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崢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推進和新的教學要求的落實,改變傳統的小學語文教學模式勢在必行。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師必須創新教學模式,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培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為依據開展新式教學活動。
【關鍵詞】新課改 ?小學語文 ?教學創新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6-0053-02
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往往有很強的學習知識的欲望,在這個階段的學生還沒有形成一個完整的意識。所以教師不能把學生的成績作為以后教學的重點,更應該重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想象力和創造力的培養,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從而提高我國小學語文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
一、教學觀念的轉變
傳統的教學中,教師是課堂的主宰者,是知識的傳授者,教師控制學生的學習情況,教學過程就是把教師現有的知識經驗灌輸給學生,學生只是被動的接受知識,無法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學生學習的過程是不快樂的。真正的教學是教師和學生積極的交流產生互動,教師應該轉變自己的教學觀念,吸引學生在課堂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成為學生學習的參與者、引領者,讓學生自己主動學[1]。教師在教學方法上要注重學生的適應性,在教學觀念中要注重以學生為主,讓學生可以在學習中有自己的感悟,有自己的收獲。另外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掌握學生的學習節奏,不要盲目教學,教學效果得不到發揮。教師在教學中要注重情境化教學,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教學方案,讓學生在教學中占主導地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現代化教學中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網絡資源等方式讓學生一目了然,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真正實現高效課堂。
二、教學目標的轉變
傳統的教學目標只是讓學生學會語文知識,提高語文成績。新課改要求,教師以促進學生的思維發展,為完善學生的人格為主,在學習中學會自我學習、自主學習。所以教師在教學中要重視知識的實用性,啟發學生的學習思維,注重學生平時知識的積累,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如,教師可以鼓勵低年級學生多閱讀一些優美的故事、童話,可以讓學生把自己喜歡的故事講給同學聽,在促進同學感情的同時也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同學之間互相知識傳遞,相互積累,共同學習。對于理解能力高的學生可以讓他們有計劃的閱讀一些名著,將書中蘊含道理的句子、詞語、文章進行識記,為以后學習打基礎。在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中,教師要以學生的長遠發展為目標,在教學模式上多創新,讓學生在民主的環境中感受到語文學習的快樂和豐富的思想感情。教師想要提高教學效率,就要真實的清楚學生的學習狀況,有針對性的開展教學。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采用分組教學,讓思維能力強的學生帶動較弱的學生共同學習,保證學生在學習中都有自己的收獲,提升全面教學。
三、課堂氛圍的轉變
小學語文是聯系學生整個學習生涯的關鍵學科,是學生要長時間學習的學科,也是學生的入門學科。剛剛學習語文時學生都會遇到很多問題,課堂學習氛圍就是其中之一。 在一個活躍有趣的課堂中能夠讓學生更好的學習,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課堂學習上敢說話敢質疑,更好的收獲知識,提升自己的表達能力。比如,在《小蝌蚪找媽媽》的學習中,教師可以通過幾個有意思的圖畫,調動學生的學習氛圍,讓學生清楚知道小蝌蚪是怎樣變成青蛙的,通過有意思的謎語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同學在學習過程中暢所欲言,激發學生的創新能力,理解文章內容。
四、教學方法的轉變
在科技快速發展的今天,人們的生活和學習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通過實踐證明,多媒體教學已經成為教師教學中重要的教學工具,并且在小學教育運用中取得顯著的效果,是新課程改革下的教學創新體現。利用多媒體教學豐富了教學內容,使小學語文課堂更具體,更有趣。多媒體技術把人們的聲音、美麗的圖片和優美的文字融為一體,讓學生不出家門便知曉天下事,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帶給學生更多感染力,讓學生更好理解文章中作者所表達的感情,提升學生語文學習的熱情[2]。比如,學生在《火燒云》的學習中,只是教師簡單的對文字講述很難讓學生感受到其中的壯觀。如果用多媒體進行演示,這樣學生就能更直接的感受景色的壯觀,還可以欣賞圖片,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有利于教師教學。
五、結束語
簡而言之,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師作為學生的引路人,在教學中要堅持創新理念,為祖國培養更多更優秀的新時代創新型人才。教師應該把素質教育和創新能力緊密相連,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在快樂中成長。
參考文獻:
[1]薛世毫.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改革的探究[J].考試周刊,2017(93):61.
[2]張房玉.淺析新課改下小學語文教學的創新[J].考試周刊,2017(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