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推行,教育需要更加具有多樣性與創新性才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達到教育目的。英語課程的教學一直以來都是難題,除了教學效果的提高較難,當前在英語課堂上還有許多問題需要解決,例如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如何激發學生的參與欲,何如有效培養學生的英語語感與對英語的喜愛。這些問題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影響著實際的教學效益,需要得到具體的解決才能夠保障英語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初中英語;教學設計;教學效益
一、 引言
初中英語對于許多學生而言是具有一定難度的,由于英語授課內容較多,詞匯量與積累量也較多,在教學上通常教師要多樣化設計,才能夠在課堂上提高學生的興趣,達到教學目的。但當前多元化的社會知識體系造成學生對于課堂教學的興趣低下是普遍事實,教師如何在這種情況下保證教學效果,提高教學成效還需要作出更多的努力。
二、 初中英語課程的教學現狀
初中英語課程中對于英語單詞、語法、閱讀、寫作的要求都較高,大量的知識點使得學生學習壓力呈直線上升,在英語課程的教學中,教師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設計教學,才能夠達到更好的實際效果。但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由于學生成績、理解能力與參與興趣的不一,教師很難有效地把握整堂課的授課效率,長此以往,教師也形成了教學疲憊。英語教學有效性低的主要原因在于以下幾點:首先,學生的主體地位受限。教學需要以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進行,但在當前的教育環境中,學生主體性依舊是受到限制的,教師教、學生學的現象依舊存在,在當前的教育模式中,教師依舊是課堂的主導,學生的思維與知識的存儲都是以教師為主的,并且對于接受能力不一的學生其知識的理解與吸收也不同。這就造成了學生學習成績的下降或學習積極性的下降,不利于教學有效性的提高;其次,英語教學形式單一。在英語教學中普遍存在一種教師梳理知識點,學生拼命記筆記的現象,這不利于學生發散性思維的培養,也不利于課堂氛圍的提高。英語在許多學生眼中本身就是較為枯燥乏味的,若是教師長期使用一種單調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難免引起學生的反感,自然導致教學效益的下降。
三、 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提高的優化措施
教學有效性的體現與學生的參與度有直接關系,在初中英語教學課堂中,如何提高學生的參與意識與學習積極性是關鍵話題。在此筆者認為通過教師多樣化的教學設計與教學活動的展開能夠達到學生積極性的提高,獲得教學實際效果。
教師應巧設教學情景。情景化教學運用于初中英語課堂中是能夠取得較好效果的。在教學開展前,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工具與網絡信息資源,給學生構建一種良好的課堂氛圍,通過授課情景的營造體現一種英語課堂專有的環境,提高學生的學習專注度,有利于進行后面的授課。例如在講授“Save our world”一課時,教師可以以多媒體展示世界的原本面貌,通過與現在的對比,引發學生的思考,對于世界的變化與感悟學生在內心能夠形成一種共鳴,這樣有利于后續的課程內容的進行。同時,教師還可以利用一些環境污染與保護環境的英文小短片進行課前播放,在營造英文課堂氛圍的同時讓學生學會通過視覺與聽覺感受世界的變化,給學生創設這種特殊的情景有利于授課內容的被接受。從另一方面來說,網絡信息的利用與多媒體的使用能夠加強學生的感官享受,與單純的教師講授相比,學生的思維會更加活躍,在教學有效性的體現上會更加明顯。因此在初中英語教學課堂中,教師可以經常性地利用短視頻、音頻、動畫等進行課前導入,創設課堂情景的同時到達良好的教學效果。
四、 多樣化的教學方式
初中時期的學生對于創新與多樣更為感興趣,若是教師長期以一種方式進行授課,難以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在當前的教學環境中,教師想要獲得學生的參與意識與學習興趣的提高,需要不斷創新教學課堂,以多樣化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例如在講授“Australia”一課時,教師可以在課前布置相關的查詢作業,讓學生通過網絡信息查詢與澳大利亞相關的資料,并通過簡短的英文翻譯進行知識的儲備,并在授課過程中,邀請收集到相關信息的學生機進行小知識講解。通過學生收集與學生發言的方式,能夠提高學生對于學習英語的自信與興趣,也能夠有效地保證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增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可以通過英文辯論賽、英文朗讀等方式,提高學生對于英語的喜愛,并參與到英語課堂的小活動中來,不斷增加開口說英語的機會,強化學生的自信心。
五、 師生合作與互動性的加強
通常情況下,學生對于教師的印象與評價是具有隔閡的,這種師生關系的不和諧與不融洽是由于教師在課堂中充當著主導人物的作用,在難以兼顧所有學生時,會給予學生距離感,使得教學的有效性下降,難以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因此在英語教學課堂中,教師應認識到這一點,通過與學生加強交流與合作達到情感互動,培養師生感情有利于增加教學效益。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布置合作小組內容如以“as well as”“take care of”等進行小組合作造句,推選造句中運用當堂課知識點最多、造句最好的小組作為本節課的優秀小組,加以獎勵。
六、 結語
初中英語教學課堂需要教師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達到實際效果,在當前的社會環境下,多元化知識體系影響著初中生的知識結構與接受能力,需要教師通過正確的引導才能獲得學生學習有效性的提高,而在實際的教學環境中,單一的教學方式與學生主體性缺失的現象依舊存在,這不利于教學有效性的提高,需要加以改變。在今后的初中英語教學課堂上,教師應更加重視學生主體性的體現,通過教學情景的設置、教學方式的創新與教學模式的多樣化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參與活動的意識。在不斷的創新與合作中增強課堂氛圍,促進教學有效性的提高。
參考文獻:
[1]王淑娟.知識可視化視覺表征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17.
[2]康偉.英語核心素養在初中教學中的體現[J].新課程(中學),2017(1):65.
[3]黃美英.信息技術環境下創新初中英語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的策略[J].教育觀察(下半月),2016,5(4):26-27.
作者簡介:常晶晶,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廣西柳州市第十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