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成艷

摘要:幼兒師專美術教育專業課程體系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的內容眾多。想要建立完善的幼兒師專美術教育專業課程體系,需要從人才培養、學校定位、師專學生出發,從而使該體系更符合市場需求和學生的成長成才需求。本文對幼兒師專美術教育專業課程體系建設路徑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幼兒師專? ?美術教育課程體系? ?建設路徑
中圖分類號:J20-05?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文章編號:1008-3359(2019)10-0140-03
一、課程的基本作用
課程是學生所應學習的學科總和及其進程與安排。其不僅是學科的載體,體現了學科知識體系,也是連接教與學的載體,還是連接教師、學生和教學管理人員的紐帶,是檢驗和提高教師教學水平、專業素養、學生學習水平、教學管理質量的重要手段。在眾多教學元素中,課程是唯一一個四主體(學校、院(系部)、教研室、教師)都能進行相關操作的教學元素,該教學操作主要指的是監督、考核和評價。
二、幼兒師專美術教育專業課程體系建設應該遵循的基本原則
幼兒師專美術教育專業課程體系建設應充分結合《小學教師專業標準》和《教師教育課程標準》,充分發揮美術教育專業獨特優勢和引領作用,從擴大學生就業,培育和提升他們的職業崗位核心能力出發來構建出全新的課程體系。該體系立足于工作過程的科學化和系統化,是提高人才培養效率的重要途徑之一。根據小學、幼兒園美術教育教師崗位典型工作任務和能力要求,確定出針對性和系統性強的教學內容和目標,并通過對目標的細化,來使其教學過程和實際工作能夠相輔相成,相互促進;基于師專學生特點和市場需求、行業發展前景等因素考量,來制定精細化的課程標準;通過多種方式如項目導向、模塊化教學等來開發課程,培養和發展學生的職業能力和素養。將課程內容與崗位任務、職業要求進行無縫對接,在此基礎上,對本專業的知識結構、能力結構、素質結構進行科學設計,構建出本專業的課程結構體系。
在此過程中,堅持正確的改革思路,如堅持重構課堂、聯通崗位、雙師共育、校企聯動等,從而使課程體系更加系統化、開放化,并著力解決課程內容的選擇取向。與此同時,注重“綜合培養、一專多能、突出實踐”。幼兒師專美術教育專業課程可通過重構課程體系,把科學文化知識、能力培養和素質教育等緊密地結合起來,達到知識、能力、素質培養的高度融合。
(一)培養職業能力
建設以培養職業能力為主的“小學美術教育專業理論+專業技能+特長”理論與實踐結合的特色課程體系,把小學美術、幼兒園教育理論類課程和技能課程、藝術課程進行科學融合,全面提升學生的職業能力、職業道德、核心素養等綜合素養。
(二)課程體現特色
課程體現區域性、師范性、民族性等特色。如在實際工作中,在小學、幼兒園美術教育專業技能課程中融入民族民間文化資源,形成專業特色課程。在此基礎上,結合學校“獻身教育,回報山鄉”精神和服務山區教育發展的專業人才目標,秉承學院“愛與奉獻”的教學理念,在日常教學中進行“禮儀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培養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四有”現代小學美術、幼兒園教師。
(三)課程模式注重相互融合
專業課程學習和小學、幼兒園實踐融合起來。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教師可將專業課程學習與小學、幼兒園實踐或實習實訓室模擬、省級項目大師工作室、名師工作室等相結合,通過這幾者的結合,來培養學生的優秀品質,使他們通過師專階段的學習,具備吃苦耐勞、拼搏、奉獻和合作的精神。在實際工作中,教師還可通過產教融合,來實現工作崗位與教學內容的對接;通過課證融合,來實現課程與教師資格證的結合。
(四)課程注重實用性
開設的課程應體現綜合應用強的專業基礎課和專業技能課,實施“雙證書+特長”特色育人模式,制定專業技能標準,通過“分層教學”的形式,以培養基層美術教師為根本,向上輸送專業美術人才,向下打造技能型美術人才。
三、幼兒師專美術教育專業課程體系建設路徑
(一)構建知識和實踐體系職專業的培養目標
依目標而行,從而使教學設計變得更合理、更科學,培養出的人才更具市場競爭力。如在幼兒師專美術教育專業課程體系建設時可從兩方面即人才的需求分析調査、職業崗位分析入手,了解從事崗位群工作所需的能力;然后對專業教學進行科學、全面地統籌、規劃。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幼兒師專美術教育專業可按照學生培養目標來設置板塊。本專業可設置為五大模塊,分別為公共基礎模塊、專業理論課程模塊、專業技能課程模塊、專業選修課程模塊、通識選修課程模塊。
(二)構建幼兒師專美術教育專業課程體系建設路徑
1.新時代變化
近年來,隨著生源結構變化、路徑依賴等多種因素,導致幼兒師專美術教育專業課程出現了滯后性,對其進行更新和完善勢在必行。在教育改革逐步深入、現代網絡技術的應用日漸頻繁之時,對現有的課程內容和體系進行分析和梳理,并在此基礎上,進行必要的“刪、減、擴、縮”等是極其重要,也是極其必要的。在此基礎上,開發出適合本校師生,能夠促進學校特色建設的校本課程。
2.專業建設
