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東靈
中圖分類號:D267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9)1-063-02
摘 要 目前,有些國企業執行力方面的主要問題有:習慣計劃經濟管理方法,規章制度重疊,合作效率不高,團結協作不夠,工作的積極性不高,執行力遞減、弱化。提升國有企業執行力的思路和方法:加強黨的建設,把黨的領導落實到把握企業發展的大局上;堅持貫徹黨管一切原則,使黨管一切的格局在黨支部一級充分體現;堅持思想引領,使國有企業成為黨的陣地、國有企業員工成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力量源泉;把握和發揮思想政治工作的特點和作用,把影響執行力的不利困素消化于無形之中。
關鍵詞 試論 黨建 提升國有企業執行力 作用
當前,有些國有企業執行力方面的主要問題有:在企業規劃的編制、計劃的制定、任務的分配等方面,產生了嚴重錯位、脫節事項,執行力逐漸弱化;“近親繁殖”現象嚴重,管理部門過多、管理人員超編,部門之間人為設障,員工之間相互“摩擦”,溝通與合作效率不高,執行力逐漸降低;一些交叉性、綜合性事項,重復制訂了不同的制度,加重了管理成本、貽誤了發展良機,執行力逐漸下滑;需要其他部門和其他員工相互協作、共同完成的工作,裹足不前,執行力削弱。
黨建工作是黨為保持自己的性質而從事的一系列自我完善活動,黨的思想政治工作就是對于人的思想、觀點、立場施加影響的過程。對國有企業而言,執行力分為個人執行力和團隊執行力兩種:個人執行力是指員工個人把領導的計劃、想法變成行動的能力和力度,團隊的執行力是部門、車間、科室、班組把上級單位的計劃、想法變成行動的能力和力度。國有企業是我國經濟發展的主力軍,在國民經濟的發展中起主導作用。有些國有企業中 “等”“靠”“要”“推”等思想意識還有一定市場,執行力不足現象時有發生,如議而不決、矛盾上交,責權不明、相互推諉,爭搶成績、推脫失誤等等,凡此等等嚴重影響了國有企業的執行力。
一、國有企業執行力方面的問題分析
當前,國有企業存在的問題多種多樣,如體制機制不健全、管理模式落后等,而執行力不足是其中之一。執行力不足問題,已經影響到有些國有企業黨的核心作用的發揮以及企業做大做強力度和走向市場的速度。人的思想認識決定行動的力度、能力的提高。執行力的方面問題,表面上看是企業員工執行任務的力度、能力問題,但從根本分析是國有企業領導、員工的思想和認識問題。
(一)計劃思維如影隨形
有些國有企業,建設于計劃經濟時代,曾經輝煌于計劃經濟時期,在我國進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后,淺層上用運市場經濟管理模式,但在實際工作中仍然習慣于沿用計劃經濟管理方法,在企業規劃的編制、計劃的制定、任務的分配等方面,企業內部與企業外部、企業上級與下級、企業下級與員工個人之間,產生了嚴重錯位、脫節事項,消極怠工時有發生,企業執行力逐漸弱化。
(二)機構設置交錯纏繞
有些國有企業員工“近親繁殖”現象嚴重,因人設崗比較普遍,管理部門過多、管理人員超編,部門之間人為設障,員工之間相互“摩擦”,溝通與合作效率不高,有些事項無人問津,有些事項自拉自唱,有些事項有始無終,有些事項“胎死腹中”,各自為陣的多個“執行力”相互抵消,企業執行力逐漸降低。
(三)制度設計繁文縟節
一些國有企業在制度建設中,重視制度的量而不重視制度的質,量化了生產經營方面制度,泛化了意識形態方面的制度,使有些制度過于繁瑣或顧此失彼。對一些交叉性、綜合性事項,企業的不同單位、部門重復制訂了不同的制度,使有些制度相互重疊或相互矛盾。由于國有企業在制度方面存在著如上問題,致使一些制度的科學性、合理性、針對性和可行性乏善可陳,不但對工作沒有規范、促進作用,反而加重了管理成本、貽誤了發展良機、挫傷了員工積極性,企業執行力逐漸下滑。
(四)團結協作有名無實
有些國有企業的單位和部門,對獨立完成的工作熱情洋溢,對需要其他部門和其他員工相互協作、共同完成的工作則斤斤計較、瞻前顧后、裹足不前,生怕別的部門或別人搶了頭功得到好處,致使某些工作舉步維艱。本來國有企業團隊與團隊之間、員工個人與個人之間,工作的協作性與互補性都很強,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常態化。如果重視分工淡化合作,不把團結協作落到一項一項具體工作之中,企業的執行力勢必削弱。
二、以黨建提升國有企業執行力的思路探索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不斷完善和世界經濟的發展,進一步提升國有企業執行力,是保持國有企業核心競爭力最佳途徑。如何不斷提升執行力,也成為國有企業思考解決的問題之一。因此,緊密結合國有企業實際情況和員工思想狀況,加強國有企業黨建工作,切實發揮國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優良傳統,針對上級與下級、部門與部門、單位與單位以及部門與單位、單位與員工之中影響執行力的原因,有的放矢,有針對性的解決執行力中存在的問題,從根本上提升國有企業的執行力。
(一)遵照習近平的指示精神,提升國有企業執行力
