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慶紅 周正林 王朝舜
中圖分類號:D267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9)4-019-02
摘 要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通過借助信息網絡的傳播技術和數據庫管理系統實現黨務管理、人才培訓、黨建宣傳、組織工作的信息化、網絡化是加強黨的建設、創新黨建管理的必然趨勢。“互聯網+黨建”模式的出現,豐富了國企黨建工作的方式和內容,為國企黨建工作提供了新的機遇和平臺。基層黨建工作利用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現代化的技術實現黨建工作的互通共享,加速了黨建工作向智慧黨建邁進的步伐。
關鍵詞 “互聯網+黨建” 基層黨建 實施措施
冀東油田陸上油田作業區黨委以集團公司黨建信息化平臺應用為抓手,通過“互聯網+黨建”模式創新黨建工作思路、拓展黨建工作途徑,在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和重點任務上下功夫,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支部建設,讓支部切實擔起直接教育黨員、管理黨員、監督黨員和組織群眾、宣傳群眾、凝聚群眾、服務群眾的職責,促進黨支部建設水平整體提升,實現黨支部達標晉級。
一、當前形勢下推動“互聯網+黨建”的理論依據
2015年國務院印發《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指導意見》,“互聯網+”這一概念得到進一步推廣。2018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組織工作會議上指出:“要高度重視信息化發展對黨的建設的影響,做到網絡發展到哪里黨的工作就覆蓋到哪里,充分運用信息技術改進黨員教育管理、提高群眾工作水平,加強網絡輿論的正面引導”,為國有企業的黨建工作提供了新的機遇和平臺。“互聯網+黨建”模式是國企對黨建工作的創新,是緊跟網絡技術的發展而進行的黨建變革,即開啟了黨建信息即時化時代,也拓展了黨建信息化的功能,對破解黨建“瓶頸”、實現政黨建設現代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互聯網+黨建”推動了國企黨建信息化的發展進程。“互聯網+黨建”模式克服了國有企業黨建工作在時間和空間上的限制,使國企黨建信息化的功能得以拓展,在電子黨務、宣傳功能等基礎上,還凸顯了網絡監督功能,使國企黨建工作邁向新的臺階。
2.“互聯網+黨建”豐富了國企黨建工作的方式和內容。通過建立“網上黨委”、“網上支部”拓寬黨組織工作載體;利用“互聯網+黨建”模式開展遠程教育、信息共享,為廣大黨員干部的理論與業務學習提供了便捷渠道與豐富資源,因此“互聯網+黨建”使基層黨組織始終充滿活力和戰斗力。
3.“互聯網+黨建”增強黨建工作的時效性,提高工作效率。全面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是新形勢下推進黨的建設的必然要求,有效的運用“互聯網+黨建”模式,開辟黨建工作新路徑,創新基層黨組織運作形式,加強黨員教育管理,拓展黨建陣地,有利于提高黨務工作效率,增強黨務工作的實效性。
二、實施“互聯網+黨建”的具體措施
(一)“四項舉措”確保集團公司黨建信息化平臺落實落地
作為黨建信息化平臺推廣上線的第二批試點單位,陸上油田作業區“精心部署,狠抓落實,嚴格考核”,確保平臺全面推廣應用工作迅速落地見效。一是開展培訓。舉辦黨建信息化平臺培訓班,采取“理論講解+實操練習”方式,解讀和宣傳黨建信息平臺推廣應用的目的意義,展示和演示黨建信息平臺工作流程,講解手機客戶端APP的安裝及使用,共培訓基層黨支部書記、組織員、支部委員和黨員骨干26人。二是專業指導。實行分包到人制度,每個支部委員負責5名黨員,通過“面對面”“一幫一”“手把手”等形式,確保分管的黨員能熟練運用黨建信息化平臺綁卡交黨費、在線學習、在線答題、每日簽到、參加在線支部會議等,做到黨員培訓參與率100%。三是答疑解惑。人事組織科的主要負責同志反復練習操作,對黨建信息化平臺各個應用模塊進行深入研究,幫助基層黨支部及黨員解決在使用過程中遇到各種問題340余條。四是穩步推進。今年,陸上作業區制定了“紅色APP 黨員連心橋”活動方案,組織各支部開展“連續簽到100天、每日答題小達人、三會一課領路人、黨建學習十分鐘、主題黨日曬一曬、黨費交納百分百”等系列活動,進一步推進集團公司黨建信息化平臺應用,推動作業區黨建工作向“智慧黨建”邁進。通過“四項舉措”實現了廣大黨員會用、想用、愛用、常用平臺,真正做到了“把支部建在網上,把黨員連在線上”。
(二)“互聯網+黨建”保基層黨建質量提升
互聯網是時代發展的產物,給新時期的基層黨建工作帶來了很大的機遇和挑戰,網絡發展到哪里,黨建工作就要覆蓋哪里。“互聯網+黨建”模式已成為基層黨建新模式,是宣傳黨的新思想,教育黨員群眾,提高基層黨建工作效率的有效抓手,是推動黨支部達標晉級的新動力。
