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春紅
摘 要:隨著中國經濟的蓬勃飛速發展,專業性人才支撐各行業剛需效果顯著。作為培養國家工匠的搖籃,各類技術院校功不可沒,因此技校教育發展受到高層廣泛關注。基于社會各界對于技校生的要求逐日增加,特別是其思想政策層面的建立和高度成為重要參考指標。因此技校政治課堂“立德樹人”德育教育將成為培養高思想、全能型、高質量技校生的重要方式。本文將對該功能的發揮進行嘗試性分析。
關鍵詞:立德樹人;技校政治課堂;德育教育
“立德樹人”現已成為我國現階段教育的根本與目標。立德,其意為堅持德育為先,從正面教育、引導、感化、激勵人;樹人,即堅持以人為本,用適合的教育來塑造人、改變人、發展人。現如今技校已不單是發掘、培養學生某一特長,更重要的是要將引導學生成長成才為教學宗旨,培養高素質、德才兼備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合格接班人為指導思想。因此“立德樹人”教育成為技校政治課堂體系中重要板塊之一。
一、教師加強以德立身
“經師易得,人師難求”,老師的一言一行于無形中影響著學生的價值導向。因此教師有責任和義務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高度,從內心將自己所從事的事業與國家、民族大義緊密結合,將自身的“家國情懷”與社會責任感言傳身教于學生,感染學生。同時每位教師均應將“德”深入于內心,表現在行動,堅持身正為范,以德立學。通過扎實推進師德師風建設,廣大技校教職工才能完成塑造靈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時代重任[1]。技校教師要始終牢記自己的教學使命,讓自身正確的價值觀從正面引導著學生,于內深刻認識“立德樹人”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將該理念自然的帶入到政治課堂的教學活動中,才能讓學生意識到問題的重要性。例如教師在向學生講授中國與世界經濟發展時,就應結合當前熱議的“一帶一路”重要事件,其本身應對“一帶一路”起源、重塑、發展、里程碑事件等有詳細了解,通過各媒體報道、文章學習、論壇梳理,讓自身先對該重要事件有正確認識,繼而才能傳授給學生,讓教師運用扎實的知識功底、過硬的教學能力、勤勉的教學態度、科學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
二、增強政治課堂趣味性
由于政治課理論性強,教學內容相對抽象,因此很難引起學生自發的學習興趣,這也是政治課堂始終處于困境的原因之一[2]。如何激發學生的政治課程學習興趣,讓學生從主觀意識中熱愛政治課堂、自愿接受課堂中傳播的思想就顯得尤為重要。其基本邏輯就是要讓學生在政治課堂學習中獲得積極向上的良好情緒,讓學生享受課堂、讓學生在運用課堂知識后能感受到成功和喜悅。
(一)教師知識與時俱進
技校教師應當在政治課堂教學過程中源于課本,但又要高于課本,不能照本宣科,而應拋開“讀課本”的教學方式,將知識點與動態社會發展相結合。這要求各位教師應當勤奮學習,觸類旁通,并且應與高科技時代腳步相融合,對于現代知識獲取方式要有認識和積累,對于大眾傳媒、移動網絡、書本知識等各類信息渠道有了解,加深其自身知識厚度。教師只有通過不斷地向各方面學習,不斷探取新知識、新理論、新思想,在對已有知識進行不斷更新,不脫離學生的認知圈,讓學生覺得所學知識不陳舊,能為現代社會所用。
(二)授課內容實用性強
時代在發展、科學在進步。教育行業的時效性更為重要,作為培養祖國未來建設者的根據地,其學生所學知識應當與時代接軌,不能落后于發展。技校學生于政治課堂所學知識應當能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教師應當在傳授知識的同時將該知識的實際應用傳達給學生,要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要知道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這樣才能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必要性和趣味性。例如在“網絡環境正規化”課程授課前讓學生觀察實際生活中存在的網絡安全問題,探求問題可能有效的解決方案,然后在授課過程中再運用知識點專業剖析該問題,并結合時政熱點、熱門話題等方面向學生深度剖析,讓學生自發能感受到網絡安全的重要性,誘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并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三、以學生為本,注重人文關懷
