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喆
【摘要】互聯網普及標志著一個全新時代的到來,以信息爆炸、信息高速更迭為特征的網絡時代為傳統的圖書出版注入了新的內容,同時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年鑒編纂要跟上信息時代的步伐,必須能夠滿足網絡時代人們對科技、知識、文化的更高需求。本文通過分析互聯網時代年鑒編纂的出路,以期為年鑒編纂工作發展模式提供參考。
【關鍵詞】互聯網;年鑒編纂;思考
隨著信息化技術的迅猛發展,社會進入了信息化的新時代,市場經濟競爭激烈,人們對各種信息的需求也越來越迫切,這對于檔案信息資源的開發與利用無疑提供了助力。
一、“互聯網+”是什么
自從李克強總理在2015年兩會期間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互聯網+”行動計劃后,“互聯網+”成為當下最為熱門的話題。國家發改委《關于201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15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的報告》中給出了明確的解釋:“互聯網+”代表一種新的經濟形態,即充分發揮互聯網在生產要素配置中的優化和集成作用,將互聯網的創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經濟社會各領域之中,提升實體經濟的創新和生產力,形成更為廣泛的以互聯網為基礎設施和實現工具的經濟發展新形態。
實際上,“互聯網+”是一個平臺,是一個工具,一個起助推作用的引擎。馬化騰曾說,“互聯網+”戰略就是利用互聯網的平臺,利用信息通信技術,把互聯網和包括傳統行業在內的各行各業結合起來,在新的領域創造一種新的生態。舉例來說,“互聯網+傳統集市”,有了淘寶;“互聯網+傳統百貨賣場”,有了京東;“互聯網+傳統銀行”,有了支付寶;“互聯網+傳統交通”,有了滴滴出行……
二、當前年鑒編纂工作面臨的挑戰
毫無疑問,當今已是互聯網的時代。互聯網,正以改變一切的力量,在全球范圍掀起一場影響人們所有層面的深刻變革,人類站在了一個新時代的前沿。
一是數字媒體對紙介質年鑒的挑戰。“互聯網+”時代,信息傳遞以高速度、低成本、互動性為特征,傳統的紙介質年鑒日益面臨著新媒體的沖擊。年鑒網絡版的視覺沖擊力、形象生動性遠遠超過紙介質年鑒。同時,它能夠快速更新的優點更是令紙介質年鑒望塵莫及。
二是知識與信息高速更新帶來的挑戰。當前人們僅僅使用手機等移動終端就可以了解到科技、社會、文化等多個方面的最新動態。信息的高速更新和傳遞對年鑒出版的時效性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
三是個性化閱讀帶給年鑒出版的挑戰。網絡出版相對于傳統出版的一個最大的優勢,就是具有交互性、開放性、即時性等,網絡出版所形成的個性化閱讀的特點改變了大眾的閱讀習慣,充分地滿足讀者需求,適應不同類型的讀者,細分讀者群,將會在年鑒出版中變得越來越重要。
四是年鑒編輯出版網絡化帶來的挑戰。隨著互聯網技術的廣泛應用,年鑒編輯工作由于運用計算機網絡等新興辦公設備和技術,過去由不同人員分別完成的工作,如今可由編輯人員一個人在相關軟件的幫助下完成,發排的原稿也可通過網絡傳送到印刷廠。
三、“互聯網+”時代年鑒編纂的若干思考
當前網絡發展日新月異,相較于以往的網絡環境,現在的網絡環境具有空前的多元性、開放性、合作性、互交性。互聯網改變了我們的思維方式,影響了我們的行為方式,并最終決定了我們的決策方式。“互聯網+”對傳統年鑒的編纂提出了新要求、新挑戰。
(一)要樹立先進的編輯理念。編輯理念是用以指導編輯工作的理性意志,有了先進的編輯理念的指導,才會有出色的編輯實踐,分析年鑒出版、編輯工作的現狀和發展趨勢,推導出符合年鑒出版發展的總體指導思想和實施手段。同時要正視來自網絡媒體、數字媒體的競爭和挑戰,時刻緊跟時代潮流,不斷更新自己的觀念和知識。
(二)要掌握高新的技術手段。要盡快熟悉掌握數字化出版的運作模式,逐步實現將傳統年鑒出版模式與以網絡等為載體的數字化出版模式并行發展,讓年鑒以多種形式同時面向讀者,使年鑒出版模式更加開放、靈活、豐富多彩。如將紙質年鑒電子化、信息平臺化,開通索引功能,方便信息查找,增強年鑒的資料性。
(三)要縮短年鑒的出版周期。在年鑒的策劃、組織、編寫、校對、美工等各個方面都要強調精品意識;縮短年鑒出版周期,改變以往年鑒出版時間過長的弱點,增強年鑒使用的時效性。
(四)要創新多樣的內容形式。年鑒的創新包括內容和形式兩方面。由于人們的閱讀習慣、接受方式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在年鑒內容和編排上要有大膽的設想與突破,不再是“圖文并茂”那么簡單,而應是組合式、立體式的表達,可充分利用不同的信息載體,使年鑒具有更大的信息量和更強的可讀性。
(五)要提高編輯的綜合能力。“互聯網+”時代的文化產品會更加專注特定的受眾。作為年鑒而言,內容會向“精、專、深”的方向發展,這對編輯的知識結構和綜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編輯必須借助信息技術以提高編輯工作效率,應具備計算機和網絡知識及熟練操作的能力、圖形審美能力、對各種素材的綜合組織和數字化加工能力。
四、結語
在當下的互聯網時代,挑戰與機遇并存。如果我們漠視它的存在,固守傳統工作模式,年鑒編纂工作將會與時代脫節、與讀者走得更遠。因此,我們要充分利用互聯網工具,與時俱進,要有“互聯網+”的思維,提高認識,創新理念,實現資源共享,使年鑒工作上升到一個新的水平,更好地發揮其價值。
【參考文獻】
[1]譚烈飛.志鑒求道[M].北京出版社,2016.
[2]許家康.年鑒編纂入門與創新[M].線裝書局,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