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林霜
摘 要:進入到新時期以后,我國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提出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發展理念,從中就可以看出創新創業的重要性。在高校中輔導員同學生聯系密切,為了推進政策的貫徹落實,高校輔導員要求從實際出發,推進大學生創新創業的不斷發展。
關鍵詞:高校輔導員;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途徑
目前,高校創業教育工作如火如荼地開展,輔導員順應社會發展需要,合理定位自身角色,不斷強化自身指導能力,大大提高創業教育效率。本文對這一論題深入探究,能為其他院校輔導員提供借鑒,從整體上提升創新創業教育指導水平。
一、高校輔導員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的優勢
(一)有利于保障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政治方向
教育部43號令(《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定》)將思想理論教育和價值引領作為高校輔導員的第一工作職責。因此,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和價值引領是高校輔導員從事其他一切學生工作的方針和基本原則,高校輔導員要始終將思想政治教育和價值引領融入與在校大學生相關的各項工作中去。高校輔導員在開展創新創業教育時,要始終將黨和國家相關創新創業方針、政策向在校大學生作深入的宣傳教育,使在校大學生真正理解和領會黨和國家的號召和期盼,幫助在校大學生樹立正確創新創業意識,為大學生創新創業品質和創新創業能力培養指明方向。
(二)有利于使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與學生發展相適應
高校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的主體是高校教師隊伍,對象則是在校大學生。要使創新創業教育達到預期效果,就必須充分了解在校大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和個體發展需求,使創新創業教育有的放矢,真正促進在校大學生個體優點的長足發展。而高校輔導員處在學生工作的第一線,與在校大學生接觸最多,對在校大學生內心特點、興趣愛好、個性品質等最為了解,這也有利于高校輔導員根據在校大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創新創業教育指導。
(三)有利于使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與社會需要相協調
目前,高校輔導員群體主要以新近畢業的碩士研究生為主,這些輔導員所學專業門類眾多,對本專業的前沿發展往往較為了解,對所學專業的社會需要具有較為清晰的認識。因此,高校輔導員在面向在校大學生開展創新創業教育時,能夠較好地將社會需要融入其中,同時也使在校大學生逐步認識到創新創業要符合社會發展需求,符合廣大人民的需要。此外,高校輔導員作為教師隊伍,在開展個人科研項目時,往往可以將在校大學生納入科研項目,使他們通過參與科研課題較為全面了解社會發展的實際需要,也有助于鍛煉他們的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在企業雙肩挑的輔導員還可以通過自身的企業經歷或者帶領在校大學生到企業見習對大學生開展創業教育,有助于進一步培養大學生的創業思維和創業能力,使在校大學生樹立創新創業必須符合社會需求的意識。
二、大學生創新創業過程中輔導員作用的現狀分析
輔導員作為高校生活中引導大學生關鍵的群體之一,在創新創業的浪潮下肩負著極為重要的使命。經過近些年來大學生創新創業觀念的不斷深化,許多學生對于創新創業這個概念并不陌生,此外在很多高校也相應的開展了部分創新創業的課程訓練或實踐拓展,可以說創新創業的各類活動都在行之有效的開展。作為一條完整創新創業鏈上的關鍵一環———輔導員,這類主體就現有情況下來看并沒有完整的把握住自己的定位,在眾多高校的創新創業實踐活動中,輔導員角色缺位現象十分嚴重,鮮有高校輔導員能夠做到積極引導學生開展創新創業活動,更不用提在學生創新創業的過程中給予其基于輔導員定位的必要幫助。
三、輔導員助力創新創業教育的表現形式
輔導員開展創新創業教育有多種表現方式,如積極參加創新創業的師資培訓班,積極深入到企業進行掛職鍛煉、指導每年的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動員組織學生參加各類創新創業比賽、促進學生創業帶動就業等。
(一)參加創新創業師資培訓
近些年,政府部門和各大高校以及教育培訓部門等聯合組織了大大小小很多的創新創業的師資培訓和研討會,今后還會有更多的機構投入進來,如SYB師資培訓,中關村軟件園與各個省市政府、高校聯合開展的師資培訓班等等。然而這種類型的培訓和研討輔導員能參加的寥寥無幾。輔導員應該有機會參加這方面的培訓和研討,了解創新創業的前沿思維和方法,了解各個大型的創新創業大賽的操作流程以及備戰技巧等。
(二)改善現有創新創業環境
首先輔導員要積極承擔相關創新創業課程,擔任創新創業導師,真正做好自己責任人的身份,并結合本院(系)實際情況,將創新創業通識課程同實踐情況相結合,開設有針對性、真正有吸引力的創新創業課,吸引更多學生參與其中。其次應該發揮往屆創新創業校友的榜樣作用,這些都是創新創業的現實案例,輔導員應該邀請歷屆典型的創新創業校友回母校做相關講座,讓校友用實際經歷帶動有興趣創新創業的學生。最后積極組織大學生成立相關的研究社團,除了課程與項目的帶動之外,輔導員應該引導學生以社團組織、協會等開展相關的創新創業活動研究,推動更多的學生參與到創新創業的活動之中,必要時可以由輔導員同專任教師相配合,共同帶動高校創新創業的良好開展。