(一)以學生為本
黨的十八大強調,辦人民滿意的教育,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大力促進教育公平,讓每一個孩子都能成為有用之才。具體到技校政治教育亦是如此,要加強內涵建設,具體到政治課堂就是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改變從前教室內的老師“一言堂”,讓學生也充分參與到課堂當中,鼓勵學生積極發言、表達觀點,充分發揮學生們的創造力和主觀能動性,老師們要從行動中運用“樹人”的根本,堅持以人為本,塑造和發展學生,運用“立德”的本質引導學生,讓學生充分參與到課堂,甚至主導著課堂,通過老師們的言傳身教,從而學生自身也能有“立德樹人”的理念。
(二)加強對學生的人文關懷
基于技校學生普遍有較強的個性這樣的特性,傳統意義的課堂很難滿足學生們的需求,無法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因此,教師應當根據學生的特點,將枯燥的課堂知識加以生動鮮活的案例、影片、實地走訪參觀或是學生主動上臺個人演講等豐富多彩的形式,讓學生更容易的接受知識。不能是教師一味的在講臺上授課,全然不顧及臺下學生的情緒,這樣久而久之會造成學生對于學習的厭煩、抵觸情緒。平時要加強和學生的溝通,讓教師走下“神壇”,走到學生中去,和學生面對面的親切友好溝通,站在學生的角度想問題,傾聽學生的內心,了解自己的不足。例如,在批改作業時多一些鼓勵性的語言讓學生看到;對于學習有問題的學生不是一味的批評而是幫他一起找出問題、輔導問題;批評學生時要多方位進行思考,幫助學生剖析問題等等。當然不僅在學習上,也是在生活中,加強對學生的關懷,愿意和學生做朋友,讓學生感受到老師的“德”,并因為老師的優良的品德從而讓學生感受到溫暖,使得他愿意將這份溫暖帶給身邊的人,繼而學習到了優秀的品德。
四、結語
綜上所述,技校政治課堂“立德樹人”德育教育之路還很長,其中仍有很多問題亟待解決。首先教師們應當多加強自身思想文化建設,將“立德”始終作為自己不斷向前努力的目標,時刻意識到自己的一言一行將影響著祖國未來的接班人和開拓者,必須將端正自己的言談舉止,提升自己的認識高度,保持自己的職業操守。其次,教師應當豐富自己的政治課堂氛圍,讓政治課堂不再是枯燥、教條的代名詞,教師們要努力將課本知識與現今時代發展需要相結合,善于運用現代媒介,多學習新知識、獲得新思想,將最新、最熱的當下時事熱點、新聞要聞帶入到課堂中去,讓學生認識到所學知識的重要性,讓學生自發去學習。最后,老師還應加強對學生的人文關懷,教師對學生的人文關懷,是教師必須具備的專業素養和履職行為,更是師德的核心所在。它是一種寶貴的教育資源,也是讓學生在積極向上的人文環境中健康成長的必要條件。教師們有義務和責任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始終保持健康的身心和主動學習的熱情。相信經過各技校教職工們的不斷探索改進,技術院校將會為國家各行業培養更多優秀、全面的發展型人才,為祖國的繁榮昌盛貢獻力量。相信技術院校必當不負社會各界的期望,朝國家所需方向不斷發展,早日探索出一條適合自己的“立德樹人”德育教育之路。
參考文獻:
[1]陳寶生.在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上的講話[J].2018(15):4-10.
[2]黃艷.五大理念推送技校思政課堂在立德樹人中的引領作用[J].科教文匯(上旬刊),2017(9):23-24.
[3]彭林全,蘭英.對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樹人”的多維審視[J].學生黨建與思想教育,2016(12):7-9.
[4]王晴.思想政治課立德樹人的實踐探索——以“感受文化的影響”教學實踐為例[J].海峽科學,2016(9):92-93.
[5]楊英.如何提高高中政治課堂教學的趣味性[J].關愛明天,2016(1):483-483.
[6]雷開義.如何有效提升初中政治課堂教學的趣味性[J].南北橋,2016(10):1863-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