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霞

摘 要:新課改后,一直提倡以學生為本,教師為輔的教學理念,尤其是對于數學這門需要很強的邏輯思維的學科來說,促進學生的思維發展成了課堂上的重中之重,而到了初中階段,培養學生的逆向思維起著關鍵作用,也成為越來越多數學教師關注的重點。在教學中有目的性地訓練學生的逆向思維,不僅能夠讓學生在進行思考時能夠更加靈活,而且可以很好地進行思維擴展,也打破了傳統意義下的思維框架,在不知不覺中為解題思路搭建了新的渠道。
關鍵詞:初中數學;逆向思維;能力培養
逆向思維和正向思維不同,有別于傳統的習慣性思維,二者在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上缺一不可,但又互相制約。不再將已給出的條件作為唯一的解題思路,而是從其給出的結果中反著去思考,即是逆向思維。在數學教學中正確地運用逆向思維能力,不僅能夠提高教學質量,而且可能為學生的思維能力擴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 初中數學教學現狀
首先,小學數學知識原本應該是初中知識的鋪墊,初中數學是圍繞著小學知識進行擴展,但是現在很多初中教材對于小學數學知識的運用率沒那么高,所以造成小學和初中知識不能夠緊密地結合在一起。另外,教師在教學設計上過于傳統,將教材作為唯一的教學內容,一味地填鴨式教學,只顧完成教學計劃,根本不顧忌學生對知識是否理解到位,而學生也只是將記好筆記作為學習目的,導致在課堂無法學到真正的知識。
二、 數學教學中進行逆向應用
(一) 數學概念的逆向應用
做到正確理解數學的概念其實很難,所以在最初學習數學時,教師在將概念作為教學內容主導地位的同時,要讓學生學會從正反兩個方面入手,避免學生對于概念只是片面理解,不能靈活進行解題。教會學生利用逆向思維來解答題目,不僅能夠讓學生不再一味地依靠正向思維來進行煩瑣的解題步驟,而且還能夠培養學生對于數學的興趣和思維能力的發展,這對于數學教學來說有著深遠的影響。
(二) 數學定義、定理的逆向應用
首先,運用定義法進行數學解題是常見的一種手段,但是學生對于逆向應用定義的方式卻不太熟悉,造成在解題過程中困難重重。如果進行逆向應用及思考定義,就能夠使復雜的問題簡單化。其次,初中數學知識里都是正向對定義及公式應用,造成學生的思維能力被局限,在一道數學題里,有命題就逆命題的存在,熟練各種定義及定理的逆向運用,可以對逆命題的正確與否判斷更加準確。最后,逆向思維能力的提升,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和鞏固數學知識,這不僅是檢驗學習效率的一種方式,而且能夠增加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和自信,因此培養逆向思維可以使解題事半功倍。
三、 在數學教學中培養逆向思維
在課堂上數學教師能夠教授的都是最基本的理論知識,很多知識的擴展需要學生自己去進行經驗的積累,尤其是在逆向思維的培養上,教師只是提供一種解題思路,而學生要通過各種題型的試驗,合理利用基礎知識,進行思維能力的提升。
(一) 問題的正向進行逆用
這道題就是將思考逆向,不但簡化了解題步驟,而且能夠讓學生在解題過程中認識到思維逆向的重要性,同時可以讓學生找到解題的竅門,方便對類似的題目進行快速解答。
(四) 反證法的利用
逆向思維在數學教學中非常重要,而反證法是其關鍵體現,真實地將原命題通過原命題的否命題體現出來,在假設的過程中找到矛盾所在,從而對結論進行論證的方法就是反證法。這種方式不僅可以讓學生的解題思路得到更好的啟發,而且能夠促進逆向思維的提升。但,在反證法的使用過程中,數學教師一定要向學生點明,反證法并不是適用所有的題型,在進行假設和推理的過程中一定要避免適得其反,長此以往可以培養學生在思考問題上更加的縝密。
(五) 分析法的利用
逆向思維中分析法是不可或缺的方法之一,從已知的結論中入手,反方向的尋找其成立的條件因素,直到能夠找到一個可以成立的結論,以求證明此結論的正確且合理既是分析法。這種方法有利于,在學生解答題目時條理清晰,能夠正確分析出題目和結論之間的聯系,利用逆向思維獲取解答信息,讓學生不再對著題目一籌莫展。
四、 結束語
數學不僅是一門學科,更是一門藝術。數學老師在培養學生逆向思維能力時,不能過于急躁,這是一個漫長的訓練過程,合理且高效地運用教學材料,不僅能夠讓學生對數學了解得更加全面,而且能夠使思維能力得到提升,最重要的是能夠幫助學生在實際生活中解決各種難題。
參考文獻:
[1]楊昭,李文銘.淺談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逆向思維能力的培養[J].學周刊,2016(1):156-157.
[2]陳玉丹.淺談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逆向思維能力的培養[J].考試周刊,2018(7):69.
[3]方芳.談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逆向思維能力的培養[J].數理化解題研究,2016(3):47-48.
[4]程昭洪.淺談初中數學教學逆向思維能力培養[J].讀寫算:教師版,2017(10):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