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輝壽
【摘要】農村小學語文教師應通過改革教學方法,用真情實感教育學生,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以達到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的目標和要求。并且,通過語文知識的學習培養學生健康的人生觀等等。所以本文就是簡單的介紹一下,小學語文情感教學中如何守護留守兒童內心。
【關鍵詞】留守兒童? 情感教學? 學習興趣? 小學語文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20-0155-01
一、農村小學生的現狀
農村學校大多偏遠,學校基本上是一些農民的孩子,這些孩子中的許多人從小就不和父母在一起。據統計,近一半的父母外出工作,他們中有相當一部分人都是父親、母親小時候不在身邊,孩子是在他們的公婆、祖父母或親戚家里養大的,他們中的許多人從小就被寵壞了等。這些兒童有較差的習慣、自立能力、自理能力和學習能力。與過去十年相比,學校教育已經落后了,正是由于這個原因,使得當前的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需要積極的守護兒童的內心。
二、小學語文情感教學中如何守護留守兒童內心的措施
1.享受成功,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提高學生的意識,克服困難,最終會讓他們看到自己的勞動成果,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小學生的情緒不穩定,即使考試失敗也會使他們的學習熱情一落千丈,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根據不同的人、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讓基礎好的學生有奮斗的目標,讓基礎差的學生看到希望。在考試中,我們不能把錯誤的問題推遲,制造奇怪的問題給學生造成困難,這樣大多數學生可以在原有的基礎上提高,讓他們體驗到成功的樂趣。成績不理想的學生應認真分析試卷,教師應該當面肯定成績、指出問題,這樣他們才不會失去信心。實踐證明,學習興趣確實為學生的學習活動提供了強大的動力,使學生取得更好的成績。
2.熱愛學生,尊重和理解學生的人格
愛學生、尊重和理解學生、以人為本、關心學生是教師處理好師生關系的標準。愛學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學生更難體會到老師對他們的愛。愛自己的孩子是本能,但愛別人的孩子是神圣的,這種愛是教師教育學生的情感基礎。一旦學生意識到這種感覺,他們就會“親近老師”、“相信老師”。教育中融入愛作為一種崇高的目標,充滿了科學精神,博大精深。博大精深的愛,有著非常豐富的內涵,它不僅要求教師用心愛學生,更要求教師用心教育學生。教師是塑造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他們應該有很強的質量意識,他們應該努力培養學生的高尚情操,塑造他們美麗的心靈。教師只有對學生充滿了執著的愛,才能激發出做好工作的高度責任感,才能持之以恒,在教育中取得豐碩的成果。愛學生是所有教師職業活動中最寶貴的情感,沒有對學生的愛,就不可能有一個真正成功的教育。這種愛不能通過血緣關系和個人的好惡來傳遞,老師應該把它無私地奉獻給所有的學生。
愛是打開心扉的鑰匙。為了把真誠的愛融入到整個班級,我們不僅要愛那些喜歡的學生,也要愛那些有更多缺點的學生。我們應該讓每個學生從老師那里得到一份愛,從中汲取力量,更加自尊、自強、自信,使得學生善于觀察和思考。如果學生真的覺得老師是真誠地愛他們,關心他們,幫助他們自己,他們自然會有歡迎你的傾向,喜歡接近你,真誠地接受你的教育和指導。
3.創造有趣的情境,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根據中國學科的特點和留守兒童的年齡,設置游戲情境,將新知識融入游戲活動中。通過游戲,學生有學習新知識的愿望,使他們的注意力處于高度集中的狀態,他們可以獲得知識,發展他們的能力,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例如,在課堂訓練中,組織60秒速答游戲,教師準備幾組口頭問題,并把全班分成幾組。每組選出三名學生作為代表。然后老師提問,讓每組學生比賽回答,以得分最高者作為獲勝者,或每回答一個問題獎勵一個小紅旗,紅旗最多者為獲勝者。學生在游戲中,高度集中,在不知不覺中學習了很多有用的知識,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4.理解學生并為他們的“好”做投資
在備課的時候,我們教師應該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態,比如學生的基礎知識是怎樣的,這節課從哪里開始?學生的學習能力如何?我們應該根據絕大多數學生的接受能力來設計教學內容。例如,教材中的一些內容是抽象的,很難理解,很多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會猶豫學習,從而失去了學習的信心,這時,我們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和習慣來調整教學內容。
三、結語
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要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使課堂教學生動有趣,就要全面優化課堂結構。只有這樣,語文才能真正成為學生樂于學習的學科,才能調動大多數學生的積極性,才能大幅度提高小學語文教學的質量和學生的綜合素質,也就是學生的內心。
參考文獻:
[1]薛新宇.留守兒童學習興趣的培養[J].中華少年,2017(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