遵照習近平的指示精神,是提升國有企業執行力的根本指針。在全國國有企業黨的建設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堅持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是政治原則,必須把黨的領導融入國有企業各項工作之中,必須把企業黨組織內嵌到國有企業的治理結構、管理體制、各個環節之中。黨的十九大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國有企業要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國有企業黨建工作要堅持戰略引領,總攬全局。因此,遵照習近平的指示,國有企業黨組織要切實發揮領導核心、政治核心作用,參與重大決策,把黨的領導落實到把握企業發展的大局上。國有企業加強黨的領導,加強思想政治工作,這個要求實際上就是國有企業里,黨是領導力量,意識形態是工作是重中之重,思想政治工作至關重要。國有企業要努力打造具有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的黨員干部隊伍,把黨的力量從上到下體現于國有企業各單位、部門以及各車間、班組,把黨的意志從上級到下級傳遞到每個員工,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于各項工作、各個員工之中,努力提升國有企業執行力。
(二)堅持黨管一切的原則,提升國有企業執行力
堅持貫徹黨管一切原則,是提升國有企業執行力的理論基礎。全國國有企業黨的建設工作會議、黨的十九大和《中國共產黨章程》,對國有企業黨管一切的原則提出了明確要求。國有企業作為我國國民經濟中堅力量,一定要堅持黨對企業的全面領導,引導生產經營不偏離,抓基層打基礎強支部不放松,規章制度向黨管一切改變,員工的思想觀念從行政命令向黨管一切轉變。國有企業決策、拍板職能在企業黨委會、董事會,“三重一大”事項由國有企業黨委會研究討論決定,使企業管理層次更加清晰,執行力較此前大大提高。此外,國有企業還要制定完善黨支部決策、引領的規章制度,員工形成自覺接受黨支部領導的習慣,在具體事務中黨支部書記要以主要負責人身份出現,使黨管一切的格局在黨支部一級充分體現。
(三)強化黨的組織建設,提升國有企業執行力
強化國有企業黨組織建設,是提升國有企業執行力能力的重要保證。國有企業黨組織要堅持思想引領,把牢政治方向,確保企業生產經營、企業改革發展等工作中員工的信仰不變、方向不偏、立場不移,使國有企業成為黨的陣地、國有企業員工成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力量源泉、國有企業領導成為黨在經濟領域的行家里手。國有企業要緊密結合國有企業不同崗位、不同設施、不同生產任務實際以及員工思想現狀設置組織機構,使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工作有機結合,為企業把方向、謀發展發揮作用。選用既善于做思想政治工作又懂生產經營的干部為黨支部書記,形成黨建工作引領生產經營工作的格局,在黨支部層面提升執行力。加快非黨員班組長向黨組織靠攏步伐,把既是生產經營能手又是黨員的員工選拔到班組長的崗位上。進一步加強黨小組的帶頭作用,努力把國有企業的執行力傳遞到生產一線。
(四)切實發揮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提升國有企業執行力
把握和發揮思想政治工作的特點和作用,是提升國有企業執行力的根本途徑。作為執行力承載者的員工之所想、所思、所感,直接影響執行力的效率、力度、結果。思想政治工作的重點既是員工中普遍性問題又是員工中特殊性問題,能夠改變規章制度制度冰冷的框框套套之強制和約束,把影響執行力的因素通過“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思想工作,潛移默化消化于無形之中,因此解決執行力中存在的問題往往比行政命令更容易被員工接受。所以,思想政治工作者要經常深入基層、深入一線,主動與員工拉近距離,以平等的態度和談心的方法,擺事實、講道理、拉家常、將心比心、換位思考、把困難講透、把問題講明、把責任講清、把危害講夠,疏通員工思想疙瘩,化解員工的矛盾和疑慮,提高員工作積極性,提升員工執行力。
總之,國有企業要遵照習近平的指示精神,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把黨的領導融入企業各項工作之中,把企業黨組織內嵌到企業的治理結構、管理體制、各個環節之中,把黨的領導落實到把握企業發展的大局上。堅定不移地堅持黨的全面領導不動搖、引導生產經營不偏離、抓基層打基礎強支部不放松,員工的思想觀念從行政命令向黨管一切轉變,使黨管一切的格局在黨支部一級充分體現。黨組織為企業把方向、謀發展,堅持思想引領,使國有企業成為黨的陣地、國有企業員工成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力量源泉、國有企業領導成為黨在經濟領域的行家里手。思想政治工作者把握和發揮思想政治工作的特點和作用,擺事實、講道理、拉家常、將心比心、換位思考、把困難講透、把問題講明、把責任講清、把危害講夠,最大限度地把影響執行力的不利困素通過潛移默化的思想政治工作消化于無形之中,提高員工作積極性,提升企業執行力。這樣,才能解決執行力中存在的“疑難雜癥”,大大提升國有企業的執行力。
參考文獻:
[1] 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R].習近平代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所作的十九大工作報告,2017(10).
[2] 中國共產黨章程(修正案)[R].
[3]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國有企業黨的建設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R].20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