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丹
【摘 要】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進步和發展,我國的群眾工作和社會治理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發展和進步。社會治理是一項世界性的重要課題,網絡技術的發展為群眾工作和社會治理工作奠定了技術基礎,在新時期的發展背景下,如何更好的開展群眾工作,對于群眾工作有什么新特點和新要求呢?本文針對這些工作展開分析和探討,希望為相關的工作人員提供有益的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新時期;群眾工作;新特點;新要求
中國共產黨的優良傳統和政治優勢之一就是群眾工作,我們的黨經歷了長期的革命和建設實踐,有著廣泛而堅實的群眾基礎。通過一系列的革命實踐,我們的黨制訂了“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寶貴的政治路線。在新時期中,我國的群眾工作還存在一些問題需要改進,因此相關的工作人員需要根據我國實際情況來處理和解決群眾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及時適應新時期群眾工作的一些新特點和新要求,密切聯系群眾,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和創新,不斷提高我國的群眾管理工作的水平,促進我國群眾管理工作的更好開展。
一、制定和完善科學的群眾工作的制度
想要提高我國的群眾工作的水平,增強科學性和有效性,一個關鍵的因素就是制度建設,制度建設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做起:
(一)重視維護群眾利益制度的貫徹和執行
我國是人民當家做主的社會主義國家,人民是國家的主人。我國的政治制度堅持以人為本的方針,充分反映最廣大人民的利益和訴求,解決好人民群眾所關心的政治和社會問題【1】。我國的群眾權益的體制和機制是黨和政府主導的,因此黨和國家需要充分整合各個社會主體之間的利益關系,處理好黨和人民群眾的長期利益和根本利益之間的關系和矛盾,對于群眾反映的一些突出的問題,需要及時的進行化解,切實維護好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隨著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進步和發展,人民需要共享我國經濟建設的成果,只有讓人民共享社會經濟發展的成果,維護好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才能調動群眾建設社會主義和改革開放的積極性,從而不斷促進我國經濟的進步和發展【2】。
(二)貫徹執行黨與群眾之間的溝通制度
我國的民主政治建設不斷取得新的進展,人民群眾的參政意識和維權意識都在不斷增強,想要實現黨和人民群眾更好的溝通和交流,溝通制度是非常有效的。人民和黨溝通的渠道還需增加,溝通的機制和規則還需要進一步的發展和完善。各民主黨派、人民的團體以及我國的人大代表、政治協商會、民主黨派都需要明確部門的職責和運作的方式,確保我國的群眾都能參與到政治和維權當中,維護自己的正當權益【3】。
(三)建設完善好群眾的民主參與制度
在反映人民群眾的訴求方面,共青團、婦聯以及工會等發揮了重要的紐帶作用【4】,發揮了積極的、正面的作用。為了提高人民群眾的民主意識和民主能力,我們需要不斷完善社會組織等民主的參與的體質和機制,創新民主實踐的形式,從而健全組織的運行機制。另外,我國的一些咨詢員和專家也需要提高自身的政治素養,不斷推動黨和群眾關系的建設。
二、新時期創新黨的群眾工作的方法
(一)充分利用現代網絡信息技術等高科技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和普及,新興媒體已經成為人們溝通和交往的一種主要的工具。因此,在新時期,需要利用一些新的技術手段來開展群眾工作,比如建立網絡信息安全中心,以及網絡輿論中心,實現黨和人民群眾的有效溝通。其它溝通的渠道比如微博、微信、QQ、MSN等通訊和交流的手段和平臺,利用新媒體手段,及時解決人民群眾中出現的問題。前段時間,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微博上與網友互動,及時解決了群眾中出現的一些問題,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因此我們還需要借鑒這一成功的經驗,并在此基礎上不斷發展和完善。
(二)不斷創新群眾工作的方法
當下,我國的社會管理工作方法“動起來不行,用起來不靈”,局面非常被動。造成這種被動的局面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黨和國家的部分領導人員沒有根據新時期的特點及時轉變群眾工作的方法,管理的手段比較落后,形式單一。這種單一的形式使得許多群眾問題都得不到有效的解決,人民群眾會產生一定的不良情緒。因此在新時期的發展背景下,我們需要不斷適應群眾思想的多元化的特點,需要針對特定的群眾問題,制定出更有針對性的有效的處理方法,另外,領導人員還需要根據本地的實際發展特點制定有效的管理策略,促進群眾工作的有效開展。
(三)重視領導和干部的工作技巧
新時期開展群眾工作的實際效果與領導和干部做群眾工作的技巧和藝術密切相關。在這種情況下,需要多各級黨政工作人員做好定期的培訓工作,堅持以人為本的工作理念,樹立領導和干部的親民的形象,讓廣大群眾信任黨,支持黨,形成一種良性的互動的關系。另外,為了加強黨和人民群眾之間的聯系,需要各級領導建設好黨的話語體系,采取多個種類的工作方法。不同的工作方法能夠有效解決群眾工作管理單一的問題,從而促進我國的群眾管理工作的有效開展。
三、結語
通過上述的介紹和闡釋我們可以發現,盡管我國的群眾工作已經取得了很大的發展和進步,但是就我國目前的狀況而言,在新時期的群眾管理工作中還存在一系列的問題。在實踐中服務人民群眾,造福人民群眾是我國群眾工作的實質,因此群眾工作的質量不是由某個人說的算的,而是由最廣大的人民群眾決定的。做好工作靠的不是面子工程,而是靠著腳踏實地的艱苦工作和實干精神,我們需要把群眾是否滿意來作為檢驗我們工作的唯一標準,把維護群眾的利益作為我們開展群眾工作的出發點。只有如此,才能不斷適應新時期我國群眾工作的新特點和新要求,促進我國群眾工作的更好開展。
【參考文獻】
[1]王永鳳.新時期群眾工作的新特點新要求[J].新湘評論,2011(03):12.
[2]賀先平.深刻認識新形勢下群眾工作的新特點新要求[J].當代廣西,2014(05):14.
[3]王永鳳.新時期群眾工作的新特點新要求[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0(12):14-16.
[4]中共卓尼縣委副書記縣長 韓明生.深刻認識新時期群眾工作的新特點新要求新舉措[J].甘南日報(漢文版),2014(12):03.
[5]蘇昌強.淺談網格化推動現代社會治理建設[J].城鄉社會觀察,2016(12):8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