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針對工作本位學習背景下高等職業教育專業認證模式特點進行分析,突出表現在融合性、合作性等方面,且結合工作本位學習背景下的市場發展環境,提出高等職業教育專業認證模式的實施對策,關注學生專業能力的發展,為學生創設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發揮專業認證模式的指導作用。
【關鍵詞】工作本位學習背景? 高等職業教育? 專業認證模式
【課題項目】陽江職業技術學院教學改革與研究項目,項目編號:2018jgzd02。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20-0232-02
1.工作本位學習背景下的高等職業教育專業認證模式特點
工作本位學習背景下的高等職業教育專業認證模式,具有融合性、合作性等特點,對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專業能力的增強均能夠產生重要影響。
1.1融合性特點
工作本位學習背景下,學生需要將所學習的理論知識與實踐內容相互融合[1]。學習任務主要是在工作現場與他人交流、實踐,能夠檢驗學生的專業理論知識掌握情況,且需要將其真正融入到實踐過程中。
工作本位學習模式下,注重學生在實踐過程中的參與程度。學生需要完全參與到工作中,且承擔相應的任務,明確自身的工作范圍,而不是作為旁觀者[2]。工作本位學習的重點為“學”,而不是“教”。工作現場的知識具有實踐性特征,學生在實踐的過程中也能夠對所學習的理論知識產生更加深刻理解,通過工作經驗實施知識的消化與反思,對其專業技能水平、職業素養的提升能夠產生重要影響。
1.2合作性特點
工作本位學習為一項合作教育計劃,在優秀企業與高等職業教育院校合作的方式下,由學校和工作單位聯合實施教育指導,使工作本位學習結構更加合理,學生能夠在工作中得到思考,在學習中持續增強自身能力。這種學習方式更加具有效力,且意義突出,能夠增加學生的學習體驗與工作經驗,對其未來的職業發展奠定良好基礎,提升高等職業院校的學生就業率。
2.工作本位學習背景下高等職業教育專業認證模式構建方式
工作本位學習背景下,高等職業教育專業認證模式的構建,可以通過改善教學方法,構建質量保障體系;實施校企合作,注重行業之間交流等方式展開,打造具有中國特色的職業教育專業認證制度。
2.1 改善教學方法,構建質量保障體系
高等職業教育為培養專業型人才的重要場所,不僅僅需要關注學生的專業知識掌握情況,還需要對學生實踐能力、職業素養等進行觀察[3]。專業認證模式的構建,需要結合高等教育的要求進行分析,積極學習國際化的專業認證制度,分析高等職業教育的本質、內涵及理論問題等等。根據當前我國實際高等職業教育專業認證的需求,學生的未來發展需求等,打造具有中國特色的專業認證模式,將傳統的文化教育理念與先進的教育理念等相互融合。
高等職業教育學校需要創新教育的方式,將任務驅動教學法、情境構建法以及案例教學法等融入其中。以具體的案例實施教學指導,在情境構建的方式下,增強高等職業教育學校學生的專業知識理解能力。在任務驅動的方式下,檢驗其專業知識掌握情況,對其實踐水平、創新意識的培養也能夠產生重要影響。學校需要提升專業認證模式構建的重視程度,打造質量保障體系,實現高等職業教育質量的提升。
2.2實施校企合作,注重行業之間交流
工作本位學習背景下的高等職業教育專業認證模式構建,需要積極展開校企合作活動,以培養技術型、專業性人才為目標,根據企業當前對人才的需求實施針對性人才培養[4]。以“訂單式”人才培養等方式,加強學校與企業之間的合作。
知識經濟時代下,企業需要構建適合于學生發展、社會發展趨勢的教學方式,滿足學生的實訓實驗設備需求,對教材的內容適當進行更新。在“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等教育模式下,為學生專業能力的提升奠定良好基礎。
工作本位學習背景下,需要切實發揮教育指導等作用,改善傳統教育模式中的不足之處。高等職業院校需要積極打造適合于學生工作與學習的專業認證發展模式,促進高等職業院校教育質量的提升。
參考文獻:
[1]楊麗波,黎婷婷.《悉尼協議》:熱點趨勢及對我國高職專業認證的啟示[J].職業技術教育,2018(24):32-38.
[2]徐堅.澳大利亞高等職業教育多元質量認證網絡的研究及啟示[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8(09):54-61.
[3]湯術麗.淺析德國認證體系新規下的高等工程教育專業認證[J].價值工程,2017(36):170-171.
[4]陳曉萌,周志剛,閆智勇.專業認證視角下高等職業教育專業建設的困境及策略[J].職教論壇,2014(33):65-69.
作者簡介:
何雙(1970.02-),男,廣東陽江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為應用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