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研究目的:分析三權分置政策下農戶的產權認知對流轉行為的影響并給出政策建議。研究方法:在理論分析產權認知對流轉行為影響的基礎上,利用2017年上半年江蘇省的調查數據,采用統計分析方法和Tobit回歸模型分析。研究結果:(1)農戶對農地三權分置的產權認知正確性和安全性的增強,農戶認為三權分置政策的提出對農戶的生產有利,均對農地轉入戶的轉入行為具有正向性影響;(2)農戶產權認知對農地轉入戶的影響大于對轉出戶;(3)農戶資源稟賦對農地流轉行為有影響。研究結論:應加強農地產權方面的知識宣傳,進一步落實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加大農地三權分置政策的宣傳力度;根據不同農戶的資源稟賦,對農地流轉進行指導。
關鍵詞:土地管理;三權分置;Tobit模型;農地產權認知;農地流轉行為
一、引言
黨的十九大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求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深化農村改革主線是處理好農民和土地的關系,推進土地經營權有序流轉,發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叭龣喾种谩睘榇说於酥贫然A。然而現實來看,“三權分置”目前并沒有很好地促進農地流轉,其政策實踐結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政策的效果依賴于相關主體的響應,農民作為土地產權變革的重要對象,其行為響應依據自身成本和收益判斷做出決策,而這種判斷是建立在對制度認知基礎上的。因此,掌握三權分置背景下農戶產權認知對農地流轉行為的影響顯得十分必要。已有研究主要停留在理論分析層面,缺乏實證分析支持,缺少對政策績效驗證,政策建議支撐不足。
本文從參與農村土地流轉的主體角度出發,通過對土地承包主體和土地經營主體的認知進行調查分析,揭示三權分置政策下農戶的農地產權認知對土地流轉行為的影響效應,并給出相關政策建議。
二、研究假說
(一)三權分置的產權正確性認知對流轉行為的影響
從兩個方面考察三權分置產權認知對農地流轉行為的影響:一個是農戶的認知與法律賦予權利的偏離對流轉行為的影響;另一個是農戶的認知與社會認同的偏離對流轉行為的影響。提出研究假說1:農民對三權分置涉及的農地產權的正確認知,將會激勵其參與農地流轉。
(二)三權分置的產權安全性認知對流轉行為的影響
安全的產權環境一方面通過降低農地交易成本增加了農地經營邊際收益,另一方面,安全的產權還將引致農業生產性效應,激勵農戶對農地的投資,二者均有助于提高農業生產績效并激勵農戶對農地的轉入需求。提出研究假說2:三權分置政策改善了農戶的農地產權安全性認知,將會激勵其參與農地流轉。
(三)農地三權分置產權認知影響流轉行為的農戶類型差異性
雖然產權安全認知對農地流轉市場潛在需求具有激勵效應,但是對不同類型農戶的激勵效應并不相同,取決于農地投資效應和交易成本效應兩者負向疊加后的凈效應??傮w來看,產權安全認知對轉出戶農地轉入需求的影響效應會顯著小于對轉入戶的影響。提出研究假說3:三權分置政策使得農戶的產權安全認知水平提高,對轉入戶轉入農地的激勵大于對轉出戶的激勵。
三、數據來源和描述統計
(一)數據來源
數據來源于課題組2017年對江蘇省淮安市金湖縣、洪澤縣和常州市武進區3個區縣10個村實地調研。江蘇淮安和常州地區農地流轉較為活躍,淮安地區經營主體數量甚至與普通農戶相當。在對調研結果剔除關鍵信息失真和缺失的樣本之后,篩選得到有效問卷170份,其中參與了農地流轉的農戶問卷114份。樣本中轉入農地的農戶為24.71%,轉出農地農戶達42.35%。
(二)模型設定
在檢驗相關主體的農地產權認知對農地流轉行為的影響時,設置轉入戶和轉出戶的農地流轉規模為因變量。由于因變量yi的取值在[0,+∞],屬于截取數據,并且與解釋變量xi有關,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得到的估計結果往往是有偏且不一致的,因此本研究采用Tobit模型進行實證分析。該模型適用于分析因變量存在截取或者在數據整理時發生截斷,且與自變量有關的數據,因此Tobit模型也稱為受限因變量模型。
