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鳳良
摘要:小學教育處于一個啟蒙發展階段,直接影響著小學生未來的成長。根據現代化教育的背景,教師需要不斷地總結經驗,創新教學模式,構建系統完善的計劃。小學數學反思性教學就是其中一個關鍵的部分,將會改變傳統的教育模式,可以最大化的提高教學效率,使學生各方面能力全面發展,反思性教學在現代小學教育廣泛的應用,在這個過程中教室必須合理的進行規劃,探索出一條正確的發展道路。
關鍵詞:小學教育;數學課堂教學;反思性教學
一、引言
目前,小學教育整改不斷加強,反思性教學在數學課堂上得到了最直接的應用。數學反思教學,顧名思義就是指在數學教學階段中師生雙方不斷探究,尋找出相應的解決方案,融合社會實踐活動,發展系統化教育,達到基本的教學目的。數學課堂講究對于知識的理解和運用,而反思性教學則是重復知識的體會,深刻的理解數學公式和概念。它以探索和解決問題為出發點,通過實踐來證明,是一個綜合思考的過程。反思性可以使學生擺脫思維的束縛,可以發散性的思考問題。本文,將詳細的闡述小學反思性教學的實際應用過程,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
二、小學反思教學實踐的基本形式
(一)拓展習題的解算方式,增強學生的思維能力
小學數學課堂區別于其它科目的教學,每個章節的知識點都有既定的公式和概念,在這個方面上教室需要著重的規劃和設計。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拓展習題的解算方法,以此增強其逆向思維能力。例如,在小學六年級人教版課本中,講解未知數和比例的內容時,一個三角形三個內角的度數的比是2:3:5,這個三角形最小的內角是多少度,這是一個什么樣的三角形。學生會普遍感覺到問題設置的難度,這時候教師也可適當的引導,變化題目的形式和數字,給出具體的解題思路,方便小學生思考和解答。在設置習題的時候,教師需要反復的推敲琢磨。如果當學生解不出時,教師需要反思題目設置的合理性,不斷變化題目的內容,減小解題過程的難度。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必須讓學生嘗試應用不同的解題辦法,可以采用數軸劃分來解答此類的問題,可以詳細的分析數字之間的關系和差別,加強題目的理解和想象。同時,老師可以相應的下發一定量的習題庫,進行不同方式的解題思路和方法,做到一題多解的效果,讓學生直觀的感受和認知每個公式定理之間的聯系和特點,掌握其正確的方法,深刻的體會其中所蘊含的數學思維邏輯。要有步驟的來理解應用,拓展學生的數學思考形式,深化其對于概念的完全理解和掌握。反思性教學在數學課堂上需要綜合的考慮,結合多種情況來分析。在習題講解的過程中,教師需要有計劃有重點的介紹。例如,在小學六年級數學人教版的課本中,關于互質數的問題:a和b是互質數(a、b≠0),a和b的最大約數是多少,最小公倍數是是多少?教師可以讓學生從不同的方面思考,進行比較。通過發問探索的形式來加深影響,采取一題三解、一題三問的方法。當學生解答錯誤時,教師需要讓學進行反思,想想問題的所在點,事后尋找總結關鍵的部分,認清出問題的含義。在課堂教學上不但要讓學生反思探索,還要不斷的設置疑難問題,加強其思考發展。
(二)綜合考慮的教學因素,保證反思教學的順利進行
小學教師不同于其他類型的職業,需要著重培養其教學素養。在數序教學中應用反思教學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但也有可能會存在一定的問題,這是一個雙面性的事物。在教學過程中會遇到很多未知的因素,這就需要教師合理設計規劃,建立一個良好的教學課堂。例如,在小學三年級數學人教版中,運一批磚,用2輛汽車和3輛拖拉機運,32次可以運完。如果用5輛汽車和2兩拖拉機裝運,16次可以運完,現在用11輛汽車裝運,幾次可以運完?在這個問題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分組來運算,以小組為單位,在黑板上寫出組內所計算的結果。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需要觀察每個同學的行為狀態,把優良的做法和經驗都記錄下來,為以后的教學提供物質基礎。從課堂上學生的狀態來呈現整個教學計劃,反思數學課堂中所存在的缺陷,對于那些成績不理想的同學,教師需要重新制定計劃,再次的整理和回顧,不斷的反思探索,吸取此次的教學經驗。
同時,教師也可以采用課堂教學錄像的方式來進行反思,尋找教學的不足之處。運用現代化技術可以使反思教學變得更加有意義,教師利用攝像機,錄制教學過程,把每個環節都記錄下來。例如,在講授小學三年級人教版課本時,學校樓道一側有墻壁長35米,寬4米,在墻壁上有一個長5米,寬4米的長方形玻璃櫥窗,現在要粉刷這面墻壁,要粉刷的面積是多少?教師就需要特別錄制這個階段,再現教學情境。事后,教師可以一起觀看教學錄影過程,教師之間探討研究,發現其中的問題,進行深入的了解,這也是反思教學的一種方式。
三、總結
通過以上的分析和闡述可以明顯的發現反思性教學對于小學數學教育的重要性。反思性教學不僅可以改革教師的課堂教學計劃,促進高效教學;與此同時,還可以增強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效率,從而使師生之間的關系進一步發展。小學數學課堂與反思性教學相融合,可以最大限度的發揮其作用,實現小學教育的根本目的。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必須明確反思教學的內涵和意義,不斷反思發問,創新教學模式,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 陸敏. 在實踐中反思在反思中提升——小學數學課堂“反思性”教學嘗試. 小學教學研究:理論版, 2017(6):43-43.
[2] 傅旭剛. 小學數學反思性學習的一次探索之旅——《梯形的面積》案例與反思. 讀寫算:教師版, 2016(29):73-74.
[3]盧文杰. 學而常思 以思促學——小學數學教學中指導學生反思性學習的策略探究. 數學學習與研究, 2016(2):85-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