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巧

[摘要]集團公司的納稅主體分散、涉稅種類繁多、涉稅風險不可控等特點為集團公司進行稅收籌劃提供了空間。文章從企業經營的角度出發,以葛洲壩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為例,解析集團公司稅收籌劃的方案和效果,為類似企業進行稅收籌劃提供參考。
[關鍵詞]稅收籌劃;企業集團;方案;效果
1引言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企業做大做強與集團化、多元化成為新的發展趨勢,宏觀管控已經成為企業集團管理的必要手段。集團公司稅收籌劃正是站在這樣一個高度進行的全局性稅務管控。通過合法的稅收籌劃,能夠提高企業效益,規避企業納稅風險,降低企業稅負。
2葛洲壩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稅收籌劃的效果分析
2.1建造合同收入的納稅籌劃
根據《企業會計準則——建造合同》的相關規定,建造合同完工百分比的確定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主觀性,存在納稅籌劃空間。葛洲壩集團2016年、2017年集團公司合計納稅與利潤總額的比率分別為33.69%.36.39%,據此按完工百分比法確認工程施工收入時,當年收入確認減少5%,可緩繳2016年稅金總額1.1億元,2017年稅金總額1.28億元。進一步推測得,葛洲壩集團公司按完工百分比法確認工程施工收入時,收入確認每增加或減少1%,可影響稅金超過2000萬元。(見表1)
葛洲壩集團公司近三年年報顯示,工程施工收入占營業總收入50%以上。企業相關負責人可以根據法律法規規定,結合項目實際情況,確定合理的建造合同完工百分比,以達到稅收籌劃的目的。
2.2固定資產折舊方法的稅收籌劃
稅法規定,企業可以自行確定固定資產的凈殘值,但必須采用年限平均法計提折舊。不同種類的固定資產稅法規定了最低折舊年限。為有效地實現稅收籌劃的目的,葛洲壩集團公司及其下屬單位在固定資產折舊年限確定方面可以選擇最低的折舊年限。葛洲壩集團公司各類固定資產的平均折舊年限都未達到稅法規定的最低折舊年限,具有很大的調整空間。
本文根據葛洲壩2017年年報中披露的固定資產余額以及年度折舊、預計殘值率計算得出各項固定資產的平均折舊年限。并根據固定資產合理折舊年限范圍,選取了最低折舊年限進行納稅籌劃,計算出其對納稅總額的影響。折舊年限的變更屬于會計估計變更,無需進行追溯調整,對于變更折舊年限的設備,對其重新確認折舊額即可,折舊年限變更后的影響如表中所示:
綜上分析:葛洲壩集團固定資產選取最低折舊年限后,理論增加折舊額合計為19.64億元,影響納稅總額合計7.15億元。可以看出固定資產折舊方面進行稅收籌劃可以對企業盈余產生比較大的影響。葛洲壩集團公司及其下屬單位在固定資產折舊年限確定方面應根據各自固定資產使用情況確定,并進行合理分析與籌劃。
2.3零風險納稅籌劃
稅法規定,企業發生的稅收滯納金及被沒收的財產、罰款(金)等不得稅前扣除。2017年度葛洲壩集團共發生繳納滯納金、罰款多次,累計金額2648.65萬元,公司發生了納稅風險。稅收籌劃后應按照國家稅法規定,按期、足額繳納稅款,不僅可以節約滯納金、罰款等支出2648.65萬元,而且能實現公司納稅零風險的稅收籌劃目的。
2.4公益性捐贈稅收籌劃
稅法規定不超過企業當年利潤總額12%部分的公益性捐贈可以稅前扣除。公益性捐贈必須通過公益性社會團體或者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門進行,并用于規定的公益事業。2017年度,葛洲壩集團發生捐贈支出559.48萬元,均未通過專門的部門,而是直接捐贈給受困地區。根據對葛洲壩集團近年的財務數據分析,公司歷年均有公益性捐贈支出,但公司該部分支出不符合公益性捐贈支出的要求,不能在稅前扣除。經過稅收籌劃,建議公司進行公益性捐贈時,應通過符合條件的專門機構進行指定用途的捐贈,以達到支出成本稅前扣除的目的。
3結論及總結
集團公司在遵守現行法律法規及相關制度的前提下,通過籌劃生產經營活動、財務管理活動等,履行納稅義務、防范涉稅風險,能夠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通過對葛洲壩集團經營過程中完工百分比的確定,固定資產折舊年限的確定,滯納金、罰款支出以及公益性捐贈支出籌劃等不同環節的分析得出,納稅人可以將稅收籌劃和企業生產經營有效融合,對企業的涉稅事項進行重新計算,從而得出適用于本企業的最佳籌劃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