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智庫研究方法是幫助決策者科學決策的重要依據。智庫需要在深入實地、綜合分析、回顧歷史、探索理論的基礎上,搞清楚事實,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既要考慮錯綜復雜的形勢和不同利益群體的態度,也要重視大數據研究方法在智庫研究中的應用。智庫可進行獨立的原創性研究和決策咨詢研究,也可以參考其他研究機構和各學科不同角度的分析,開展綜合研究,在更高、更深、更全面的基礎上把握事實真相和客觀規律。
[關鍵詞] 智庫 ? 研究方法 ? 決策咨詢
[中圖分類號] C932 ?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6623(2019)03-0055-05
[作者簡介] 丁元竹(1962 — ),山東日照人,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社會和生態文明教研部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全國政協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委員。研究方向:社會政策、發展戰略、公共服務。
引 言
近年來,智庫發展受到空前重視,各類智庫成果在各級黨委和政府決策咨詢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隨著智庫的迅速發展,智庫研究方法和智庫學科建設逐漸提上了議程。
智庫研究方法就是決策咨詢方法,也就是如何幫助決策者做出科學決策的方法。決策咨詢方法具有多樣性,同樣的政策可以通過不同路徑提出,既可以從問題出發,也可以從理論出發,還可以從歷史出發。以問題為導向,就要深入問題發生的實地領域開展調查,可以采用社會科學使用的各種實地研究方法,發現問題的來龍去脈,理解問題產生的原因,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通過歷史研究,可以解釋現實問題或提出對現實問題的歷史思考,啟發對問題發生原因的解釋和提出解決的辦法。決策不僅要依靠當下的情況對問題理解和分析,還要基于深邃的理論分析,不斷提高政策的預見性。一個好的政策必須既能解決好當下的問題,又能具有長期的預見性;從理論出發的研究既可以通過演繹構建新的理論,也可以先形成理論框架再在理論框架基礎上形成實地研究,還可以用來解釋和說明現實問題,形成對策。科學深刻的理論具有非常強的穿透力,這也是為什么歷史上一些偉大思想家的理論一直成為我們的思想源泉,不斷給我們啟迪的原因。通常,智庫或決策咨詢是采用綜合性分析的研究方法。綜合性研究更有利于對問題從不同角度進行分析和提出周全的解決辦法,在“會診”的基礎上可以綜合施策,這是決策研究和專門問題研究的區別之一。
本文擬就當代智庫建設及其決策咨詢中的科學研究與政策制定的關系、理論闡釋與實地研究的關系、作為新的分析手段的大數據研究,以及政策制定中的綜合決策等問題談談自己的思考,以求教于學界同仁。
一、從實求知:研究在先,政策在后
盡管智庫與一般的學術研究機構不同,智庫研究方法也要與一般的研究機構一樣,首先要研究事實,摸清規律,揭示規律,預測趨勢。大體來說,一般研究機構往往自己設計研究框架,深入實地,獲得第一手資料,得到原創性的研究成果,智庫也需要這樣的研究程序。大部分的決策咨詢基本是因為現實中的問題困擾著人們,決策者、公眾、企業才去探尋問題的答案和尋求問題的解決辦法。當然,也有一些決策咨詢是自覺進行前瞻性研究,為未來發展進行政策儲備。開展預測和設置愿景要求智庫放眼未來,至少智庫中的一部分人要放眼未來,敢于坐冷板凳。新時代錯綜復雜的經濟社會問題和紛繁復雜的國際國內形勢,要求智庫成員必須具備嚴格的理論訓練,具有扎實的學術功底,還要掌握政府相關政策的最新動向,對現實問題有深刻的理解和掌握大量的事實依據。只有具備這些條件,智庫機構才能抓住問題的實質,站在全局高度,預見未來的趨勢,提出行之有效,既能立足當前,又能著眼長遠的科學決策咨詢的建議。