1.“互聯網+黨建”推進黨員教育精準化。對照“五個模范”共產黨員標準,陸上作業區各支部面對黨員工作地點分散,傳統的集中式學習教育很難實現黨員全覆蓋的困難,創新黨員學習教育形式,要求黨員關注石油黨建APP中“黨建快訊”、“保密在線”、“今日黨建三分鐘”等公眾號和“學習強國”平臺,號召全體黨員每天進行線上學習。黨支部每周選取一天作為支部固定線上學習日,通過平臺微黨課、網上黨校等形式組織黨員集中學習。各支部在建立的討論組中分享學習資料,交流工作經驗,暢談學習體會,傳播正能量,已累計交流發言近萬條。作業區黨委還在討論組中不定期推送黨務管理知識及黨務工作疑難問題解析,幫助支部理清工作思路,讓支部書記都做黨建工作的明白人,準專家。積極組織黨員參加線上“七一”重溫入黨誓詞活動,撰寫“七一”感言;參與每日答題,爭做每日答題小達人,深入貫徹十九大精神,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內涵,明確新時代意識形態工作意義。黨員參與率均達到100%。
2.“互聯網+黨建”增加組織活動吸引力。一是各黨支部積極開展黨建信息化平臺的建設和應用,黨的組織生活呈現新面貌。黨支部書記爭做平臺“三會一課”領路人,黨員線上“三會一課”全參與,豐富了“三會一課”形式。黨支部通過網絡開展黨員思想匯報、新黨員發展公示、黨員組織關系轉接、線上黨費交納、民主生活會意見征集等,網上組織生活打破了時空障礙,縮短了黨員與組織之間的距離,使組織生活更具時代感和感染力。二是基層黨建工作注入新活力,努力探索黨員活動的新陣地,進一步增強黨組織的凝聚力。在黨的97周年華誕來臨之際,作業區所屬各支部組織全區360名黨員開展了“亮出我的手抄誓詞”活動,全體黨員在黨建微信群、支部討論組亮出了自己的手抄誓詞,廣大黨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宗旨意識和黨性意識不斷增強。各支部利用“陸上號角”、“陸上黨e家”等微信平臺和支部討論組曬出的“黨員奉獻日”、“我為黨旗添光彩”、“黨員塑形象,展現新作為”等主題黨日活動在黨員群眾中引起熱議和廣泛轉發,激發黨員知責任、亮身份、敢擔當、勇打樣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增添了組織活動的吸引力。
3.“互聯網+黨建”推進“大黨建”體系建設。隨著“互聯網+黨建”時代的來臨,充分利用互聯網創新基層黨建工作模式,將互聯網融入基層黨建工作已成為必然趨勢,這就需要有一支整治強、素質高、業務精、作風硬的優秀黨務干部隊伍。2018年,陸上作業區黨委把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工作深度融合,打破傳統做法、業務界限、思想束縛,構建“大黨建”體系,提升黨務工作者整體素質。一年來,作業區對23名科級干部進行崗位交流,打破行政和黨務干部選聘涇渭分明的傳統,實行黨務干部和行政干部雙向交流,交叉任職,為黨建工作注入新動力。積極完善黨建責任分工、監督檢查考核問責等工作機制,推行“一崗雙責”,捆綁黨建工作聯系點、安全承包聯系點、干部駐基層聯系點46個,把黨建工作與中心工作同部署、同落實、同檢查、同考核,為基層黨支部達標晉級提供組織保障。
4.“互聯網+黨建”拓寬黨員交流渠道。陸上作業區黨員多,很多黨員都奮戰在一線倒班崗位,常常因不能及時了解政策精神和與組織交流溝通造成思想波動。作業區建立了“心向組織”微信群,黨建平臺基層支部書記討論組,將各支部書記、組織員拉入群聊,同時12個黨支部同步建立黨建微信群及討論組,及時將公司的文件精神、政策法規、形勢任務發至各支部,轉發至全體黨員@所有人接收,減少中間環節時間差,保證新政策新精神及時入腦入心。同時,黨員們可以隨時隨地在群里交流心得,提出建議,匯報思想。“互聯網+黨建”模式不僅為上情下達、下情上達提供了便利條件,也為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聯系群眾、傾聽群眾呼聲、維護群眾利益等提供了便利條件,實現黨的思想政治工作由“單一灌輸”向“互動交流”轉變,也進一步暢通了黨員與組織之間的交流渠道,打通了信息傳遞的最后一公里。
三、結語
“互聯網+黨建”實現了黨建基礎管理信息化,黨建業務處理及時化,黨員學習培訓在線化,宣傳教育普及化,考核評價科學化,辦公實現移動化,數據分析精準化。給基層黨支部黨建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強化了黨建工作責任落實,創新黨建工作理念,豐富基層服務方式和舉措。各支部利用“互聯網+黨建”思維,借助集團公司黨建信息化平臺、微信、QQ、手機短信、網頁等互聯網平臺,探索了一系列互聯網時代黨建工作新模式,提高了基層黨建工作的水平和能力。作業區黨委以“互聯網+黨建”為載體推動黨支部達標晉級,聚焦“示范黨支部”引領作用發揮和“未達標黨支部”整改提升,確保一個支部一個支部進步,一個陣地一個陣地鞏固,建好建強基層支部,通過晉位升級管理,促進黨支部工作水平整體提升。
參考文獻:
[1] 楊東剛.新形勢下“互聯網+黨建”模式的思考[J].大慶社會科學,2018(04).
[2] 鄧輝.國有企業“互聯網+黨建”創新模式研究[J].改革與開放,2019(02).
[3] 李潔,周蓓蓓,張博聿.互聯網+黨建:新時代國有企業基層黨組織建設模式創新研究——以川西北氣礦黨建工作創新模式為例[J].中共銀川市委黨校學報,2018(06).
[4] 張勇,牛余慶,鄭時雨.運用“互聯網+”推進黨建工作創新思考[J].領導之友,201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