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瑞青
摘 要:本文以江西服裝學院商學院為例,針對商學院的民族學生特色和理工科專業學生的特點,通過實施學風優化“TAB”計劃來實際改善學院當前的學風建設現狀。目前,學院在校生2130余人,就業率逐年上升,2017學年學院學生就業率位居全校第一,學院辦學規模與辦學質量得到同步發展。通過全體師生的不斷努力,緊緊圍繞學風建設,為學院內和外順、穩定有序的發展建設創造了良好穩定的環境。
關鍵詞:學風優化;“TAB”計劃;實踐研究
商學院的學生特點不僅體現了許多理工科學生的共同優勢,而且具有固定的思維方式,個人思想修養較低,整體品行素質不高,各項紀律觀念薄弱。學風優化“TAB”計劃中,培養創新思維,提高人文素養,規范文明行為三大戰略步驟,可以準確的解決學生學習和工作中所存在的問題。提高學生的能力與素質,幫助學生不斷進步,滿足高等學校培養學生成長成才的需求。良好的學習氛圍是一種積極的氛圍,使學生感受到既有壓力又有緊迫感;同時,它也是一種動力,使學生能積極進取、努力向上,制約不良風氣的滋生和蔓延;它還是一種凝聚力,可以培養學生的集體主義精神。商學院學風優化“TAB”計劃是基于對近幾年學風建設工作的不斷回顧和人才培養計劃的進一步整合的學生工作特色項目。
一、學風優化“TAB”計劃的含義
學風優化“TAB”計劃主要圍繞思維、素養、行為三個關鍵詞來做好頂層設計,其取意如下:T(thought思維),即著重培養學生的科學與創新“兩種思維”;A(attainment素養),即注重提高學生的專業與人文“兩種素養”;B(behavior行為),即有效規范學生的學習與文明“兩種行為”。
(一)T(thought思維),培育學生的科學和創新思維
1.開設精品商務課堂,在四年內計劃舉辦12場專家學者講座。
2.建設企業導師隊伍,在四年內從相關行業企業中聘請8名企業導師。
3.成立創客俱樂部,在2019年6月之前,成立“京(精)商空間”商學院創客俱樂部,培育3至5個學生專業創新團隊。
(二)A(attainment素養),提高學生的專業和人文素養
1.在提高學生專業素養上
(1)搭建學科競賽平臺。除了做好“挑站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以外,重點做好“一專業一賽事”的學科競賽平臺建設工作,商務英語競賽;電子商務競賽;國際貿易競賽;網頁制作競賽。
(2)搭建實訓開放平臺。利用學院實驗實訓中心,通過課程設計和研究方法,實訓室實施全面開放,讓學生利用他們的空余時間來提高專業技能,并由負責教學工作的學院領導牽頭,計劃組織和安排專職教師加強學生實驗培訓能力的培養。
2.在提高學生人文素養上
(1)以每季度開展一次主題閱讀活動。
(2)每學期開展一次“陽光體育、健康心靈”校園文化活動。
(3)2018年3月至2018年7月,開展責任教育工作。
(4)2018年9月至2019年7月,開展感恩教育工作。
(5)2019年底前,組建6個學生綜合素質拓展興趣小組。
(三)B(behavior行為),規范學生的學習和文明行為
1.推進“文明教室、拒絕手機”工作,進一步加強課堂參與和課堂紀律;
2.倡導“勤學勤勉、成長成才”基本學習方式,規范學生日常學習;
3.2018年底前,做好寢室文明建設和文化建設工作;
4.2018年9月,啟動成長成才教育系列活動;
學風優化“TAB”計劃按照“堅持專業導向、對接第一課堂;社會實踐探索、對接第二課堂;遵循學生為本、服務成才需要”的原則,根據不同年級的學習要求、具體情況和學生成長成才需求,全面整合專業思想教育、綜合素質發展、文明行為養成、專業技能培訓、班級建設強化、就業觀念教育、創新創業引領等內容,通過采取分年級、分專業、分班級、分主題、分項目的方式扎實推進和積極落實學風優化工作,將整個過程貫穿于學生大一至大四整個大學階段,覆蓋到商學院全體學生。
二、江西服裝學院商學院學風優化“TAB”計劃實踐研究的基本情況、開展的工作、主要成效和存在的問題
(一)基本情況
根據商學院學風建設的實際情況,全院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見》,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全年開展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和文明養成教育,切實提高師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努力構建全員育人、全過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的良好局面。