決策咨詢不同于一般的學術研究還在于,它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時,需要考慮錯綜復雜的形勢和各個利益群體的態度,瞻前顧后。決策咨詢既要有學術的考慮,還要有政治的考量。“是什么”和“為什么”是智庫研究方法的兩個基本要素和關鍵環節。對于決策咨詢而言,相比較“是什么”,“怎么辦”更為重要,這也是一般社會科學研究和智庫研究的分界線。不知道“是什么”和“為什么”就不能提出正確的解決問題之道,知道了“是什么”和“為什么”,也未必能夠提出“怎么辦”的思路和具體辦法。學術研究一般不需要提出“怎么辦”,而決策咨詢則需要聚焦這一問題。學者、政策制定者、政策執行者一道來探索問題和解決問題,這無疑是決策咨詢的最佳研究路徑。科學的決策咨詢一定是通過密切合作的群體來完成的,或者將其叫做決策咨詢共同體。當前,面對紛繁復雜的經濟社會問題,學術研究不能再靠個人去面壁十年圖破壁,必須發揮智庫共同體的作用。
智庫的研究方法不是單一的,而是多種多樣的,這決定于問題的類型和發展的多樣性。實踐往往走在理論的前面。中國目前遇到的各類發展問題,因其獨特的國情和特殊的歷史,是其他國家和地區所不曾遇到的,很多問題沒有理論和經驗遵循,必須自己摸索。當然,有理論指導的實踐探索會更加理性。無論是理論探索還是實踐跟蹤,研究者必須永遠站在時代前列,否則就會被時代拋棄。中國的市場經濟體制正是既借鑒了發達國家和地區的經驗,也是基于中國各地的實踐探索逐步完善起來的。
在國際經驗借鑒中,決策咨詢研究、學術研究就如同文化傳播一樣,也會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既能保持自己的特色,又能借鑒他國經驗,吸收他國在發展中的文明,是推動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重要手段。我們正處在一個深刻變革的時代,必須學會超越一般的學科研究方法,從歷史、文化和哲學的視角來分析政策問題。
二、使用好理論分析與學理解釋的工具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學術界逐步形成了一個傳統,就是在開展實地研究之前必須先設定一個理論分析框架,一是使研究建立在以往理論的基礎上,站在一個較高的起點上;二是保持研究的邏輯框架和自圓其說。仔細推敲,這種分析方法也存在問題,理論畢竟是以往歷史、現實發展的總結,面對新情況新問題,原有的理論如何解釋新東西?這就產生了一個悖論。所以馬克思說,理論是灰色的,實踐之樹是長青的。理論只有在實踐中才能創新。經過70年的社會主義建設,特別是40年的改革開放,中國應當對各國發展和自身發展的經驗進行深度分析和研究,在理論方面需要有自己的建樹。
理論分析、國際經驗借鑒等與決策咨詢的關系始終是困擾智庫建設和決策咨詢的重大問題。借鑒什么理論?借鑒哪個國家的經驗?以及如何借鑒?我們認為,盡管各國的國情不同,在各個國家發展環境中產生的理論和經驗有其應用的局限性,然而面對現實中的問題,分析其他國家在解決類似問題上的做法和理論,是會有啟迪作用的,甚至會大大拓寬思路,形成更加深刻的認識和分析框架。
中國改革開放40年,借鑒了許多國家的經驗和教訓,但始終立足基本國情,走出了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盡管各個國家的歷史和具體情況不同,但國際經驗可以提供分析問題的視角和思考問題的思路,至少可以提供教訓,使我們在決策過程中前思后想,盡量少走彎路,或不走彎路。各個國家因其特定的地理、歷史、文化以及歷史上的偶然事件造成了不同的國情,且發展階段也不一樣,有的進入發達國家,有的還在發展中,學習和借鑒各國經驗一定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尤其要立足于中國的發展現實,這樣才會深受啟發。一個國家的一套體制在自己國家運行得很好,不一定適應于其他國家,因為任何體制的背后都有其生長的制度環境:歷史、地理、人文、政治等。制度環境不同,制度的設計和運行狀況也就會不一樣,簡單照搬可能產生相反的效果。
在理論分析的基礎上還可以進一步開展各個國家的比較研究。研究和借鑒各國經驗決不能脫離這些國家發展的階段性特征;不僅要考慮它們的階段性特征,還要考慮在它們特定的歷史階段上為什么采取這樣或那樣的政策措施,是基于什么樣的考慮,必然因素和偶然因素是什么,這樣才能真正體現國際經驗的效用和借鑒意義。
