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卓霖 蔡振淞 陳建輝 李錦佳
摘 ?要:少數民族地區的經濟發展是我國總體經濟發展中比較薄弱的一環,促進少數民族地區的發展更是國家城鄉一體化發展的重中之重。本文通過采用實地問卷調查法、文獻資料法等研究方法,對連南縣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就業創業意愿進行了調查與研究。著重對其返鄉就業創業的意愿、影響因素、在當地就業或創業遇到的瓶頸、對當地吸引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就業創業的政策建議進行了調查。本研究通過克朗巴赫阿爾法系數(Cronbachs α)對調查問卷中的所有變量測量的信度進行了可靠性檢驗,確保調查問卷同時具備高信度和高效度。同時,本文就促進少數民族地區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就業創業提供了基本工作思路和相應的政策建議。
關鍵詞:少數民族地區;外出務工;返鄉就業創業
一、研究背景和方法
(一)研究背景
隨著改革開放進入深水區,我國外出務工的人數不斷增長。根據《2018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1]的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年末,我國的外出務工的總人數為28836萬人,較2017年增長0.6%,約占全國總人口 20 %。
少數民族地區的經濟發展在我國總體經濟發展中比較薄弱的一環,黨中央國務院制定了符合我國少數民族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戰略,出臺了一系列扶持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發展的優惠政策。近年來,部分外出務工人員(包括來自少數民族地區的外出務工人員在內)選擇返鄉就業創業。根據《2017年連南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的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廣東省清遠市連南瑤族自治縣(以下簡稱“連南縣”)的常年外出人口約為4萬人,外出人口占戶籍人口總數的23.08%。連南縣勞動力的大量流失直接導致部分農村地區勞動力不足,從而出現部分耕地變成荒地的景象。同時,青壯年勞動力外出務工也讓留守老人和留守兒童的社會問題變得更為突出。
劉楓[3]指出城鄉一體化發展歷來就是我國在經濟社會發展戰略抉擇的重要組成部分。吳麗麗[4]認為城鄉一體化的發展程度與整個社會保障體系的建設是息息相關的,社會保障制度的不斷發展和完善對城鄉一體化的發展是具有重要意義。
(二)研究的方法和思路
本文通過采用實地問卷調查法、文獻資料法等研究方法,對連南縣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就業創業意愿進行了調查與研究。其中,通過實地問卷調查的方式,以連南縣外出務工人員作為調查對象,對其返鄉就業創業的意愿、影響因素、在當地就業或創業遇到的瓶頸、對當地吸引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就業創業的政策建議進行了調查。在整理問卷數據的基礎上,對問卷進行了效度、信度分析,確保調查問卷數據的可靠性、有效性。另外,通過對相關文獻資料的研究和總結,在前人的研究基礎上,對少數民族地區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就業創業的意愿進行了合理化研究,并結合當地實際情況,提出吸引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就業創業的可行性建議。
(三) 研究意義
本文以清遠市連南瑤族自治縣為例,通過調查研究我國少數民族地區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就業創業的意愿,進而了解少數民族地區不同民族、不同年齡段的外出務工人員對于返鄉就業創業的看法。同時,國內外對于我國少數民族地區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就業創業意愿的調查研究較少,尤其是在城鄉一體化的趨勢背景下,研究少數民族地區外出務工人員進行返鄉就業創業意愿刻不容緩。通過調查研究,本文圍繞阻礙少數民族地區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就業創業的原因,為少數民族地區促進當地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就業創業提供基本思路,并提出相應的政策建議。
二、文獻綜述
王西玉、崔傳義、趙陽[6]對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就業創業的社會現象進行了調查研究,結果表明,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就業是外出務工后產生的一種派生現象,對于促進欠發達地區城鎮化發展具有積極的意義,有力促進了當地的社會經濟發展。
