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偉鎮
【摘要】基于中學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情感的巧妙滲透的研究,首先分析中學班級管理中滲透情感教育的意義,然后采取強化學生的班級管理意識,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采用情感教育使學生更好地改正錯誤,通過鼓勵欣賞學生來開展情感教育的方式,促進中學班級管理工作的順利進行,最后提高班級的教學質量,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關鍵詞】中學 ?班級管理 ?情感滲透 ?鼓勵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3-0185-02
引言:
在中學班級管理過程中,情感教育的融入有著重要的作用。班主任不能完全靠學校制度來約束學生,其實更有效的是,教師能采用更陽光積極的情感教育的方式,來正確引導學生。這樣的管理方式,使班級管理工作更完善,對學生行為習慣的養成、人文素養的塑造、學習能力的提升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同時加強學生情感的自我管控能力,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人格品質、文化內涵,加強學生心理素質的培養。使學生能夠自覺遵守學校班級的規章制度,使學生身心得到更全面發展。
1.中學班級管理中滲透情感教育的意義
隨著新課改的進行,教育部門更注重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因此,現階段班級管理過程中,班主任需要改變過去強硬的管理方式,注重情感教育的融入[1]。首先,良好的情感教育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在管理過程中,班主任就要以身作則,嚴格要求自己,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談舉止,給學生做好榜樣,從而提高學生的行為素養,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力,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其次,在課程改革的實施中,加強情感教育,使學生更加適應社會,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并且在加強班主任和學生的互動過程中,提高學生情感的表達能力,對于學生日后處理人際關系有重要的作用;最后,管理工作融入情感教育,學生在生活和學習中遇到任何困難,班主任要做好心理疏導工作,引導學生積極陽光地解決問題,面對生活,這樣更有利于中學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有效開展。
2.促進中學班級管理順利進行的有效策略
2.1強化學生的班級管理意識
由于初中學生年齡較小,處于叛逆期邊緣,情緒的自我管理能力較差,沒有形成健全的思維能力,遇到事情容易產生偏執的想法,導致同學間或班級間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進而影響教師的教學質量和學生的學習態度。因此,要教導學生正確的態度解決問題,要在關心學生內心情感的基礎上強化學生的班級管理意識,是中學班主任要進行的主要工作。比如:現在的中學生大多獨生子女,生活條件優越,比較以自我為中心,情緒化嚴重,容易發生打架事件,使班級秩序混亂,給班級的學習氛圍帶來不良影響,使班級管理工作難以進行。因此,教師要強化學生對班級管理重要性的認知,樹立正確的情感觀念,灌輸學生積極的學習態度,打破學生的個人英雄主義,使學生在和諧的班級氛圍中學習成長。
2.2通過情感教育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
在傳統的中學教學中,班主任是班級管理的主體,在班級占據主導地位,學生時刻聽從教師的安排,處于被動狀態,班級學習氛圍不濃厚,導致學生心情壓抑,學習效率降低,學習成績下降,產生厭學情緒,使班級管理工作難以進行[2]。班主任若想班級管理工作有序進行,要改變過去老套的管理觀念,將學生作為班級的主體,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注重關心學生的家庭生活,情緒波動和學習狀態,增強學生對班主任的信賴感和在班級的歸屬感, 并適當給予學生管理權利,使學生意識到他們作為班級的管理者,應該如何推動管理工作有效進行,這樣學生成為班級主人,會主動遵守班級學校的管理制度,建立和諧的班風,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提高課堂教學質量,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
2.3采用情感教育使學生更好地改正錯誤
在初中班級管理工作中,初中學生處于青春期,犯錯誤是難免的,而對于犯錯誤的學生,相對于懲罰措施,其實班主任的寬容處理會使管理效果更好,班主任寬容的態度會使學生感受到關懷和愛護,也會因此而感到內疚,進而自覺改正。對于犯錯誤的學生,尤其是一些自尊心強的學生,他們在發現自己錯誤后,會陷入深深的自責,這時候班主任更要寬容去解決問題,做好他們的心理疏導。此時如果對他們進行批評和職責,會嚴重打擊學生自信心,因此,在處理學生犯錯誤的事情中,班主任要了解好學生的性格特點,不要一味地懲罰教育,要放大學生優點,樹立改正錯誤的自信心,使學生意識到自己錯誤,誠心改正就達到教育目的,班主任切勿因錯誤事件過于指責學生。
例如:在班級自習課上,有一名叫林俏的學生平時表現非常好,學習態度端正,對同學友愛。但是突然課上與同學發生口角,將同學的作業本扔到地上。作為班主任,當時并未深說,猜想林俏生活中一定遇到事情。找她單獨了解情況后得知,林俏父親因為她買學習文具的花銷大,并且學習成績一直平平而發脾氣,說了一些氣話,林俏自尊心受到創傷,因此在同學開個玩笑的過程,使她的火氣爆發。得知這一情況后,解決林俏與家長之間的問題,是讓學生回到原來學習狀態的辦法。因為林俏父親是建筑工人,于是留給林俏一個課外作業,第二天讓林俏跟隨父親體驗下父親的工作性質,恰好那天陽光很足,父親工作內容繁重,第三天林俏在課堂上改變學習狀態,有不懂的問題積極向教師請教,課下與我交流心得,通過對父親工作的了解,甚至父親的良苦用心,因此不論多難,都要刻苦學習,提升自己的學習能力。班主任對這樣問題的解決,不僅使學生的學習意識有所提高,更推動班級管理工作的進行。
2.4通過鼓勵欣賞學生來開展情感教育
作為初中班主任,一個班級團體的管理者,都希望自己帶一個優秀的班級,學生素質高,行為習慣良好,學習成績優異,也喜歡和這樣的學生朝夕相處。但實際上,班主任面對的更多都是普通學生,綜合素質普通,學習成績普通,甚至有些家庭生活有困難的學生。對于這樣的學生,教師更要加強情感教育,主動關心學生的生活情況,學習積極性,了解學生近期生活上和學習上的困惑,并給他們及時調整,要給予學生更多的關心和愛護[3]。在過去的學校教育中,教師和班主任對學生的考試分數更加在意,認為學生只要學習成績好,未來的人生發展就會越好,因此往往用考試的分數來衡量學生的好壞,這樣的教育方式過于片面。新課改對于班主任和教師有新的教育要求,培養學生的全方面發展,那班主任的管理工作也要進行改革,學習養成良好的學習能力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教師要注重學生的心理狀態和行為素養的養成,對學生多關心,多欣賞,多鼓勵,增強學生自信心,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主學習能力,從而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
結束語:
總結來說,在中學班級管理中,對學生的情感教育要引起重視。班主任想要達到有效的班級管理效果,一定要將情感教育融入到班級文化中來,給學生營造更和諧的學習氛圍和成長環境,這不僅有利于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對于學生人格品質的養成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在班級管理中滲透情感教育,有利于加強學生之間的互相團結和對班主任的信賴感,從而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同時塑造更積極的班風文化。總之,中學班主任在班級管理過程中,要多關注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情況,加強情感教育,進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于朝霞.探討情感教育滲透于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方法[J].中國校外教育,2016(05):24.
[2]滕繼波,于游.3G環境下高校班級建設的對策研究[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01):171-174.
[3]馮慧,沈逸.中美小學班級管理比較研究——以第56號教室為例[J].外國中小學教育,2015(11):3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