學習方式極占優勢。在現如今的教育理念中,本文將以合作學習的理論為出發點,講述了合作學習策略在初中數學中的教學模式,并分析了其中應當注意的問題。
【關鍵詞】初中數學;小組合作學習;有效性;應當注意的問題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1-0106-01
一、合作學習的理論基礎
合作學習就是課堂教學以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教學活動,通過明確的責任分工,小組間合作協助學習的教學方式。小組合作方式能夠解決一些具有合作性的問題,解決個人難以解決的問題,在探討合作中促進小組成員的共同進步。現代合作學習理論基礎,是以社會學以及心理學為基礎的。在長期的小組合作中,積極的合作互動能夠帶來小組成員間彼此信賴的合作互助,這樣的合作學習策略,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團結合作,并且在團結合作中能夠促進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積極參與以及討論能夠學生對于更高層次的認識。基于以上,合作學習是是一項能夠提高學習效率的教學策略,在合作間能夠提高課堂氛圍,自然而然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
在大量實踐性和具有一定難度的數學課學習,學生需要全面考慮,從多個方面進行思考時,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無法獨立完成,此時采取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能夠提高學習效率。如在學習一些研究性學習中,學生可以通過小組合作進行探究性學習,老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調查,進行探究學習。將全班學生可以分為幾組,小組可以自設組長,然后組內進行分工。通過小組自學,自行查找相關資料進行組內學習,最后老師課堂進行查缺補漏,這樣就能夠提高課堂效率。
二、初中數學教學中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
傳統的教學模式對于學生的積極性有著阻礙作用,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忽視了學生的個體差異,不能夠關注到每個學生的個性發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通過小組合作探究學習的方式,能夠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的需求,滿足處于不同層次學生學習的需求,對于培養學生獨立自主學習,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有著積極意義。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初中數學教學新標準明確指出,交流合作學習是中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
小組合作學習能夠促進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充分滿足了學生樂于交往的心理需求,符合初中生對于事物的認知水平,通過小組合作學習方式能夠提高初中生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小組活動,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成為課堂的主人。在小組合作中,不同思維、不用學習水平、不同認知程度的學生一起交流合作,能夠使學生從不用的角度看待問題,在不同觀點中得到啟發,這樣會使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更加全面,更加深刻,從而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小組合作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在組內都是同齡人,學生善于質疑,這充分體現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在聆聽他人時,能夠發現不足,及時改正,完善自我,在學習中提高自我。
二、初中數學小組合作應注意的問題
1.分組要合理。
在應用小組合作策略時,首先應當進行的是分組。在分組時要注意其科學性。在分組時,教師應當充分遵循“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分組原則,在分組時要考慮學生的性格特點、學習狀況、思維方式等方面。根據學生的基礎能力,進行混合分配,小組內要包含上、中、下三個層次的學生群,一般由4-6名組員構成,并安排一名組長。小組成員應當相互扶持,具有明確的分工,有著合理能夠達到的學習目標,通過小組合作學習,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發揮學生的優勢。在采用小組合作學習時,組員所擔任的成員角色要采用輪換制,保證每個學生都能夠承擔應盡的責任,促進組內優勢互補學習。另外,教師應當根據教學內容,教學的重難點,提出學習目標,保證合作學習的有序進行,對不同層次學生進行分層教學,提高學習熱情。
2.合理安排小組合租時間。
在應用合作學習的教學方法中,老師應當將授課時間與合作學習時間進行合理分配,開放時間與開放空間之間要相輔相成,二者時間分配不合理,反而會影響教學任務的順利完成;小組討論時間過長,教學進度會跟不上,小組討論時間過短,學生交流不夠,起不到小組合作的優勢。老師在進行課堂合作中,對那些有認知沖突的問題進行小組探究才能體現出小組的探究性,不應盲目的進行小組學習,充分體現出小組學習的價值。
3.借助多樣教學方法,幫助學生創設情境。
初中生對于知識已有一定的結構,已經形成了自己的一些學習習慣。作為老師,應該在原有基礎上對學生進行正確引導,并且培養學生對于數學學習的熱情和興趣。興趣和熱情就需要老師借助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例如關于數學在生活中的應用,能夠貼近生活,使學生有親切感;借有趣的圖形,利用電腦合成色彩鮮明的圖畫抓住學生眼球;利用小組交流學習,在合作探究中,使學生語言表達,邏輯思維等方面能力得到鍛煉。在興趣的驅使下,自然而言就會掌握一些學習知識,學生的知識結構就會不斷完善。
4.重視交流反思及評價,提高教學效率。
交流和反思是一個老師在成長中的必經之路。在小組合作學習成果匯報中老師要進行中肯評價,且如何從整體上對每一位小組成員進行評價,在進行評價中是定性評價還是定量評價,這都需要老師根據實際情況而定,并且要注重過程評價與結果評價的有機結合。然而,這些都沒有形成一套適當的評價理論體系。在新課程改革下,不僅是老師對學生的評價,還有學生對老師的評價,學生提出意見,以及指出在平常教學中自己的問題與不足,加以借鑒,正確定位評價自己。這樣,不僅能夠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還能夠提高教學效率。
結束語
在基于社會學與心理學的合作學習策略,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有著明顯的教學效果。多樣化和個性化的合作學習模式能夠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在化學課堂上進行小組合作,活躍了課堂氛圍,改善了學生學化學的態度,對于創造一個以學生為主體,積極活躍的課堂氛圍有著極大的促進作用,能夠改善傳統的教育觀念,有利于數學課堂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將新課標的理念引入課堂。現如今合作學習在初中教學中存在一定問題,這有待廣大教育工作者進一步改善和提高。
參考文獻
[1]張廣志.基于開放教學理念的初中數學教學探究,文理導航(中旬),2014(2).
[2]鄧麗娟.淺談初中數學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J].求知導刊,2016(10):106.
[3]趙秀珍.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探索能力初探[J].赤子(上中旬),2016(24):45-46.
[4]常潔.初中數學教學中應怎樣讓學生“悟”到數學美思考[J].赤子(上中旬),2016(24):17-18.
[5]苗學剛.闡述初中數學合作學習的有效性[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4(8):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