中國共產黨成立近百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中國經歷了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經歷了改革開放,在21世紀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一個有著14億人口的國家找到了自己發展的道路。在這條道路上,中國人民深刻理解了“中國特色”的寓意。這個特色扎根于中國固有的歷史文化、地理環境、政治發展、時代背景等。盡管如此,中國依然要學習和借鑒世界上其他國家和地區的經驗,因為世界在發展,各國在進步,總會有一些新的東西對我們有啟發,要學習發達國家的經驗,借鑒其他國家的教訓,也要從我們自己的發展中總結經驗和教訓。中華民族要實現偉大復興,就必須不斷學習,不斷借鑒。當前,世界格局出現前所未有的變化,全球化處在新的十字路口,中國面臨前所未有之大變局。知識創新和理論創新成為中國知識界的歷史使命,不管人們是否意識到,我們需要創新思維方式,改變原有的決策咨詢的研究習慣,探索新的智庫建設道路。
三、探索大數據研究方法
在決策咨詢中的應用
大數據研究方法正在成為與參與觀察、問卷調查并列的社會科學的重要研究方法。使用這種方法的基本依據是:由社會成員在網絡上產生的信息已經成為經濟社會活動的重要內容,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推動力。在網絡環境下,社會形成各種網絡社區,通過網絡社區參與公共生活,討論需要解決的問題,尋求解決問題的良策。移動平臺可匯集各類觀點和建議,集思廣益,為提升治理能力和水平創造良好的條件。政府平臺、企業平臺和各類組織的微信、群體之間的“朋友圈”,正在或已經代替了以往人們習慣的傳播方式和路徑,也改變了人們的行為方式、合作方式,改變了傳統的公共空間、社會空間,乃至社會關系模式,形成了新的社會關系模式。電子商務留下的大量信息為大數據和云計算奠定了基礎。目前在人工智能領域又出現了一系列新的熱點,諸如信息推薦、自動駕駛、虛擬現實等,這都將對人的行為研究帶來新的挑戰。在線成為一種基本的社會形態。移動互聯已經把人們鏈接成為一個網上社會,數十億人在網上活動會留下大量的痕跡,包括消費、通話、微信、微博,甚至微信中的表情都可以進行數據分析。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大數據正在成為一種政治工具和社會工具。而且,對于網絡痕跡的分析可能比問卷調查更真實,因為網絡痕跡是被調查對象的真實行為和真實心態,而問卷調查可能會受到人為因素的影響,呈現出一些不真實。如果說,社會的基本特點就是由作為個體的人組成的社會網絡,那么,互聯網使這種網絡結構更加“網絡化”。現在看來,“網”的出現是創造新的社會關系模式的一次重要機遇。
本文之所以認為信息化造就了新的社會關系模式和新的公共領域,是基于這樣的認識:一是眼下使用互聯網的人口已經占到世界人口的一半。我國的移動互聯網用戶已經超過了70%,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使研究這70%以上的人口結構和社會結構成為可能,研究這些人口的互動方式、生活方式、工作方式等在技術上已經不成問題。過去要通過參與觀察、問卷調查和統計數據完成的,現在可以通過網絡進行研究。數據平臺可以通過大數據和云計算對這些痕跡和在線行為進行分析,問題的關鍵是要確保企業和個人的隱私。用大數據研究人類行為必須解決好企業、個人信息保護等一系列的法律法規問題,需要通過立法等工作來加以完善。二是互聯網改變了當代的社會結構。不同的年齡段會有不同的需求,年輕一代更喜歡虛擬現實,或者對他們來說網絡世界就是一個真實的世界,不能回避互聯網的快速發展這一現實。
我們面臨前所未有之大變局。對其理解不僅需要智慧,也需要知識,尤其是互聯網和大數據分析的技術,或者相關的思維方式。這種數據思維將是新時代認識社會進步和經濟發展的基本思維方式,缺乏這樣的思維方式將無法準確把握世界。事實上,隱藏在互聯網背后的數據基本上屬非干預數據,具有更大的真實性。面對復雜、海量的在線數據,通過統計物理、人工智能、數理統計、機器學習來獲取和分析這些數據,會使社會行為的分析更加量化和客觀。這種分析范式會成為個案分析、問卷調查之后的新的研究范式。互聯網和人工智能在未來的幾十年將對人類社會帶來巨大影響和不可逆轉的改變,這已經成為共識。互聯網已經廣泛使用,互聯網基礎上的人工智能還處在發展初期,但已顯示出巨大的變革性力量,它在某些方面已經超過人的能力,機器人不僅服務于人類,而且還會部分地幫助人類決策,對于智庫而言,這將是一場深刻的革命。智庫研究方法必定會涉及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的應用,需要提早謀劃,提早布局,除了考慮技術問題,還要考慮它們帶來的社會問題和倫理問題。