在加強政治思想教育工作的同時,學院一直堅持教學工作中心地位不動搖,牢牢抓緊學風建設,努力整頓教學環境和教學秩序,嚴格教學課堂教師“八帶”和學生“三帶”工作,深化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各職能部門也結合工作實際,加強了工作指導、協調和監督檢查工作,創造了良好的教育環境。鞏固了學生的專業思想,糾正了學生的學習態度、促使大部分學生遵循教學規律。目前,學院在校生2130余人,就業率逐年上升,2017學年學院學生就業率位居全校第一,學院辦學規模與辦學質量得到同步發展。通過全體師生的不斷努力,緊緊圍繞學風建設,為學院內和外順、穩定有序的發展建設創造了良好穩定的環境。
(二)開展的工作和主要成效
1.夯實學風建設基礎方面。堅持政治教育,加強學生思想教育。在教育教學、日常管理、招生和就業服務等方面,始終把“誠信教育”和政治合格放在首位,通過嚴格全面的軍事訓練,深入細致的入學教育,日常生活文明養成和規范的職業道德教育,促進學生的目標意識、誠實意識、群眾意識、法治意識的樹立和鞏固。扎實推進和實施基礎學風建設“三項重點工作”,即:課堂拒絕手機、早晚自習、考風考紀教育。
2.提高學生人文素養方面。著力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積極開展學生第二課堂活動,豐富校園文化,主推了弘揚傳統文化、誦讀紅色家書、開展社會實踐等“三大主題活動”。組織學生定期開展“讀書月”和“文明月”等月度活動,并利用課余時間積極開展各項知識競賽和能力競賽;在中華傳統等紀念節日開展紅歌賽、文藝晚會等多形式的課外活動;組織學生定期到烈士陵園掃墓、參與社會調查、社區志愿服務、敬老院“學雷鋒,做好事”等多形式的第二課堂活動。它不僅豐富了校園文化生活,還培養了學生的胸懷和情懷,進一步提升了學生的文明素養,奠定扎實的人文素養。
3.規范學生文明行為方面。嚴格制度落實,形成健康向上、遵紀守規的良好校風。根據不同的培養對象,制定并嚴格執行各項規章制度,確保良好的教學、工作、學習和生活秩序。以“三亮三做”為主題,“亮身份、做先鋒”,創立學生黨員示范崗;“亮標準、做表率”加強寢室文明建設;“亮承諾、做標桿”,設立大學生文明監督崗。
4.加強學生組織建設方面。建立和完善各級學生組織,提升學生干部的綜合素質。商學院建立了黨建聯合會、學生會、辯論社、文工團等學生組織,在院黨委和院團委、學生管理部門指導下開展工作。各組織堅持“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自我監督”的方針,認真貫徹落實院黨委、院團委和學生處的各項工作安排,積極配合學生教育管理工作,在校園文化建設、學風建設、學生管理和學生素質拓展中發揮了積極而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存在的問題
1.開展進度不夠緊密。由于現階段輔導員工作負擔較重,且項目組成員之間都是剛來到江服不久,目前對學校的政策及方針了解的還不夠全面,研討的次數還不夠,使項目開展進度較為散漫,不能充分體現活動的時效性。
2.活動的經費有限。由于學風優化是一項長遠的工作,涉及到方方面面,很多活動由于經費的問題縮減了活動內容,比如,無法邀請相關專業人士到校進行講座,甚至有時候在本校邀請老師做講座都是個困難,致使活動大大縮減了預期的育人效果。
三、結語
總之,學風優化“TAB”計劃,是在全面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同時,結合實際情況,不斷順應時代的變化,探索學風建設的新方法,切實有效地增強學生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斗力,讓其在學風建設中發揮積極作用,從根本上提高學生學習的自覺性、主動性。不過在現實實踐研究中仍存在許多問題,需要我們不斷結合時代背景和實際情況,開拓思維,不斷完善。
參考文獻:
[1]李偉弟.高校學風建設的現狀與優化方式——以西北政法大學為例[J].新西部(理論版),2015(06):32.
[2]于志杰.新形勢下優化高校學生黨建工作促進學風建設的探索與研究[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5(07):83.
[3]顏婷婷.基于學生自我管理模式下學風建設優化路徑與實踐探索[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8(0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