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學宏
【摘要】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本文闡述了如何在中職語文教學中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并培養學生愛國情懷,提高思想情操,希望能為中職教育的進步發展提供一份經驗。
【關鍵詞】傳統文化? 中職語文? 教學
【課題】甘肅省中職教育教學改革研究課題《語文課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提升中職生素養的策略研究》(GS[2017]ZJ409)。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22-0049-01
現今社會發展飛速,科技創新日新月異,在中國改革開放民族復興的征程上,文化知識底蘊越來越凸顯其重要性。中華文化有著五千年的悠久歷史,正是這燦爛的華夏文明才造就了今天日益繁榮的中國,才讓中國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脫穎而出。文化是一個國家的軟實力,傳統文化的復興是趨勢,為了適應時代的潮流不斷增強國力,就要培養新型人才,就要提高中華傳統文化在中職語文中的地位。因此只有使傳統文化不斷滲透進中職語文,不斷進行適應社會進步的改革,才能使中職語文不斷煥發出新的活力。
1.中華傳統文化在中職語文教學中有效滲透的意義
1.1 影響青少年的未來發展
青年強則國強,青年興則國興。中國的進步與發展離不開青年的進步發展,青年的肩上擔負著振興家國的重任,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只有加強對青少年的正確教育和引導才能使國家走上強國的正途,才能使個人、家庭、社會、國家凝聚成一股合力。學生在中學期間的語文教學是青少年學習傳統文化的主要方式,從小就在課堂上重視傳統文化的浸潤以及道德教育,培養他們對中華傳統文化的興趣及從內心深處的熱愛,為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對他們未來的發展以及為整個社會樹立良好的風氣有著深遠的影響。中國五千年的文化發展是世界歷史長河里一顆獨特寶貴的明珠,它值得我們每個中國人去學習思考。在現今競爭激烈的社會中,傳統文化能提升自我素質能力,因此它在中職語文中有著重要的價值。
1.2 可以豐富中職語文教學的教學內容, 做好教學和教育的銜接
中職語文在教材上對傳統文化方面的內容有明顯的缺失。翻開現在的語文教材,散文、議論文、詩歌等經典內容不少,雖然也有很多白話文等內容是由古文發展而來的,但傳統文化的滲透還是不足。添加傳統文化內容不僅能使語文教材更接近中華文化的精髓,使學生更多的了解中華歷史文化,更能使語文內容更加引人入勝,讓人回味無窮,激發學生對語文的興趣。在學習一些現代語言文學的同時若能加入傳統文化的對比及傳統文化的拓展更有教學意義。
1.3 影響學生們的行為規范, 豐富學生的精神境界
語文不僅能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寫作能力、交流能力,更能為學生灌輸一種正確積極的思想、高尚的情操,為社會營造一種和諧友愛的氛圍。語文作為所有學科的基礎學科,它能在無形中影響學生的思考方式生活方式,為學生塑造正確有效的人生規范。比如三字經、弟子規、論語等經典傳統文化的傳播能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道德標準,豐富學生的精神境界。
2.如何把中華傳統文化有效滲透在中職語文教學中
2.1改變學習方法,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傳統文化的學習傳播面臨的主要問題是不易理解。如何改進學習理解傳統文化的方式,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加學生的學習動力,是我們要思考的問題。比如在日常學習中建立閱讀小組,選擇感興趣的傳統文化互相研討交流。舉辦傳統文化知識競賽、主題演講,并鼓勵取得優異成果的學生。這些方式的改進有利于傳統文化在學生心里開花結果。
2.2 在課本中探索傳統文化的內涵
除此之外,對課本里原有的從古文里截選的內容,也要注重學習研討、拓展深化。在日常教學中,應該對古文的各個方面深入理解,從作者、時代背景、人物背景、個人精神等多角度全面的領會文章的思想內涵、古人想抒發的感情以及他的追求抱負。通過這些文章的學習使學生能對古代社會文化有一個宏觀的認識,對傳統文化精神有深入獨到的見解。現今社會人們生活水平越來越高,但在舒適安逸的環境下,很多先輩所具有的優秀品質和精神卻在被人們淡忘遺棄。學習先輩的故事有助于繼承傳揚先輩們的精神,樹立正確的人生追求,保持正直的初心。
2.3教師要有豐富的知識儲備和道德素養
要教育好學生,教師首先要具備良好的素質和深厚的傳統文化知識儲備量,能夠以言行為學生樹立一個好的榜樣。教師應熱愛傳統文化,因為情緒往往更能感染打動他人,在課堂上教師的熱情也會影響到學生學習的熱情。
2.4開拓學生傳統文化的學習途徑
中職語文教學應該向生活各方面不斷拓展,除了課堂上的教學,課外也應該組織各項活動,如欣賞戲劇中的傳統文化,可以扮演傳統人物來體會古人的心境。也可以利用假期閱讀傳統文化書刊,并寫寫自己的體會感想,回到學校發表自己的見解,提高自身的文化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