四、綜合決策是智庫研究方法的基本特征
智庫有時可以綜合各個領域的原創性研究成果,進行決策咨詢研究。一般情況下,各個智庫的研究人員要根據其他研究機構和各門學科不同角度的分析對同一問題開展綜合研究,在更高、更深、更全面的基礎上把握事實真相,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我們說智庫的研究具有宏觀性、綜合性、概括性。當然,這并不意味著智庫的研究不能聚焦某一問題,對其進行深入、專題性的研究。大多數情況下,智庫不能僅僅依靠其他部門的研究成果進行決策,自己也必須深入實地,針對問題開展實地研究,找到能夠提供決策咨詢的感覺和感受,在此基礎上,再參考各個專門領域的研究成果,進行綜合分析,這樣才能夠做到心中有數。與學術研究一樣,在進行決策之前,智庫必須秉承實事求是的態度,不帶有任何傾向性和價值判斷,這是科學決策的前提。
智庫把握事實、真相、規律、趨勢,必須處理好概括性、宏觀性與在實踐中的研究感受之間的關系。概括性和宏觀性的研究通常幫助決策研究者把握一般情況和面上的狀況,實地研究則可以找到問題的本質,進行深層次的體制機制分析,發現原因和規律,尤其對體制機制性問題的把握,實地研究更具優勢,特別是參與觀察。宏觀性研究與實地研究相互結合方能對事情的本來面目進行全面的分析和描述。政策決策就是要在把握事物本身的規律和掌握事實的基礎上,按照決策者或決策者代表的群體的意志去制定政策,改變現狀,改變世界。正如馬克思說過,哲學家們只是在解釋世界,問題在于改變世界。
人們發現,中國社會發展中的一系列重大問題不是可以通過社會學一個學科就能面對的,尤其是涉及到紛繁復雜的社會問題的解決,全面推進社會建設等,需要多學科合作。“為了不使決策陷入片面性,在決策和科研之間應當有一個中間環節。這個中間環節就是綜合各個學科對某一事物的認識,進行‘會診,然后才向決策機構提出若干建議及論證。”① 在各類決策咨詢中,經濟問題無疑是發展中的核心問題,分析經濟領域的政策制定,實際上是存在不少問題的,許多經濟問題往往不是經濟領域本身的問題,而是公共治理問題或社會問題,或諸多因素造成的問題,不是僅僅通過經濟決策就可以解決的,必須進行綜合決策。
綜合性研究還要求在經濟社會政策研究過程中把試點探索與理論分析有機結合起來,既考慮問題導向,也考慮體制機制的深入探索,尤其考慮在解決問題的同時把相應的制度建立起來。“摸著石頭過河”實際上是一種問題導向的治理思路,即堅持問題導向,遇到問題解決問題,先不把制度設計放在優先位置。這種方法短期解決了問題,長期可能不利于問題的持續解決。這是始終困擾我國現代化建設和智庫建設的重大問題。對于這個問題,鄧小平同志早就有所考慮,他在1992年的南方談話中提到了這個問題,要求用大約30年的時間使各項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以保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持續穩定地向前推進。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是:發展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這把制度建設問題提上了議事議程。當前,面對國際國內錯綜復雜的形勢,擺在智庫面前的一項重要任務就是研究如何使這套制度更好適應現階段的國際國內形勢和發展要求,使保障中國長期發展的制度盡快和基本定型。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智庫的重要任務是研究如何在深入了解中國國情的基礎上,結合人類社會發展的規律來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建設,推動常態化的現代國家建設。
結 語