幼兒師專美術教育專業以提升專業教學水平、促進美術教育專業建設為抓手,整合課程,建立具有鮮明專業特點的課程體系;明確專業的學科歸屬,確定課程定位,規范與完善課程標準與課程建設,建立健全以“百囍文化剪紙藝術”為代表的黔東民族民間藝術教育體系,并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校本教材,營造濃厚的藝術教育氛圍。
3.教學資源建設
依據課程計劃,選擇使用與學校美術教育專業培養方向相適應的高職高專優秀教材,其高水平的教師教育精品教材和獲獎教材可優先使用,制定教材征訂的規范化程序,積極發揮教育部推薦的教師教育優秀課程資源作用,形成由藝術與體育教育學院負責具體實施,主講教師、教研室主任參與,院主任審定的工作流程,確保教材的質量;對于部分專業學科的個別課程(特別是鄉土美術課程)尚無出版相應教材的,應組織教師自編校本教材。
大力支持教師積極參加教材的編寫工作(包括版社和校本);配合優秀課程與精品課程建設,鼓勵教師集體備課,制作電子教案,并根據具體課程特點的需要,適度結合、合理利用多媒體課件進行教學,加強電子教案、多媒體課件與音像制品等立體化教材建設,并通過先進的信息技術,來建立相關的教學案例庫、專業資料室等。
4.課程體系和人才定位
(1)人才定位
培養目標為:首先,培養小學美術教師;其次,培養學前兒童教育機構的美術教育工作者;最后,培養學前兒童教育機構環境設計師以及適應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的應用型人才。
對于部分美術專業比較突出又特別熱愛于藝術的學生,美術教師在培養時可將其往藝術創作方向靠攏,使其成為實用型藝術人才。
對于自身條件不適合于從事幼兒教師(或中小學教育工作者)的美術教育專業學生,相關教育工作者有責任引導他們重視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注重在日常學習中挖掘自己的潛力,并利用慕課、微課等方式進行自主學習,提高其核心競爭力。在此基礎上,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為其順利就業、創業奠定基石。
(2)課程體系
課程體系建設共分為四個部分,分別為課程設置、課程研究、課程資源和課程實施途徑。其中對課程實施途徑的各個環節進行評價,構成了課程評價。
第一,課程設置。專業技能課程:專業技能課程屬于必修課,是根據專業人才培養規格設置的課程,共包括12門課程,分別為中國畫、圖案設計、民間美術等。課程不同所占的學分也不盡相同,如中國畫學分為8分,民間美術學分為4分。這些課程總學分達到了40分。專業技能課程和學生的綜合素養息息相關,因此在課程設置時,應注重對專業技能課程的設置。
職業素養課程:職業素養課程屬于必修課,共包括9門課程,如兒童教育學、中外美術簡史、小學美術教育研究等,這些課程是幼兒美術教師所學專業課程的理論課,總學分達到了40分。
民族文化課程:民族文化課程顧名思義就是立足于本地的民族文化,通過挖掘其課程資源,來進行這方面的校本課程開發。如通過“山水銅仁”系列采風活動、民族民間文化采風活動搜集本土資源,來開發校本課程。
第二,課程研究。美術教育專業是我校的特色專業之一,在國家、省、市、學校各部門的大力支持和幫助下,專注于課程研究,從論文、項目、采風、展覽上下功夫,來構建幼兒師專美術教育專業課程體系。
第三,課程資源。幼兒師專美術教育專業課程體系的建設離不開豐富的課程資源。通過課堂實踐、美術創作、課題研究等形式開發課程資源,從而形成微課、畫冊、教材、繪本等形式的多種課程資源。如在我校繪本創編方面,學前美術教學團隊,公共美術教學團隊共40名美術教師為山村兒童創編了繪本,為一千多名山村幼兒園特崗教師和志愿者開展培訓活動,到10多所山村幼兒園指導環創。
第四,課程實施途徑。幼兒師專美術教育專業課程體系的建設需要具備實施途徑,如此,才能構成一個完整的體系。目前,我校的課程實施途徑共分為四個部分,分別為第一課堂、第二課堂、第三課堂和第四課堂。其中第一課堂顧名思義就是該專業教學的“主戰場”,負責日常的專業教學。第二課堂則分為:選修課、工作室、特色節。目前,我校專業選修為30余門,其他選修課程為190余門;與美術專業相關的工作室眾多,如百囍文化剪紙藝術名師工作室、大師工作室、油畫創作研究室、國畫創作研究室等;每年舉行“武陵之春·文化藝術節”“武陵之秋·體育運動節”、校慶日。第三課堂則包括:實習實訓和創業創新。如我校緊緊圍繞為武陵山區域美術教育專業提供實習實訓、職業培訓服務等,有效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職業技能、核心素養。第四課堂為社會服務。美術教育專業應通過對社會人員開展各方面培訓如就業前培訓、在職培訓等,為相關企業、社會提供技術服務。
參考文獻:
[1]高原,江徐玲.探析美術理論課程概念以及學科的構建[J].大眾文藝,2017,(10).
[2]張明星.對美術理論教學與考試改革的思考[J].美術教育研究,2016,(09).
[3]杜先紅.高校美術理論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美術教育研究,2015,(11).
[4]吳志云.專科美術教育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的研究[J].藝術科技,201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