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自從2016年4月5日國務院批復建設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以來,鄭州、洛陽、新鄉大力發展,在經濟發展和創新水平等方面取得了長足的進步。本文分析了鄭州、洛陽、新鄉示范區的發展狀況,發現示范區不僅內部發展不平衡,而且缺乏高科技人才,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了要重視區域協調發展、大力推進一流高校建設的建議。
關鍵詞:示范區現狀;發展問題;對策建議
2014年5月習近平主席考察河南時指出在經濟新常態下,河南要以創新為經濟發展的驅動力,努力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2016年4月5日國務院批復建設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近些年河南十分重視創新在當前經濟環境下對經濟發展的重要作用,通過各種優惠政策吸引國內外創新資源,充分激發示范區內部的創新活力,使示范區成為有影響力的創新高地,帶動整個河南的轉型發展。
一、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發展分析
無論是河南省委省政府,還是鄭州、洛陽、新鄉市委市政府都高度重視這一重大的發展機遇,實施了一系列措施,大力推動示范區建設,使示范區發展取得了長足的進步。
(1)鄭州示范區重視科技創新
鄭州示范區擁有豐富的創新資源,示范區內高校眾多,擁有六萬多名科技人才,六百多家市級以上的研發機構。在創新產業方面,鄭州示范區擁有3000多家科技型企業,初步形成了八大電子信息主導產業集群,極大帶動了鄭州示范區的經濟發展。此外,鄭州示范區大力構建了“創業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產業園”的全鏈條的產業孵化體系,建設了5個國家級綜合孵化器、37家眾創空間,從而滿足了各種科技企業在發展過程中的不同需求。
(2)洛陽示范區發展多源化產業
申請上示范區使洛陽的發展邁上了新臺階。洛陽具有豐富的礦產資源,洛陽結合自身發展優勢,十分重視新能源汽車產業、硅光伏產業、電子信息產業的發展,同時也大力發展生物醫藥產業。洛陽示范區在新能源汽車產業和硅光伏產業處于國內領先地位,產業的多源化發展促進了洛陽示范區經濟的蓬勃發展。
(3)新鄉示范區緊盯“高、精、尖”發展
新鄉示范區緊密圍繞“高端、聚集、特色”的產業發展方向,初步形成了動力電池與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也形成了生命科學和生物技術產業集群以及大數據產業集群。在特色產業方面,重點發展航空航天軍民融合產業。新鄉示范區明確的產業發展方向,這極大促進了示范區產業形成自身獨特的發展優勢、帶動了示范區的快速發展。
二、示范區發展存在的問題分析
(1)內部發展不平衡問題突出
鄭州作為河南省的省會城市,聚集了大量的資源。無論在高新技術企業數量上、創新人才數量上,還是在經濟發展水平上,鄭州示范區一家獨大的問題都較為突出。
(2)鄭洛新示范區人才較少而且供給不足
示范區的創新發展離不開科技進步,而科技的進步必然離不開創新人才。鄭洛新示范區內只有鄭州大學這一所重點高校,嚴重缺乏吸引和培育人才的大學,重點高校數量較少導致鄭洛新示范區的高水平人才供給不足。除此之外,鄭州洛陽新鄉雖然人口眾多,但是高層次人才嚴重匱乏,這嚴重阻礙了鄭洛新示范區的創新發展。
三、鄭洛新示范區發展的對策
(1)鄭洛新示范區內部發展不平衡對策
解決鄭洛新示范區內部發展不平衡問題,省委省政府應全面協調、幫扶發展,全面協調鄭州、洛陽、新鄉示范區的發展,促進三個創新示范區生產要素與創新發展合理流動和優化配置,一方面給洛陽、新鄉示范區更多的優惠政策,另一方面,鼓勵鄭州示范區對洛陽、新鄉示范區進行合理幫扶,使鄭州、洛陽、新鄉創新示范區逐步趨向區域協同創新發展新格局。
(2)鄭洛新示范區人才不足對策
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人才不足和缺乏高水平的大學緊密相關。政府要重視建設一流大學,制定更多適宜人才發展的政策,從而吸引培養高素質人才。另外,政府應積極引導、鼓勵大學向研究型大學發展,在大學、科研機構和企業間充當中介服務者的角色,積極鼓勵、引導高校和科研機構、企業在一些項目上進行合作研究,促進大學基礎科學研究與產業創新相結合。這不僅能充分利用高校的智力資源推動產業發展,而且有利于高校培養更多的創新型人才,為鄭洛新示范區的發展儲備創新人才。
參考文獻
[1]谷建全.關于河南省建設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的重要認識[J].河南科技,2017(22):13.
[2]鄭廣建.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發展模式的選擇與對策思考[J].區域經濟評論,2018(03):68.
作者簡介:劉高強(1994.10—),男,漢族,河南省駐馬店市人,碩士研究生,單位:鄭州大學商學院應用經濟學專業,研究方向:國民經濟發展與區域經濟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