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琨
摘 要: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培育了更好更優秀的人才,與此同時,由于社會的不斷發展,對新型人才的要求不斷提高,加上中職學生與實際操作的技術員存在一定的差距,社會經驗不足等缺陷,往往培養的人才不能較好的利于企業的發展,還需要企業二次培養,因此本文從數控銑的角度入手,以加工工藝為分析對象,合理的探討了教學的應用,對中職教育的應用有必要對數控銑加工工藝的了解,指導學生分析零件數控加工的基礎工藝、選擇工藝方案、后處理等整個生產流程,以及進行了數控銑加工工藝的優化,以此達到實訓教學中得到應用,使得學生們能深刻地理解綜合數控加工的流程,并掌握基礎理論知識,進而培養了工程能力,提高了創新研究能力,滿足廣大企業和社會的需求。
關鍵詞:數控機床;加工工藝;教學應用
0.引言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各個行業對人才的需求,使得先進的職業教育理念得到極大的傳播,尤其是我國教育部對中等職業學校的投入,讓中等職業學校的教育成為國民教育體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并作為職業教育進行培養特定的人才[1-2]。中等職業教育的發展,其培育出的人才遍布各個行業和領域,并得到企業和社會認同。
目前,國內很多中等職業學校基本上都開設了對學生的實訓等課程,相關課程的開發和設定都有一定的科學依據,但學生在自我學習和創新性方面存在嚴重的不足。文章結合中等職業學校的教學為依托,分析數控銑加工的方式,從以下幾方面進行探討。
1.數控機床的教學
在數控銑的課程必須要了解數控銑的基本知識,其理論需要與實踐操作緊密相連,其過程一般有理論設計、仿真加工和實際加工[5-6]。對于任何一個工件都有它的不同之處和要求精度,我們需要根據這些特征,如幾何尺寸、外觀形狀等,來進行編寫工藝與加工、在學生實訓過程中,其課程需要體現出該課程知識的綜合性、探索性,根據對學生的培養方案和課程體系統一規劃內容設計,將數控銑加工工藝與教學應用相結合,對其中實踐性比較強的部分、理論深奧難于理解的方面盡量放置在實訓操作中,以此達到學生的邊學邊理解,這樣才能體現其課程的先進性,探索使用數控銑加工領域的新技術、新工藝,緊跟企業先進的工程應用技術,并掌握數控加工與編程的發展方向。
利用課余時間,不斷的查閱數字化制造的資料,提出有針對性的加工方法,對于不同的幾何結構制定不同工藝的數控銑加工方式,以此達到機械零件的加工精度。還可以利用三維設計軟件設計數控銑加工工藝,制定詳細的工藝規程,工藝裝備,工藝加工流程、結構零件的檢驗等等。
數控銑作為中等職業學校中重要實訓課程之一,必然存在課程的建設與改革。對課程的建設和改革必須要以專業課程體系為基礎,以職業教育專業人才為目標、進行人才的定向培養。重點讓學生更多的掌握數控銑的基本知識、技能和職業素質等技能,不能脫離實際的需求,一旦脫離,就是紙上談兵。據統計,我國在2015年內,對數控銑的操作人員的需求就達到40萬,其中,精密儀器、航空航天、船舶制造等領域的需求就達到20萬,因此,中等職業學校應該更多的是立足于社會和企業,根據社會的需求培育社會要求的人才,盡快培養更多的數控機床操作工,滿足社會對人才的需要。
2.數控銑的教學應用
針對數控機床的教學主要有如下的基本流程:
(1)通過對市區和開發區等企業對數控機床的應用展開調研,了解企業對職業教育數控加工技術類畢業生的需求,大量搜集新時代對數控加工的任務和目標,對企業需要什么樣的人才進行分析、整理成冊;
(2)通過對企業需要的人才進行總結之后,將其上升為職業教育培養的層面,并從中分析出學生需要掌握的技能,需要學習的知識等學習任務。根據需求去制定相關的課程以及課程開發,并確定課程結構,結合學生職業成長規律和職業生涯發展規律,尋找合適的“載體”。
(3)在教學的過程中,始終遵循由簡到繁、由淺到深進行學習,設計若干學習情境,并以“課業”的方式組織課程內容。結合現有的相關設備或者機床組織實訓課程學習,學習難以掌握的內容,促使學生為達到學習目標進行的有意識的行為,學生通過主動、全面和合作式的學習,達到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的統一,探索現代職業教育行動導向教學方法和傳統教學方法的融合,編寫出可供學生自主學習的學習資源庫。
對于數控加工其加工對象主要是零件,其數控銑主要是根據設計者對金屬材料設計之后,予以加工,完成達到一定精度的零部件。在實際過程中,加工零件類型較多,但外觀形狀大體基本相似,除了一些特殊零件、復雜零件和標準件之外,據有關資料統計約有70%的零件是相似零件,主要表現在結構相似性和工藝相似性兩大方面。因此無論零部件的結構是簡單還是復雜,其工藝過程都是一個相對完整的加工過程,每一個工藝人員對新的圖紙進行“讀圖、分析、制定方案、文件編制、實施評估、修改完善”等過程,從而制定一個完整的工藝流程,在對其進行加工,這樣更好的使學生更快的掌握零件工藝分析、工藝編制和實施工藝的方法。
將數控銑作為教學對象來研究,不僅能夠代表企業制造加工的工作過程,而且還能在教學實訓中開展教學和實訓。搜尋好合適的課程教學任務之后,教學的課程開發過程就是組織學生學習課程內容,學習從簡到繁、由淺到深等過程,這樣使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按照教師的培養進行,學生也快速明確學習任務、具體工具、相關知識、技能及學習目標,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采用必要的講授方式、引導方法、案例講解等方式組織教學內容;另一個學習任務是學生根據前一個學習任務的學習與實踐過程,由學生自己主導完成,并將最終的結果提交給教師進行評價和總結。如此反復,學生通過“學中做”和“做中學”的過程達到自主分析零件數控加工工藝能力的目標。
3.總結
綜上所述,通過對數控銑加工工藝的分析,從數控行業的角度分析數控人才的需求,結合中等職業學校的實際情況和教學目的,為了大幅度滿足社會的需要,根據實際的需求去培養定向的人才,尤其是特種人才,不斷向我國的數控行業注入新鮮的血液,與此同時,也為中等職業學校的發展提供了更好的平臺,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為祖國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基于此,針對數控銑的加工,需要不斷對課程的開發和改革,加強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和綜合應用能力的培養,使學生將知識應用于實踐,激發了他們的學習興趣,加強了團隊合作精神,有必要建立數控加工工藝與編程教學資源素材庫,這樣從實際情景入手,對學生起到更大作用,比如文本文檔類、圖形和圖片類、動畫類、音頻和視頻類素材等,都可以作為教學內容,這樣使得學生更加清晰的認識到自己的不足,有針對性的去彌補自己的不足,對培養優質人才和特殊人才具有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 喬建偉.數控銑在典型薄壁零件加工中的應用及其質量管理[J].科技與創新,2017(24):138-139.
[2] 劉春,孫杰,劉凱,崔雅文,路來驍,楊斌.聚氨酯泡沫輔助加固鈦合金薄壁件銑削性能研究[J].航空制造技術,2017(11):93-98.
[3] 戴小軍,杜春平.典型數控銑加工工藝的應用及優化[J].桂林航天工業學院學報,2018,23(01):3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