(三)估計結果與討論
實證回歸分析結果表明,使用Tobit模型可以較好地分析農戶產權認知及家庭資源稟賦對農戶農地流轉行為的影響,驗證了前文假設。其中本文關注的核心產權認知變量均在相應的顯著性水平下顯著。
1.農民對農地三權分置的產權認知正確性的增強,對轉入戶的轉入行為具有正向影響,對轉出戶的轉出行為有負向影響。
2.農民對農地三權分置的產權認知安全性的增強,對轉入戶的轉入行為具有正向影響,對轉出戶的影響不顯著。
3.農戶認為三權分置政策的提出對農戶的生產生活有利,對轉入戶的轉入行為具有顯著性正向影響,對轉出戶的影響不顯著。
4.農戶資源稟賦對農地流轉行為有影響。農業勞動力占家庭勞動力比重增大,對農戶的轉入農地行為具有正向影響,對農戶的轉出農地行為具有負向影響;家庭人均純收入越高,對轉入戶的轉入農地行為具有正向影響;土地破碎度越高,對農戶的轉入農地行為具有正向影響;二輪承包土地面積越大,對轉出戶的轉出農地行為具有正向影響。
四、結論和政策啟示
(1)明晰“三權分置”政策內涵有助于促進農戶的農地流轉行為決策,推動農地流轉市場的發展。需要在進一步界定和解釋“三權分置”政策內涵的基礎上,完善農地流轉機制。
(2)加強農地產權政策的宣傳,提高農戶對“三權分置”政策的認知水平。幫助農戶提升相關的認知,可以有效促進農地流轉。一要開設與農地產權三權分置相關的知識宣傳培訓講座;二要加強國家的法律以及政策的宣傳。
(3)根據農戶主體類型和初始資源稟賦,對其參與農地流轉所需知識和技術進行差異化指導。農戶農地流轉的行為選擇和該農戶主體類型有很大聯系,需要給予不同類型的農戶主體其流轉意愿和流轉需求充分的尊重。尤其要關注弱勢農戶,根據農戶家庭的實際狀況進行農業補貼和提供相關幫助。
(4)加強農地確權,頒發農地使用權證,完善分離登記制度,保護農地權益。將農村土地承包權固化到具體的農戶,提升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的法律效力。
參考文獻:
[1]曾福生.農地產權認知狀況與流轉行為牽扯:湘省398戶農戶樣本[J].改革,2012(04):69-73.
[2]Broegaard R J. Land tenure insecurity and inequality in Nicaragua [J]. Development and Change,2005,36(5):845-864.
[3]Gelder J L. Feeling and thinking: quantify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rceived tenure security and housing im-provement in an informal neighborhood in Buenos Aires [J]. Habitat International,2007,31(2):219-231.
[4]馬賢磊,仇童偉,錢忠好.農地產權安全性與農地流轉市場的農戶參與——基于江蘇、湖北、廣西、黑龍江四省(區)調查數據的實證分析[J].中國農村經濟,2015(02):22-37.
[5]Ma X.Does Tenure Security Matter? Rural Household Responses to Land Tenure Reforms in Northwest China[D]. Wageningen: Wageningen University,2013.
[6]錢忠好,肖屹,曲福田.農民土地產權認知、土地征用意愿與征地制度改革——基于江西省鷹潭市的實證研究[J].中國農村經濟,2007(01):28-35.
[7]孫憲忠.推進農地三權分置經營模式的立法研究[J].中國社會科學,2016(07):145-163+208-209.
[8]陳勝祥.農地“三權”分置的路徑選擇[J].中國土地科學,2017,31(2):22-28+57.
作者簡介:
崔嘉琳(1994.1- ?)女,漢族,江蘇南通人,南京農業大學公共管理學院2017級碩士在讀,研究方向:土地資源管理、土地經濟與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