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燕平

摘 要 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比較創新且流行的教學方式,有些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能大膽自然、輕松地融入合作學習;然而也有些教師嘗試采用合作學習形式卻由于各種原因無法順理成章地開展而不得不放棄,如學生在開展小組活動時制造的噪音過大,或學生缺乏合作能力,不會認真傾聽對方等。由此可見,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施需要更好的策略,才能發揮出它的效果。
關鍵詞 小學英語 小組合作學習 策略實施
中圖分類號:G623.3文獻標識碼:A
1實施“小組合作學習”策略的意義
(1)“學習金字塔”理論告訴我們:學習方法不同,學習效果大不一樣,因此教師要學會調整,甚至改變教學方式和角色,充分尊重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主體地位。教學中要大力提倡小組合作學習,引導學生自覺參與,在參與中掌握知識,生成能力,從而真正實現從知識到能力的轉化;讓學生在合作探究中展示自我,體驗成功,從而提升學習興趣,這樣不管是教師的課堂教學還是學生的學習,也會變得高效。
(2)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積極有效的學習形式。長期或短期將其運用于小學英語課堂教學,能保證學生的學習成果和學習動力,每個組員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貢獻自己的力量,小組獲得成功,學生也會明白,學習成果并不是單純的各部分之和。通過這樣的依賴性再次增強團隊精神,讓他們感覺到自己對小組最終成果負有責任,而每一個學生在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發揚自己的個性,并得到合理發展。
(3)教師還能解決“以一對多”的教學難題,更高效地跟進學生學習活動,提高教學質量。在英語課堂上,單詞是不可避免的比較基礎的一個教學環節,教師在呈現了新單詞后,接下來就可布置小組合作學習任務——小組玩單詞卡。由學習能力比較強、學得比較快的學生(一般是組長)帶領著組員一個一個單詞過關,當發現有組員不會讀的單詞,組長或其他組員就要一起教會他,這時候的組長就相當于老師的功能,幫助學得慢的學生緊跟小組步伐。通過這樣的小組合作學習落實到每個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可以更好地關注到后進生的學習情況,并及時給予幫助。
2合作學習小組的組建與培養
2.1如何組建小組
在考慮分組之前,應先確定小組規模。理想的小組規模取決于課堂教學的目的和內容,小組人數多少才算理想,對此沒有固定的規則,但一般4至5人一組為最佳,越小越好,因為小組規模越大,要求各個組員必須具備的學習能力也就越多,人數較多的組更容易出現矛盾,從而削弱小組的凝聚力。原則上的分組標準是組際同質,組內異質,保證組與組之間的平衡以及一組內4人在性別、個性特征、學習能力、學業成績等方面有著合理平衡的差異。小組穩定后,可不做改變,也可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略做微調,因為更換小組伙伴這一做法在學習內容方面對學生也能起到促進的作用,學生就某客觀事實和不同的學習伙伴交換意見,經過這樣的多次交流,伙伴之間可以達到深入探討的效果。從課堂組織的角度來看,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更換伙伴也有好處,有利于學生的差別化學習,讓每個學生都能按自己的節奏開展學習。
2.2訂立規則,確定小組合作制度與規則
成功開展合作學習的基本前提包括安靜的學習環境、遵守紀律且專心學習,以及更重要的團隊精神。然而這些條件一般不會主動生成,我們可以訓練學生遵守相應的行為規范,因為規則是開展小組合作學習重要的基礎?;谟⒄Z這一學科如何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確定細則,我們可以跟學生共同參與規則制定的過程,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鼓勵他們表達自己的見解,因為正是自己制定的規則,才會更加重視。具有約束力的行為規則應當表述簡單、清晰、明確,要十分醒目(可做成海報掛在教室里),還要由制定者簽名確認以表示重視。此外,在共同制定行為規范的時候,也應當同時考慮并討論違反規定時應受到的懲罰,這一點,也要征詢學生的想法和建議。
