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心怡 梁蕊 唐碧瑩 貢欣宇 房帆
【摘 要】從十八大以來,反腐力度不斷加大,在這樣的反腐高壓勢態下,不僅是靠紀檢部門的努力,更是靠審計人員的細心周密的工作。然而目前我國審計人才處于稀缺狀態,因此本文用學生的角度探究反腐倡廉與審計人才培養的現狀,這不僅有利于國家的發展,貼合時代背景,更符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的要求。
【關鍵詞】新形勢;反腐倡廉;審計人才培養
一、審計專業人才培養現狀
腐敗是一種社會歷史現象,是一個世界性的痼疾,也是社會公眾十分關注的問題。自十八大以來,在紀檢部門和審計人員的努力下,黨的廉政建設在不斷加強。
在其中,審計人員的作用不可忽視,目前審計不僅在政府中發揮作用,也在社會各個領域發揮作用。但是就目前審計現狀而言,從總體上看,國內審計隊伍素質偏低,審計人員層次結構不合理,實際審計人員短缺,審計從業人員專業水平不高,持有審計技術職稱或資格的人員占審計從業人員的比例不高,這使得審計技術在實施過程中出現了很大的折扣。
如今,由于經濟的快速發展,再加上要響應廉政建設,使得審計專業人員既要具備專業技能,又具有較高職業道德與人格品質,但目前的審計教育仍存在不夠重視實踐的問題。從搜集到的資料不完全表明,2010年設有審計專業的高校僅僅只有47所高校,其中以“審計”命名,被國家審計局認可的高校全國僅一所,即江蘇省的南京審計大學。
二、審計專業人才培養對策
經過將近半年的時間,通過調查問卷的形式,走訪南京周邊高校,以及通過相關文章搜集,以學生的角度總結出一些高校在培養審計專業人才方面可以進行改進的地方。
1.審計學專業的課程
在校期間,為了讓學生了解經濟、管理、法律、審計等方面的相關知識,熟練把握現代審計理論、方法和手段,熟悉審計、會計原則和相關的法律法規,審計方向的學生應主修會計、審計、相關法律等方面的基礎理論和基本知識。讓學生通過學校系統的學習掌握審計的基本理論,專業知識以及相關操作技能,掌握審計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熟悉國家有關法律和政策。
2.實踐性教學和創新能力培養
光有理論上的知識對審計從業人員來說是遠遠不夠的,專業的審計人員需要具有較強的調查研究、綜合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需要能在經濟管理領域從事會計、審計和管理咨詢。因而,在審計人才的培養的過程中該當實踐和理論相互結合。在校學習期間,應當開設部分實踐類課程和活動,比如會計學基礎模擬實驗、統計模擬實習、財務會計模擬實習、企業經營決策模擬、審計模擬實驗等以此來讓學生體驗會計審計方面的實際操作,為今后的審計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在實踐經驗豐富之余,創新能力的培養也不可忽視。固步自封似的呆板“算算賬看看本”的審計已經被市場淘汰,新形勢下的審計人才需要就問題解決問題,面對瞬息萬變的市場和形勢,能夠及時調整和轉型升級。那么在人才培養模式中,可以增加各種相關的創新能力培訓項目,比如開放實驗室項目、國家大學生創新創業試驗計劃、創業意識教育、創業實踐項目、會計信息化技能大賽、會計基礎知識大賽、審計專題調研等。
3.時代性和時效性
要為審計學專業的學生準備大量的專業講座。講座該當包括現當下的各類經濟活動和現狀,而不是拿著過去的一套東西照本宣科似的的理論講述。相較于傳統的審計專業,要更加具有更加國際化的視角。讓審計學的學生們都能聆聽大大小小的國際審計人才的講座,經過專業的熏陶和指導,更加具有國際前沿視野,對國內外的各項最新的審計專業研究的方法論和現實案例都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體悟,更有助于學生們了解本學科的理論前沿和發展動態。
4.表達能力培養
作為新形勢下的審計人才,外語表達和語言文字表達能力亦是不可或缺。在國際化的今天,外語水平對各行各業都具有重要影響力。因而,在學習過程中,可以通過開展如國際貿易實務、國際金融、會計英語等諸如此類的全英或雙語課程以提高學生的外語水平。在口才和語言表達上,可以通過舉辦校級演講與口才比賽,辯論比賽,或者創建演講與口才社團等方式鼓勵學生多多表達自己。并且鍛煉自己的表達能力。
5.思想教育
通過對思想教育的系統接受,使學生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養、正確的價值觀和一定的法律知識;具有良好的知識儲備,建立合理的知識結構;具有嚴謹的學術精神和自我完善的意識;具有良好的心理承受力和適應能力。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的,我們要以審計的精神鍛煉我們的身體,用創新建設我們的職業,規范我們的職業,自己樹立我們的信念。審計學的學生們更要適應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新要求的能力,加強作為審計人員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職業榮譽感;銳意進取,努力工作,切實履行審計監督職責;信念堅定、業務精通、作風務實、清正廉潔,高素質專業化;要有明確的依法工作意識,重視職業道德和質量安全意識,創新發展觀,培養敬業精神和團隊精神。
三、新形勢下審計專業培養目標
審計不同于一般工作,它職業資格有一定的要求。因而,在校學習期間,鼓勵審計專業學生積極申請報考注冊會計師、ACCA、CIMA、納稅人、資產評估師和CISA等。同時,計算機應用能力在信息化時代也是重要技能,這是一種獲取信息與處理能力。
在新形勢下,培養審計人才的目標是全面發展德智體美,掌握經濟、管理、會計、審計等方面的基本知識和技能,熟悉審計準則、會計準則及其發展變化趨勢。了解金融法規和審計理論的前沿,具有較高的外語水平和計算機應用能力,能夠在企業、事業單位、政府部門和社會中介機構開展審計和會計工作,具有一定的國際視野和創新能力。
【參考文獻】
[1]《中國的反腐敗和廉政建設》白皮書
[2]闕開華;加強審計監督在反腐倡廉中的作用[J];遼寧經濟;2008年04期
[3]唐恩友;發揮審計監督在反腐倡廉中的積極作用[J];理論與當代;2004年03期
[4]劉世林;論我國審計人才需要和高校審計人才培養模式;審計與經濟研究;2006年05期
[5] 畢小卓; 審計專業人才需求分析; 合作經濟與科技;2015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