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芳
【摘要】翻轉課堂對于高中歷史教學具有重要作用,它能夠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幫助學生突破學習難點和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等。所以,運用好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對于提高高中歷史教學的效果具有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翻轉課堂 ?高中歷史 ?自主學習 ?學習效率
【中圖分類號】G633.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3-0050-02
翻轉課堂通過重新調整課堂內外的時間,將學習的決定權從教師轉移給學生。在這種教學模式下,課堂內的寶貴時間,學生能夠更專注于基本項目的學習,共同研究解決系統復雜的問題,從而獲得更深層次的理解。移動互聯網催生和發展了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微課是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主要運用途徑。
一、什么是“翻轉課堂”教學模式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是對傳統教學模式的一種革命和創新。教師圍繞教學內容,通過制作出精美生動的微課視頻(5-10分鐘),在網絡上搜集相關小視頻,將這些微課視頻分享到學生手中,讓學生提前觀看或課后復習,從而提高學習效果。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中,學生在課前通過微課視頻的形式預習相關內容,然后在課堂中進行師生研討,節省時間,有了針對性,提高了學習效率。
二、為什么要運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
在新課程改革和素質教育的不斷推動下,我們會發現傳統的教學方式已經越來越不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高中歷史考題由原來的記憶和理解歷史內容為主,轉變為對唯物史觀、時空觀念和史料分析運用等歷史核心素養能力的考察。所以,急需采用新的行之有效的教學模式指導學生歷史學習,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是對基于印刷術的傳統課堂教學結構與教學流程的徹底顛覆,由此將引發教師角色、課程模式、管理模式等一系列變革。通過微課視頻等途徑,將專題內容和重難點做成短小精湛的講解小視頻,教學信息更加清晰明確,重新構建了學習流程,在復習鞏固和檢測時也更為方便。教師也在近幾年移動互聯網的熏陶下,更愿意接受微課視頻這種形式,對其認同感也越來越高。智能手機的普及幫助學生更好的學習知識和相關內容,更好的進行自主學習。
三、“翻轉課堂”的運用對高中歷史教學的重要作用
(一)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傳統的教學方法大多是教師從頭到尾講解教學內容,讓學生被動的接受知識,不利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通過教師深入分析歷史教學內容,制作出生動有趣的微課視頻,通過各種途徑傳達給學生,讓學生反復聽反復看,在這個過程中,逐漸學會了分析歷史問題的方法,從而在潛移默化中提高了自主學習能力。
例如在高考復習時,總結分析民族工業的曲折發展是一個重要考察內容。2017屆高考說明是:民國初期和國民政府前十年民族工業的發展;抗戰時期和解放戰爭時期的民族工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復習課本中相關的知識,然后制作相關內容,通過微課視頻的形式推送給學生,讓學生可以系統有效的復習。學生在自己復習的同時,借助微課視頻,理解不懂的問題。從而對民族工業的發展歷程系統深入的掌握。
(二)幫助學生突破學習難點
高中歷史不同于初中歷史,它更為系統,對學生的理解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初中歷史多是從中國古代歷史講到近現代歷史,然后再講世界歷史。高中歷史則是綜合了整個歷史發展過程,將所有內容融入到政治、經濟和思想文化的系統中,讓學生學會融會貫通,利用歷史的眼光分析和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的唯物史觀。所以,在高中歷史學習中,存在著許多學習難點。翻轉課堂的運用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突破這些學習難點。
例如在復習近代中國維護國家主權的斗爭的專題時,高考常常會考察對“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概念辨析。教師要引導學生通過回憶之前所學內容,綜合政治、經濟和文化相關知識,對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更好的辨析。讓學生清楚雙半社會不是一半是殖民地,一半是封建社會,也不是政治上是殖民地性質,經濟上是封建性質,半殖民地和半封建包含政治、經濟和文化的內涵。通過將此內容做到微課視頻上,讓學生結合教材和自身實際,進行深入理解,反復聽,學會融會貫通,利用歷史的眼光看問題,逐漸弄懂這個問題。
(三)有效提高學生學習效率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和微課視頻,是對“因材施教”理念更深一步的具體運用。每個學生天賦秉性和行為習慣各不相同,選擇的學習時間和階段目標也各不相同。通過翻轉課堂和微課視頻的運用,可以讓每個學生自主的選擇不同的學習時間和學習方式。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時間情況,選擇自己需要補足的知識點重點學習,查缺補漏。對已經很熟練的知識點一筆帶過,節省了學習時間,從而有效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高中歷史教學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幫助學生突破學習難點,有效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在這個過程中,有效提高了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聶勝凱.翻轉課堂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運用淺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8(6).
[2]竇愈.翻轉課堂的理念及對高中歷史教學的促進[J].中學教育科研,20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