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情境教學變傳統教學中的學生被動聽課為主動參與、活動歷練,使學生進入角色,潛移默化地接受英語知識,在言語活動中運用英語知識,從而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和言語素養。優化言語情境創設,是學用語言的客觀要求;是情趣課堂的現實需要;是語用實踐的有效載體。
關鍵詞:言語情境;情趣課堂;小學英語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19-0094-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19.083
情境是“情”與“境”的有機統一。運用是學習英語的最終目的,也是教學的終極目標。在情境中學習語言、運用語言,是語言學習的規律,也是語言教學必須遵循的原則之一。沒有情境就沒有語境,沒有語境詞匯就沒有生命。有效的語言學習活動離不開情境的創設、語境的營造。教師要關注內部言語的生成規律,積極倡導英語情境教學,在情境中引導學生識記、理解、練習、運用,讓學生學到活的語言,習得語言運用能力。這也是英語教學提質增效的不二選擇。
然而,調研發現,各年級英語教學情境創設亟待加強。主要表現是:單詞、句子、語法與情境創設脫節,很多教師在教學中對語境因素關注不夠,忽視引導學生在情境中學英語、練語言,對語言情景熟視無睹,不能調動學生多感官參與英語語言實踐活動,單詞記憶與句式運用硬性要求多,情趣訓練少。有的教師漠視言語生成規律,僵化地傳授英語語法規則,教學缺乏情趣性;有的教師不顧教學內容特點和學情實際,僵化地創設所謂的言語情境,不能激發學生的傾吐欲望,難以調動學生的參與興趣;有的教師不能打通學習內容與學生生活之間的聯系;還有的教師滿足于讓學生死記單詞,背誦句子,背誦課文,定量默寫以應付考試。此舉有悖語言學習規律,加重學生負擔,違背新課標理念,從客觀上導致一部分學生厭學英語。與學生座談了解,其英語課堂參與積極性不高,基本的學習任務難以按時完成。原因就在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就知識教知識,把孤立的單詞、句型和語法灌輸給學生,讓學生孤立僵化地識記和記憶,不能創設情境拉近英語語言與學生生活和經驗世界之間的距離。
《英語課程標準》指出:“鼓勵學生通過體驗、實踐、討論等方式發展聽、說、讀、寫的綜合技能?!庇⒄Z教師不應只把教學任務局限在講解傳授英語詞匯、語法、句型等知識上,而要注重學生聽、說、讀、寫的全面發展。學生英語素養只能在學用英語知識的實踐活動中獲得。教師在教學中要為學生創設體驗式教學情景,讓學生有運用所學英語知識進行操練的機會和平臺,深化學生對英語知識的理解和掌握,鍛煉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通過設計學用情境,展開英語實踐活動,使教學不再重復單調,才能激發學生的參與興趣,幫助學生鞏固和運用所學英語知識,提高英語應用能力。
創設言語情境的方法和途徑是多種多樣的。比如就餐情境,一個目不識丁卻有剪紙技藝的老太太到英國旅游,她餓了想吃牛肉,卻不知道該怎么跟餐廳服務員溝通。教師可用多媒體創設這一就餐情境,借助無聲的肢體溝通,引導學生進行對話練習:假如你是服務員,你會用英語怎么問?假如你就是那個老太太,你不會說英語,怎么表達自己內心的需求?你會剪出哪些和食物有關的圖案?有了情境誘發,學生在課堂上就有欲望、有需求,會積極參與。
英語教學的情境創設要體現出整體性、可理解性和可體驗性。比如,圍繞旅店住宿訂客房這一主題語境,教師在教學中可創設表演場景、音樂場景和實地場景等,借助體態語言、實物、圖片、角色扮演等手段,為學生創造悅目、悅耳、悅心的言語交際情景,在活動中豐富學生的內心感受,讓學生在特定的言語情境中感知、思考和實踐,在言語實踐中感受英語的可學可用,在情境實踐中提升學用語言的興趣,養成學用語言的習慣,促進英語語言的學習,使教學更有成效。但凡成功的課例,無不通過有效的情境創設,把激發欲望和知識學習融為一起,把規則內化和競爭激勵融為一起,把聽說讀寫思有機嵌入場景、氛圍和貼近學生需求的任務驅動中,把書本上的言語符號變成新穎有趣的動感信息,讓學生在參與中自覺歷練,在問題解決中享受學用語言的成就感,享受運用語言進行溝通的快樂。
運用語言是一種技能,一要正確二要熟練。要正確必須規范輸入,要熟練必須反復操練。操練的關鍵在于有趣和有效。有情趣的言語實踐必須在情境中進行?!队⒄Z課程標準》指出:“基礎教育階段的目標是以學生語言技能、語言知識、情感態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的發展為基礎,培養學生綜合語言運用的能力”“要為學生提供自主學習和相互交流的機會以及充分表現自我的空間”。在英語教學中,教師要創設交際情境,強化語言實踐;創設語用情境,突出語言實踐,努力提高情境創設的目的性和實效性。要借助實物或模型創設情境、憑借動作創設情境等,在情境中多形式操練,滲透規則要領,傳遞言語情感,提高學生英語學習活動的質量。也只有如此,英語教學才會煥發活力。英語課堂才會有形、有聲又有情。
參考文獻:
[1]薛中梁.薛中梁談英語課堂教學[M].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
[2]黃鑫,王潔.淺談如何發揮高職英語課堂教學中的學生主體性[J].科教文匯,2009(33)。
[責任編輯 胡雅君]
作者簡介: 李建平(1963.10— ),男,漢族,陜西商洛人,二級教師,研究方向:培養學生英語學習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