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曉春
摘 要:高中生正處于人生價值觀和世界觀逐步定型的重要時期,但是由于受到高考的限制,高中教學的重心往往完全放置在學科教學上,而不注重對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高中美術教學的地位在高中課堂上往往十分薄弱乃至完全缺失。本文從當前高中美術學生教學的現狀問題出發,分析美術學科對學生審美養成的重要作用,并探究有效提升高中美術課堂教學水平的有效方法。
關鍵詞:高中教學 美術教學 教學策略 限制因素
中圖分類號:G633.9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9)07-0-01
美術藝術起著提升學生審美水平,幫助學生增強自身審美認知的重要作用,但在高中教學的過程中,美術教學一直是一個相對薄弱的學科,教師對于教學的方法選擇不恰當,學生對于美術學習的興趣也比較低下。針對當前高中美術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筆者從高中教學的實際出發,探究解決高中美術教學局限性的有效方法。
一、美術教學對高中生人格養成的重要作用
美術作為一門藝術,通過美術教學可以有效的提升高中生的審美能力,幫助學生養成全面的人格素質。特別是在新課標改革的大背景下,培養高中生的全面學科素養成為當前高中教育的一個重要主題,因此有必要加強高中階段的美術學科教學。通過學習美術藝術,學生的審美情趣將會得到有效的提高,而這些審美水平上的提升將會直接的體現在其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從而為學生營造出一個高雅的人格形象,幫助他們更好的在社會立足。
二、當前高中美術學科教學的現狀分析
1.美術學科在高中教學中的地位過低
高中生由于受到繁重課業壓力的影響,其學習的大部分時間都在進行主課學科學習,美術學科在高中教學的過程中所占的課時極少,并且經常被其他學科占用,很多高中設置美術學科也僅僅是為了應付檢查,美術課上并沒有任何實際的教學內容,甚至有部分美術教師在課堂上讓學生進行自習來應付教學。
2.高中美術教師采用的教學方法過于單一
就目前情況來看高中美術教師在進行美術教學過程中,大多會采用單一的教學方式直接讓學生通過理論基礎的了解后就進行繪畫,并且主要針對成績測評點進行指導,而不是全面提升學生的美術素養,讓學生認為美術只是一種任務,一種提升成績的路徑而不是一種藝術和享受。而且教師在教學方法方面大多會以教學大綱為基礎進行單純的理論灌輸,并不會將實踐與理論相結合,在理論教學方面,大多數教師所采用的方式都是以優秀作品進行舉例,并且進行理論指導,但是在該方式應用的過程中忽略了學生自身對于舉例作品的感受和欣賞能力,所以,教學方法直接影響到了學生學習效率的提升,也影響到了高中美術教學的進一步發展。
3.學生對于美術學習的興趣低迷
在上文中提到,部分高中美術教師對于教學不夠重視,這就會直接導致學生對于學習美術的興趣不足。美術藝術的內涵非常豐富,因此教師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也需要根據當前具體情況恰當的選擇教學方法。許多學生認為美術學習是非常深奧的,并且大部分的學生也并沒有學習美術的經驗,因此如果教師采用了不恰當的教學方法,就非常容易導致學生對學習美術的自信心被打擊,進而喪失對美術學習的興趣,導致美術學習沒有成效。
三、有效提升高中美術教學效果的可行方法
1.教師應當選用恰當的教學方法
正如同上文中所提到的,當前高中美術教學效果差強人意的重要原因就在于教師對于美術教學的方法選擇不恰當。為了有效的保證高中生的美術素養養成,筆者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選擇了偏重理論教學的美術教學方法。筆者將美術鑒賞課程作為開展美術學習的重點課程,充分把握學生缺乏美術繪畫基礎,缺少美術創作時間的現實情況,通過美術鑒賞課程,讓學生在欣賞美術作品的同時,理解基本的美術創作構思和技巧,從而達到提升學生審美素養的作用。與此同時,筆者也在教學的過程中設置了符合高中生審美需求的實踐教學方法。筆者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帶領學生欣賞了村上隆、草間彌生等先鋒藝術家的藝術作品,村上隆先生的太陽花和草間彌生的波點南瓜等作品創作起來都相對容易,筆者以此激發學生的創作靈感,讓學生通過簡單繪畫的重復疊加完成一次先鋒藝術作品的創作,這不僅使得學生獲得了美術創作的體驗,還讓學生收獲了創作出作品的自豪感,從而極大的提升了高中生進行美術創作的興趣。
四、引入多元化美術教學模式
伴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互聯網多媒體設備,“慕課”課堂等課堂教學的新方法不斷的被應用,美術學科由于自身在高中教學的過程中所獲得的教學學時較少,筆者為了有效的增強課堂教學的效果,提升課堂教學節奏,在日常教學的過程中充分的運用了這些課堂教學的新模式。例如,筆者在進行美術筆法教學的過程中,一方面由于這部分知識較為專業,學生理解起來存在困難,另一方面又由于學生進行繪畫方法實踐操作的時間也非常有限,因此筆者選擇利用“慕課”提前把美術筆法教學的內容復制成教學視頻,通過讓學生在課下時間自主觀看的方法,實現了將這一內容的教學同課堂教學內容相分離的目的。極大的節約了課堂教學的時間。
五、因材施教發掘學生美術能力
在上文中提到絕大部分的學生并沒有經歷過專業的美術培訓,因此很多學生對于自身的美術能力都沒有一個明確的認識,筆者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發現過很多例在經歷過課堂美術學習后才發現自己對于美術非常癡迷的學生,針對這一部分學生獨特的美術天賦,如果不對其進行發掘將會是一項損失。但是,由于高中學習的課時壓力非常大,讓學生在高中階段轉型學習美術的可行性并不高,因此筆者同樣利用了“慕課”平臺錄制了更為深入的美術教學課程,這部分具有天賦的學生可以通過課外自主學習的方法,在合適的時間里對自身的美術技巧進行發掘,從而避免其天賦的流失。
總結
就目前情況來看,我國高中美術教學仍然需要進一步的探究,以保證高中美術教學能夠為學生未來的學習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在整體高中美術教學過程中,不應該單純關注學生的藝術成績提升,同時也應該培養學生的藝術美感,讓學生能夠領略到美術中的藝術情感,使校方以及家長也應該給予學生足夠的支持,避免學生由于外界客觀因素而影響到其自身學習效率。希望本文可以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為我國高中美術教育事業的進一步發展提供幫助。
參考文獻
[1]葛雪強.新課標視域下高中美術教學有效性的組織實施路徑[J].藝術研究,2014(01):158-159.
[2]王妮.新課標下高中美術教學現狀及對策分析[J].內江科技,2012,33(08):205-206.
[3]牟琳琳.美術課堂引導學生主體參與的教學研究[D].浙江師范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