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佳
中圖分類號:D267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9)4-062-01
摘 要 面對老齡化加劇的現實問題,離退休黨員不斷增加,如何與老同志們更好的溝通交流,如何讓他們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樂、老有所安,是每名離退休工作者需要深入思考和探索的課題,結合兗州煤業鐵路運輸處離退休黨建工作實際,圍繞加強離退休黨支部建設、離退休黨員思想政治教育及離退休職工管理服務工作方面,本文就此做一點粗略探討。
關鍵詞 新時期 離退休 黨建
面對老齡化加劇的現實問題,習近平總書記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并在“十三五規劃”中作出了周密安排。“讓所有老年人都能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樂、老有所安。”作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與老同志更好的溝通交流,使他們有更為安定的依賴感、歸宿感、寄托感,是每名從事離退休管理工作者需要深入思考和探索的課題,結合兗州煤業鐵路運輸處離退休黨建工作實際,本文就此做一點粗略探討。
一、持續加強離退休黨支部建設
鐵運處現有離退休職工2310人,其中離退休黨員490人,約占全處黨員總數的21.2%。隨著離退休人員的不斷增加,支部建設和管理難度日益凸顯。新的形勢對離退休黨建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要緊緊依靠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以過硬黨支部建設為抓手,力求在思想上有新的突破,努力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貫徹落實到支部建設的各個方面。實踐中,鐵運處按照離退休黨員生活區域分布,設置黨支部9個,采取“老管老、老幫老、老育老”的工作思路,由9名黨性強、作風好、熱愛支部工作的老黨員擔任支部書記,發揮余熱為離退休職工服務,力所能及地做好國家、企業各項方針政策的宣傳,協助工作人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與此同時,著重發揮支委會的職能作用,不斷提高支委成員的政治理論素質,促使支部工作制度化、規范化、常態化。進一步規范黨員管理,全面實施黨員“量化記分、評星定級”,定期組織黨員民主評議,積極探索改進支部建設的方式和途徑,使支部成為離退休職工的“安居所”,成為貫徹黨的路線方針的組織者、傳播者和踐行者。
二、持續加強離退休黨員思想政治教育
離退休黨員日常生活規律不同于在職黨員,且人員分散、身體狀況不一,差異化較大。要努力尋找適合老黨員特點的支部活動和學習形式,堅持過好組織生活。根據黨員差異實行分類管理,不斷完善支部工作制度、學習制度、聯絡制度等,對能夠正常參加組織活動的老黨員,集中組織開展黨內活動;對身體狀況不佳的老黨員,采取“送學到家”的方式,把資料送到其身邊,及時傳達組織生活的開展情況。工作中,要善于發現和總結離退休黨員中的先進典型,大力宣傳他們的先進事跡,充分發揮典型示范作用。在此基礎上,充分利用老年大學的優勢地位,把老年大學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的陣地,活動方式方法不僅要豐富多彩、針對性強,且要有較強的吸引力,要選取老同志關心的熱點、焦點問題,采取文化座談、專家講座、知識競賽等老同志喜聞樂見的形式,傳達國家的方針政策、企業的改革舉措等,同時發揮老同志自身的政治優勢和經驗優勢,鼓勵他們為企業的和諧穩定發展提出建議、獻計獻策。
三、持續加強離退休職工管理服務工作
做好離退休職工管理服務是離退休黨建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要緊緊圍繞“讓所有老年人都能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樂、老有所安”的要求,樹立“尊老、扶老、助老”的思想,增強離退休服務的積極性、主動性。要進一步落實離退休職工政治、生活“兩項待遇”,定期邀請離退休職工代表,圍繞企業發展展開座談,主動向老同志了解情況、征求意見,激發離退休職工的政治榮譽感和責任感。每年組織離退休職工健康查體,積極開展家庭走訪,傾聽老同志心聲,了解他們的生活狀況和思想動態,解決他們的實際困難。豐富老同志精神文化生活,以老年大學為依托,以“文化養老”為理念,針對老同志年齡大、閱歷廣的特點,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認真做好日常教育管理和服務工作。加強老年活動中心建設,配備臺球、象棋、乒乓球等集娛樂、健身于一體的各類活動器材,為老同志提供良好的活動場所。與此同時,借力老同志書畫方面的深厚造詣,圍繞傳統節日及企業發展的各類主題,書寫春聯、福字、安全警言警句等內容,開展“書畫作品送一線”活動,把老同志們的作品和囑托送到一線,讓一線職工在享受書畫藝術的同時也得到教育和啟迪,營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圍,促進了企業的和諧穩定發展。
四、結語
總之,離退休黨員作為黨員隊伍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存在著高齡化、居住分散、流動性大等特點,加強對他們的教育和管理工作已成為當前一項重要課題,也是我們從事離退休管理工作者應當肩負的重要職責,積極宣傳他們發揮“夕陽”余熱、甘愿奉獻的感人事跡和無私奉獻精神,主動為他們實現老有所為的人生理想創造條件、搭建平臺,切實抓實做好離退休黨建工作。
參考文獻:
[1] 張普峰.新時期建筑企業基層黨建工作開展的探討[J].現代國企研究,2015(04):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