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彤 陳國棟
摘 ? ?要: 信息技術的發展改革了教學方式,“超星學習通”的使用讓翻轉課堂的實踐方式更豐富。高校影視藝術類課程兼具理論性與實踐性,教師可利用學習通實現課前、課時與課后的教學方法改革與教學模式創新。學習通的運用可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給學生帶來更大的課業壓力,教師應該思考如何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及如何設計教學方法提高效率。
關鍵詞: 移動教學 ? ?翻轉課堂 ? ?藝術教育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教育方式在不斷發生改變。《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中提出要加快教育信息化進程,強化信息技術的應用,提高教師應用信息技術的水平,更新教學觀念,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作用,促進優質教學資源共享[1]。教育部印發的《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1-2020年)》中更是提出要在2020年之前基本建成人人可享有優質教育資源的信息化學習環境[2]。教育的信息化改革勢在必行,近些年,各種教育學習軟件層出不窮,其中發展最迅速的是基于手機APP展開的移動教學。
翻轉課堂也稱作“顛倒課堂”,由英文“Flipped Classroom”翻譯而來,其中F代表靈活的環境(Flexible Environment),指學習時間和地點的靈活性;L代表學習的文化(Learning Culture),在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方法中,知識的來源是教師,但翻轉教學中,學生才是學習文化的中心;I指的是有目的的內容(Intentional Content),意思是教師要考慮學生的認知理解能力;P代表專業的教育工作者(Professional Educator),教師的責任在于不斷觀察學生學習進程的各個階段,及時進行評價與反饋[3]。總體而言,翻轉課堂認為課堂時間的寶貴,認為教師不應該利用課堂時間進行“填鴨式”講授,而是利用課堂時間與學生進行交流,促成他們的個性化學習,強調重新調整課堂內外的時間,將學習的決定權從教室轉移到學生身上。“互聯網+”時代已經到來,手機與網絡的運用越來越普遍化,各種手機app的開發豐富了人們的生活,也改革了教育方法。“超星學習通”是基于泛雅網絡教學平臺資源建設的移動終端學習平臺,最大的優勢在于利用超星多年積累的圖書、期刊、報紙、視頻等資源,試圖打造一個結合移動學習、知識共享、組織管理和移動社交的服務系統。“超星學習通”的運用改革了高校影視藝術相關課程的教學實踐過程與教學模式,契合了翻轉課堂的內涵。
一、教學實踐改革
1.課前教學準備
翻轉課堂的學習過程分為兩個階段,首先是信息的傳遞過程,這是在上課之前完成的,教師在課堂之前提供資源、視頻與信息,學生們可在學習通上接收信息;其次是吸收內化過程,這一過程在課堂上完成,學生與教師進行互動,教師給予學生有效的輔導。影視類藝術課程的一大特征是理論知識繁雜,涉及面廣,學生需要吸收大量影片和理論知識,由于影片的時長問題,無法都在課堂上進行放映,尤其需要學生們做好課前準備。教師可以將課前需要預習的影片相關信息、創作者信息、文化背景及相關視頻等內容先上傳至學習通系統,并設置任務點讓學生們完成,之后老師可以在后臺對任務點的完成情況進行查看,督促沒有參與進來的同學加緊預習。傳統教學方式中,教師無法對學生課下學習進行監督,但“超星學習通”中列有任務點的完成情況及活動的參與情況列表,方便教師及時掌握課下學習的情況。
2.課上教學創新
在以往的教學模式中,教師通常利用板書與多媒體結合的方式教學,主要授課模式是讓學生被動吸收,翻轉課堂強調課堂時間的重新分配與利用。學習通的互動教學模塊包括簽到、投票、選人、搶答、主題討論、測驗、問卷等方式,通過這些功能可以實現學生分組討論與展示、互相點評、知識總結等程序,讓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提高教學效率。尤其是針對一些大班教學的影視公共課程,傳統學習方式下,教師很難兼顧數量較大的班級學生,通過在學習通系統中查看每個學生參與活動的情況,便可掌握這個學生的學習情況,方便教師針對學生設計教學。一些影視藝術類課程比如動畫策劃等,需要學生進行小組作業實踐,學習通中的選人功能可以幫助創建小組,方便后續組員們的溝通。
3.課后教學總結
學習通的軟件系統有資源上傳與下載、通知、信息與郵件等功能,學生們可以課后利用信息與老師進行溝通與問答,學生之間還可以利用討論程序對某一問題進行討論,集思廣益。學習通為課下學生與學生、學生與老師互相交流提供了平臺。另外,教師可直接在學習通上發布題目、作業與測試,設置好正確答案后可自行批改,學習通會顯示每個題目的正確率和錯誤率,方便老師知道這個班級大多數學生的知識盲點在哪里,并進行提點。教師可利用學習通的統計功能認識到學生的知識接受情況,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評價與反饋,并提出解決辦法。
二、教學模式創新
1.碎片化知識網絡構建與海量信息的攝取
影視類課程具有極強的綜合性,結合了視覺與聽覺,包含了人文、技術、商業等綜合元素,也涉及理論與各項實踐,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學生大量吸收不同領域的知識。手機的應用為碎片化知識網絡構建提供了基礎,學習通內的網絡資源不限于課程、圖書、期刊、聽書、專題與各種視頻,學生可以自由利用邊角料的時間查找與閱讀和課程相關的任何內容,教師也可以在教學中直接插入超星網絡資源。除了教師外,學生也可以在學習通上對自己收集的學習資源進行分享,這樣可強化學生們自主學習的意識。
2.課程體系的更新
新的學習方式需要建立新的課程體系,在傳統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把所有的理論知識利用有限的課堂時間進行教授,將知識的傳遞局限于課堂。翻轉課堂正是打破這種有限制的教學,實現“無限制”教學,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讓學生有意識地不斷查找資料,自我吸收知識。學習通結合線上與線下兩種學習模式,教師可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進行充分的準備工作與復習工作,這樣可縮減課堂時間,使得教學效率最大化,給了學生拓寬視野、閱讀延伸資料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