(三)加強對學生創新創業的過程管理
作為高校的輔導員,在對學生進行思想管理、生活管理等方面之余,還要加強對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過程管理。可以仿照現有各高校的學業預警和監督模式,對開展創新創業活動的學生也要加強管理。輔導員還要定期開展相關的創新創業安全教育,加強相關的創新創業風險防范,從創新創業活動中樹立風險意識,為日后走向社會從事創新創業活動提前打好基礎、做好準備。此外輔導員也要注重對學生從申請到過程到結束的全程監督管理,在申請和準備階段聘請名師等進行相關輔導,在過程階段要注重對學生開展的活動進行全過程把握,在結束階段要注重資源和成果的轉化,創新創業絕非一時之功,當大學生通過學校創新創業活動取得成就后,更應當把其轉化為更深層次的成果,進一步推動社會發展。
(四)提高創新創業能力,制定科學的培養計劃
提高創新創業能力,需全方位的培養和發展,不僅要有過硬的專業理論知識,還必須具備管理、經濟、法律等相關專業的知識儲備;不僅要具備管理能力。還需具備領導能力、組織協調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因此,要在創新創業教育過程中既注重素質教育又要強調能力的培養。例如,在學校公共選修課程中加開營銷、經濟、法律、財務等課程,同時,采用互動、模擬、案例等方式開展教學活動,讓學生知識體系更加完善,體驗更加真實,全面提升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
高校輔導員應在日常管理中融入創新創業精神的宣傳工作,應結合本專業創新創業特點,為學生制定科學可行的學習方案和培養計劃,針對不同階段的培養目標,為學生提供完善的課程體系的學習和實踐課程,促使他們能夠按照培養計劃完成目標要求。另外,創業具有一定的風險,由于各方面因素,會有創業失敗的情況發生,輔導員要對其進行良好的心理輔導,使學生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能夠坦然面對失敗,勇敢的嘗試二次創業。
(五)采取多方舉措,培養創業能力
通過鼓勵學生參加各種活動,如“挑戰杯”創業大賽等,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創新的能力,優秀的品格。同時引導學生具備經受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許多學生在創業之初,雄心勃勃,往往在實施過程中,因為遇到這樣或那樣的挫折、這樣或那樣的困境,而最終灰心敗北。在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情況下,大學生創業成功與否,不僅取決于是否有強烈的創業意識、嫻熟的專業技能和卓越的管理才華,而且在更大程度上取決于其面對挫折、擺脫困境和超越困難的能力。通過輔導員老師的正確引導,幫助大學生的創業心理更加成熟。另外,引導學生形成腳踏實地的務實心理。
(六)輔導員要提供主動式、精細化、模塊化的服務
首先,輔導員需制定符合自身的工作安排, 合理分配時間, 組織以創業大講堂、創業促進會、創業者沙龍等為主題的創業班會, 頭腦風暴圈等多種多樣的形式激勵啟發學生, 發揮輔導員隊伍的組織優勢和動員優勢。另外, 輔導員可借助集多方優勢的創新創業平臺, 模塊化的服務學生創新創業, 幫助學生順利通過創新創業的各個環節, 從激發呵護學生原始創意和夢想做起, 到學生創業路上的陪伴者鼓勵者, 幫助學生解決創新創業道路上的問題, 作好創新創業服務工作的“護士”, 實現學生的創新創業
夢想。
(七)搭建訓練平臺
通過搭建相關訓練平臺,可以不斷鍛煉和提高輔導員實際指導學生的能力和技巧,如以大創項目為訓練平臺,通過政策措施鼓勵輔導員積極指導學生大創項目,全程觀摩項目進展,以此為各級各類比賽提供項目儲備,促進學生項目的成果轉化和升級。
四、結語
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應以服務學生為目標,輔導員就是服務學生創新創業的啟發者、引導者,也是創新創業能力的主要培養者。為了提升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成效,提高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高校輔導員應從加強自身素質、創建良好氛圍、搭建實踐平臺、培養學生意識、主動提供服務及制定培養計劃等方面努力開展工作,鼓勵學生通過創新完成創業,用創業推動就業。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是新時期發展所需,與新時期社會發展息息相關,作為高校的教育工作者,應該懷著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為高校創新創業教育事業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趙璐,王皓.創新創業背景下高校輔導員提高工作能力的途徑[J].管理觀察,2018(36):122-123+127.
[2]趙璐,王皓.高校輔導員指導大學生創新創業模式研究[J].管理觀察,2018(35):114-115.
[3]王勇,楊冬偉,康麗瀅.高校輔導員對學生進行創新創業教育及能力培養探究[J].教育現代化,2018,5(51):27-28.
[4]魯維穎.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輔導員工作介入研究[J].品牌研究,2018(06):192-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