要注意的是,在規則制定的過程中,我們應選擇恰當的言語表述規則,要有鼓勵作用,讓學生樂于接受并自覺遵守,語氣上盡可能表述得積極正面,例如:“我們為什么不試著聽對方把話講完呢?”“讓我們合作愉快,快樂學習,互幫互助,共同成長,為小組齊努力吧。”
此外,還可為每條規則配上詼諧幽默的插畫,直觀形象地表現文字內容,就是把規則視覺化,例如:
2.3小組評價機制
把與學生共同約定的小組合作規則以積分的形式固定下來,設計評價表,評價方式應適應學生的個性及學習需求方面的特點,可調動小組成員間互評,小組間互評,培養學生合作與競爭意識,最好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以小組總體成績為評價依據,定期總結、反饋,最好引入獎勵機制,促進他們力爭上游。評價機制是小組合作的重要一部分,不管是對課堂調控、小組評價、個人評價,還是小組的凝聚力,都是很有效的一種教學策略。
3英語課堂上的小組合作
3.1英語課堂上主要的小組活動內容及合作活動形式
如何利用小組合作學習助力小學英語課堂?在小學英語課堂上可設計怎樣高效的小組活動形式?例如:教科版五年級下冊Module 2 plan單元感受課,我們可以設計這樣的小組合作活動:Share your plans in groups,初步嘗試小組內交流自己的計劃。小組活動開始前教師須有清晰明確的示范,活動開展中指導學生有序地進行交流,交流過程中學生補充新詞匯,教師應及時上臺書寫,課堂內、外知識隨之生成。
教科版三年級英語上冊的Unit 9的知識拓展部分,我設計的小組活動是,要求學生圍繞重點句型:Is it a…?及其回答來進行口語交際。真實的運用語言的任務,充分激發了學生的參與欲望;合作學習,充分發揮出小組成員間互助學習的優勢。在參與的過程中,學生對本節課一般疑問句的重難點知識得到鞏固與加強。
又如:教科版四年級下冊Module 4 Activities閱讀拓展課,我們也可設計這樣的小組合作活動:Picture prediction,捕捉圖片信息并根據圖意猜測情節,為人物設計對白,讓學生在小組中親自體驗嘗試,還可以讓學生演出來,這符合四年級學生的個性特點,小組樂于接受任務,對教師而言,也是機智地把握了課堂節奏點。
教科版三年級上冊Module 4 Family單元綜合拓展課,結合實際,布置實際語用任務,我設計的小組活動是:Talk about your family,布置學生帶來自己的全家福,讓學生完成小組合作活動,組內介紹,組外交流,互動氣氛良好,教師也可錄制示范視頻,營造氣氛,提供良好示范,增強情感交流,喚醒學生對家庭親情的珍惜之情。
3.2課堂上開展小組合作活動時應注意什么
(1)注重實效性。結合不同課型的學習任務的性質,注重課堂上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效性;教師要注重組織和引導,避免無效的小組合作活動;要在平時的教學中慢慢地有意識地培養學生良好的合作學習習慣;設計合作學習活動時,選擇任務很重要;對小組匯報活動要有反饋。
(2)選準小組合作學習開展的時機。小組合作學習可根據教學內容設計或是配合課堂節奏點:口語交際時;評講試卷時;有知識難點需要小組共同探討時;練習需要交流并匯總意見時;復雜的任務型活動需要小組才能完成時等等。
(3)教師在開展小組活動過程中注意指令清晰、示范到位、巡查跟進。教師要給予清晰的指令和示范,在活動過程中教師需隨時監控每個小組的合作學習情況,為學生提供及時和必要的幫助。在個別小組活動中出現組員爭執時,教師還要采取機智措施及時進行協調,使組內成員保持和諧的合作伙伴關系。
(4)采用課堂評價促進學生學習。恰當運用小組評價,充分利用課堂評價表,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習興趣,增強競爭意識,提高小組凝聚力。
小組合作學習使每個學生都能平等地參與學習,學生在積極交流中學會合作,在參與中激發興趣,在成功中體驗學習的樂趣。若要開展有效的小組學習,生成高效課堂,教師需要采取深思熟慮甚至有策略的教學行為,以避開那些常常致使小組學習在實踐中無法順利開展的礁石,有效跟進課后學習任務,促進學生學習品質的提升。
基金項目:本文系廣州市教育科學規劃課題(2016年度)立項課題(課題編號:1201574512)《基于陽光評價的英語課堂小組合作及評價策略研究》的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 Dreyer,E.&H.Katrin. 99 Tipps Partner-und Gruppenarbeit [M].
[2] 邢巖.以小組合作方式促進學生自主發展[J].現代教育科學,2011(02):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