莫吉冬[7]、武焱[8]認為,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就業創業有利于鄉鎮企業的發展和進一步發掘欠發達地區的經濟潛力,能夠加快城鄉區域之間的統籌發展。遲旭[9]的調查結果表明,在家鄉所能從事的職業地位低、晉升空間小、工作強度大、福利制度不完善等都制約了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就業的意愿。
費杰[10]、陳方[11]、徐雙軍[12]對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創業所面臨的困難進行了研究和總結,他指出,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創業面臨的挑戰包括:創業初始啟動資金不足、個人創業積極性不高、當地政府提供的優惠政策不到位、政府行政效率低下、地方媒體的輿論導向力度較弱。
張繼焦、宋丹[13]對連南縣進行了實地調研,他們認為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從事農業與服務業,有助于當地的民族特色產業實現產業化發展,對于少數民族傳統型經濟向現代型經濟具有促進的作用。
在返鄉務工人員創業動機和激勵因素方面,張秀娥、張崢、劉洋[14]指出,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創業動機有經濟性和社會性兩種動機,隨著收入的提高,返鄉創業者從最初的追求經濟效益逐步轉向追求實現自身價值。周倩、許傳新[15]對農民工返鄉創業的積極作用進行了研究,指出在鄉村振興戰略和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創業的相互作用推動下,將有力推動我國農業農村的現代化發展。
馬芒、徐欣欣、林學翔[16]對返鄉農民工再就業的影響因素進行了研究和分析,他們發現外出務工的返鄉人員較留守人員擁有創業資金的原始積累優勢,多數返鄉的外出務工人員更傾向于在家鄉創業。
三、連南縣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就業創業意愿調查
(一)調查樣本
為了對連南縣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創業就業意愿進行深入的調查,通過實地走訪進行了問卷調查。在此過程中,在連南縣隨機進行了問卷分發,共分發調查問卷300份,其中有效樣本236份,無效樣本64份。
(二)調查問卷信度、效度分析
為了進一步檢驗調查問卷的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研究采用克朗巴赫阿爾法系數(Cronbachs α)對調查問卷中的所有變量測量的信度進行了可靠性檢驗??死拾秃瞻柗ㄏ禂到缬?-1之間,當Cronbachs α大于0.7時,通常被認為具有較好的可信度。同時,本研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對測量題項進行因子分析,并采用極大方差法進行因子旋轉,球形檢驗均通過。如表2所示,所有變量的Cronbachs α均大于0.7,所有變量的KMO(Kaiser-Meyer-Olkin)值均在0.8-0.9之間,說明本調查問卷同時具備高信度和高效度。
(三)調查結果與分析
根據對有效樣本的問卷數據采集與分析,此次調查的結果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40-59歲年齡段的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就業創業的意愿最為強烈。30-39歲年齡段的外出務工人員對于是否返鄉就業創業存在較大分歧,該年齡段的受訪者中,有 61.5%的受訪者表示愿意返鄉就業創業, 23.6%的受訪者表示不愿意,14.9%的受訪者表示不確定。另外,大多數29歲以下的外出務工人員表示不確定或者不愿意返鄉就業創業。
2.少數民族的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就業創業的意愿較漢族的外出務工人員更強烈。連南縣主要聚居的民族有漢族、瑤族、壯族,根據調查問卷的數據統計結果可以發現,少數民族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就業創業的意愿明顯比漢族外出務工人員強。其中,62.3%的少數民族表示愿意返鄉就業創業,而漢族外出務工人員僅有23.7%表示愿意返鄉。
3.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就業創業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方便照顧家人、在外地沒有歸屬感、外地的生活成本越來越高。同時,認為家鄉的經濟發展潛力大也是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就業創業的原因之一。