目前中國面臨的國際國內的各項挑戰,比任何一個時代都需要加強決策咨詢工作,把智庫建設擺在重要位置。中國特色的智庫學科建設是一個在繼承中發展,在發展中創新的過程。從百年前開啟的探索中國前途和命運的學術探索和實踐求索,中國學術就深深地打上了“經世致用”的烙印。所以在中國,學術研究和決策咨詢都有著源遠流長的歷史脈絡,中國學術界在“純學術研究”和“智庫研究”之間還常常有些爭論,表現在個體身上還有些糾結,至今人們還在如何處理“繼承、發展、創新”中求索,這兩條主線歷經百年,若即若離,有時平行,有時交叉,大部分時間是交叉在一起的。這種研究問題和解決問題的習慣也是中國社會科學與西方社會科學的一個分界線。近代以來中國遭受帝國主義的侵略和凌辱,探索中華民族的前途和命運成為全體中國人民的共同要求,中國知識界也不例外。中國社會科學一個世紀以來一直難以擺脫“經世致用”的文化傳統是歷史使然。當然,“為學術而學術”的做法在歷史上也有過,在現實中也存在。中國的智庫建設走在一條充滿挑戰的道路上。在這個過程中,如何對待外來的文化和學術,如何對待我們自己的文化遺產,爭論從來沒有停止過。歷史經歷會沉淀為民族習慣,扎根于人們心中,不自覺地體現為行為。在這樣一個發展時期和發展階段,對民族習慣的自覺尤為重要。
把戰略思維和具體問題解決之道有機結合起來,是當代中國的智庫發展需要做好的一項基本功,要堅決摒棄那種“頭疼醫頭,腳疼醫腳”的決策咨詢模式,著眼國家長期發展,保持定力。中國人口龐大、環境生態容量有限,尤其是過去40年的發展過程中帶來的巨大環境壓力,要求中國不僅要面對現實問題拿出對策,更要考慮民族的永續發展而進行制度設計。一個具有理論思維習慣的民族處理問題會更加縝密,更加深遠;一個注重制度建設和制度設計的民族會更有持續穩定的未來。
[參考文獻]
[1](美)默里·羅斯巴德.美國大蕭條[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2](美)龍多·卡梅倫等.世界經濟簡史[M].上海譯文出版社,2009.
[3](美)理查德·C·博克斯.公民治理——引領21世紀的美國社區[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
[4](丹麥)本特·格雷夫主編.比較福利制度——變革時期的斯堪的納維亞模式[M].重慶出版集團,2006.
[5](美)理查德D·賓厄姆.美國地方政府的管理——實踐中的公共行政[M].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
[6] 費孝通.費孝通文集(第一卷)[M]. 群言出版社,1999.
[7] 吳敬璉.當代中國經濟改革[M].上海遠東出版社,2005.
[8] 張平,彭森,杜鷹.中國改革開放:1978-2008[M].人民出版社,2009.
Abstract: Think tank research methods are an important basis for decision makers to make scientific decisions. Think tanks need to clarify the facts and propose solutions to problems on the basis of in-depth field, comprehensive analysis, retrospective history, and exploration of theories. It is necessary to consider the complicated situation and the attitudes of different interest groups, as well as the application of big data research methods in think tank research. The think tank can conduct independent original research and decision-making consultation research. It can also refer to the analysis of other research institutions and different disciplines from different disciplines, carry out comprehensive research, and grasp the facts and objective laws on a higher, deeper and more comprehensive basis.
Key words: Think Tank, Research Methods, Decision-Making Consultation
(收稿日期:2019-03-14 ?責任編輯:羅建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