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高飛 崔娟 肖楠
【摘 要】近年來,城市軌道交通行業進入快速發展時期,學校和企業在人才培養和需求上出現了矛盾,而城市軌道交通“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實現了校企人才培養和用人標準上的相互協調。文章闡述了城市軌道交通“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存在的問題,提出了構建軌道交通類“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的對策建議,有利于多樣化人才的培養。
【關鍵詞】軌道交通;高職院校;訂單式培養
【中圖分類號】U239.5;F532【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688(2019)07-0240-02
0 引言
近年來,隨著我國各省市大力推動交通跨越式發展,城市軌道交通建設是繼高速公路和快速鐵路后的基礎設施投資新熱點。隨著城市軌道交通行業的快速發展,對專業人才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大,軌道交通類院校積極響應國家高等教育的戰略調整,注重提高專業人才的培養水平,注重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在專業建設和教材開發上的成績顯著,但因各種原因,導致城市軌道“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出現很多問題,這些問題影響了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不利于學校的可持續發展。因此,通過查閱中國軌道發展方面的文獻和對從事軌道交通行業的人員及訂單班學生進行訪談,對城市軌道“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現狀進行分析,并給出對策與建議。
1 城市軌道交通“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現狀及問題
目前,城市軌道交通“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主要是軌道交通院校和相關企業在追求共同利益和發展的基礎上形成的一種合作關系,雙方達成協議,制訂合理的人才培養方案,由學校和企業通過考核、面試的形式對學生進行選拔,組建“訂單班”,再由學校和企業抽調出相關專業的教師和技術人員組成校企合作的教師團隊[1]。在整個專業人才培養中,企業全程參與學生學業效果的測評,學校和企業對“訂單班”學生學習進行全過程監督,畢業時,再由企業按照自身用人標準對學生進行最終篩選,擇優錄用。這種人才培養模式是在滿足企業需求的基礎上,量身打造“準員工”[2]。
高職院校在城市軌道交通“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上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和國家對大學生的培養預期及企業對技術人才的需求還存在一定的距離,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1 人才培養觀念滯后
高職院校開展城市軌道交通“訂單式”人才培養的時間比較短,對人才培養模式的認識還不夠充分,在管理觀念上還處于滯后狀態,沒有真正理解人才培養的意義。在“訂單式”人才培養中,訂單班在教學和管理上與非訂單班無異,學生管理方面采用傳統的管理方式進行管理,學生片面地認為進了訂單班,就業就有了保障。同時,教師授課仍沿用傳統的授課模式,實習和實訓基地授課次數較少。這種人才培養模式的深度還不夠,不能夠很好地促進學校的發展[3]。
1.2 人才培養模式管理的方法缺乏技巧
“訂單式”人才培養管理觀念落后,沒有突出特色。在辦學、育人、就業和發展上,以學校為主,而學校在理論實踐一體化的教學中,偏重課堂的理論教學。在教學管理上,“訂單班”與“非訂單班”只有班級上的區別,教育內容依據的都是傳統教育方式的要求[4]。對學生而言,反而強化了他們心理優勢,好像進了“訂單班”只要不掛科,都能有工作。這種消極心態不利于“訂單班”人才培養質量的提高。“訂單式”人才培養中,校企共同施教的力度不夠大,企業專業技術教師因企業的工作周期和作息時間與學校的上課時間不一致,無法在計劃內有效地完成課時,大多數教學還是以學校教師授課為主。
1.3 “訂單式”人才培養導向存在偏差
企業的需求會影響學校辦學的方向和導向,使高職院校在“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上重技術輕人文,學校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目標,放低了“高素質”的標準,盲目擴招,導致師資嚴重不足,大量的基礎理論課程和人文社科類課程被操作技能培訓課程替代,導致“訂單班”學生的基礎知識不夠扎實,缺乏人文素質方面的知識,最終影響了人才的培養質量。
2 軌道交通“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的對策與建議
高職院校在城市軌道發展的新形勢和新機遇下,要與時俱進地探索“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的有效途徑,培養出地鐵企業滿意和社會贊譽度高的高素質人才。針對“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存在的問題,本文有針對性地提出構建“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的對策與建議。
2.1 學校在軌道交通類“訂單式”人才培養上要打造特色
第一,學校和企業需要共同做好培養人才的工作,嚴格按照簽訂的“訂單式”人才培養方案,認真履行各自的職責,將招生、組建班級和制訂教學方案等工作做好。第二,“訂單班”課程的組織和實施要嚴格按照人才培養模式的要求進行,保證每一節課都能最大限度地體現出“訂單班”的特色。第三,在“訂單班”中多開展第二課堂活動,強化“訂單班”學生的獨立性,讓學生對所屬企業文化、制度和福利等方面有一定的了解。
2.2 “訂單式”人才培養中要保證校企運行機制的暢通
第一,根據校企雙方的實際情況安排合理的混編教學授課時間,保證授課的可實施性。第二,在“訂單式”人才培養協議中,需要明確校企雙方的權利和義務,詳細說明在人才培養中的工作責任和任務,將授課團隊教師的教學任務具體到個人。運行機制在運行中如果出現漏洞,可經雙方商議進行改進。第三,要建立由校企雙方人員組成的運行機制辦公室,對教學團隊進行監督,通過召開定期會議進行意見反饋,同時將紙面簽訂的協議轉化成實際中人才培養的推動力。
2.3 在? ?“訂單式”人才培養的招生和就業方面把好關
第一,招生上要求嚴格公正,體現社會的公平正義。同時,嚴格落實招生制度,規范招生程序,在組建“訂單班”的過程中,可以通過筆試和面試選拔優秀的學生。第二,就業方面實行淘汰和補錄制,每學年進行綜合測評,對考核不達標的學生進行淘汰轉至普通班級的處理。對普通班學習優秀的學生想要進入“訂單班”,可進行個人申請,通過校企綜合考核成績合格者,也可進入“訂單班”。這樣可改變學生認為進了“訂單班”,工作就有了百分百的保障的錯誤觀念,能夠充分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
3 結論
本文以培養出符合企業需求的實用型技術人才為目的,針對城市軌道交通“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目前存在的問題,有針對性地提出構建“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的對策與建議。與時俱進地探索“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的有效途徑,培養出地鐵企業滿意和社會贊譽度高的高素質人才。
參 考 文 獻
[1]招曉菊,李健藝.校企合作共同推進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管理專業人才培養[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0(12):29-31.
[2]胡宏亮.軌道交通類高職院校“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研究——以南京鐵道職業技術學院為例[D].南京:南京農業大學,2013.
[3]慕威.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管理專業崗位能力與課程設置的分析研究[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1(31):39-40.
[4]韓增盛,呂維勇.高職城市軌道交通類專業“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與實踐[J].教育教學論壇,2011(28):215-216.
[責任編輯:高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