4.高學歷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就業創業的意愿較低。根據調查數據統計結果,本科及本科以上學歷的受訪者中僅有18.3%表示愿意返鄉就業創業,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高中及高中以下學歷的外出務工人員表現出較高的返鄉意愿。超過65%的本科及本科以上學歷的受訪者認為家鄉無法提供專業對口的就業崗位,缺乏施展個人才能的平臺。
5.外出務工人員認為在家鄉創業面臨的最主要困難包括缺少可行性較高的創業項目、創業啟動資金不足及經驗不足,僅有14%的受訪者認為缺乏社會關系是其在家鄉創業的主要問題。
6.有意愿返鄉就業的受訪者中認為在家鄉就業考慮的因素主要為工資水平、工作環境、個人發展空間。同時,不同年齡段的受訪者對于在家鄉就業需要考慮的因素也各有不同。其中,20-29歲年齡段的受訪者更看重在家鄉發展的空間和前景,30-50歲年齡段的外出務工人員則更看重在家鄉就業的工資收入水平和工作環境。
7.不同年齡段的受訪者對于家鄉需要改善的側重點不同。20歲以下的外出務工人員傾向于提供更多的職業培訓和開展專業的創業培訓。20-29歲年齡段的外出務工人員更希望當地政府可以進一步出臺一系列優化營商環境、鼓勵創業的政策,從而調動創業的積極性。同時,30-39歲年齡段的外出務工人員則希望家鄉的工資收入水平與福利待遇能夠進一步提高。40歲及40歲以上的外出務工人員表示希望家鄉出臺更多吸引外地企業進駐家鄉的優惠政策,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通過打造產業的集群化,進而吸引更多的緊缺人才返鄉就業創業。
四、促進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就業創業的建議
(一) 大力發展少數民族地區具有地方特色的產業,為外出務工人員提供就業機會
少數民族地區結合當地特色民族文化出臺配套政策,著重發展少數民族特色文化產業,打造地區特色化、民族特色化品牌,培育集群化產業,創造更多就業機會。扎實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在少數民族地區落地開花,充分調動少數民族地區的發展潛力。打造少數民族地區地方產業,建立新服務模式體系。同時,發揮當地旅游業發展優勢,打造具有少數民族的特色小鎮,充分利用好當地勞動力資源,提高工資收入水平,吸引更多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就業。
(二)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加大對返鄉創業人員的支持力度
當地政府應采取有力措施,不斷優化營商環境,營造良好的創業氛圍,吸引更多有技術、有實力的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創業。積極打造便利化、法制化的營商環境,促進當地經濟高質量發展。同時,通過完善制度、能力、窗口、機制等方面的建設,持續優化當地營商環境,加大對初創企業的支持力度。
(三)加大對返鄉創業者的小額擔保財政貼息貸款力度
積極探索成立小額貸款擔?;?,為返鄉創業人員提供小額擔保貸款。重點扶持創業理念先進、技術過硬,但缺乏創業啟動資金的創業人員,當地政府可通過創新金融服務,積極拓寬符合當地實際情況的融資渠道,解決農民工返鄉創業的資金難題。
參考文獻:
[1] 國家統計局.2018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www.stats.gov.cn/tjsj/zxfb/201902/t20190228_1651265.html. [2019-02-28]
[2] 連南縣政府網. www.ahmhxc.com/tongjigongbao/11928_3.html. [2018-09-21 ]
[3] 劉楓. 城鄉一體化是區域協調發展之津梁[N]. 西藏日報(漢),2019-01-03(011)
[4] 吳麗麗.城鎮化進程中社會保障的城鄉一體化統籌研究[J].遼寧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21(01):16-17
[5] 清遠市統計局. www.qystats.gov.cn/qystjj/tjnj/list.shtml [2018-12-25]
[6] 莫吉冬,農民工返鄉創業對農村社會經濟發展的影響研究[J]. 中國商論, 2018, (4):172-173
[7] 武焱. 鄉村振興視域中農民工返鄉創業的法制保障[N]. 山西日報,2018-12-12(018
作者簡介:
肖卓霖(1990.4-),男,江西萍鄉,英國利茲大學碩士研究生,目前就職于清遠職業技術學院食品藥品學院。
蔡振淞(1998.8-),男,廣東潮州,清遠職業技術學院食品藥品學院2017級學生。
陳建輝(1998.8-),男,廣東湛江,清遠職業技術學院食品藥品學院2017級學生。
李錦佳(1999.3-),男,廣東汕尾,清遠職業技術學院食品藥品學院2017級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