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牛偉

摘 要:針對武漢城市旅游產品開發的解析,分別應用參考文獻法、數據分析法、舉例論證法,對武漢城市旅游產品開發的現狀、問題以及優化策略進行探究,并以武漢旅游資源創新構建的思維趨向,對武漢城市旅游產品開發進行梳理,以達到引導武漢城市旅游產品開發,推進武漢城市循環發展的目的。
關鍵詞:武漢城市旅游產品;開發研究;實踐創新
中圖分類號:F592 ?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3-291X(2019)16-0160-03
引言
武漢旅游行業的發展,一直在武漢經濟中,占有主導性的地位,與武漢市多方面發展相互關聯。為了推進武漢市經濟邁向新高度,尋求進一步打開武漢城市旅游發展的市場,實行武漢城市旅游產品開發,將武漢城市旅游發展轉變為商業經濟與文化傳播相互融合的新型旅游產業,才能夠促進武漢旅游事業的升級化發展,迎合武漢當前發展需求。
一、武漢城市旅游產品開發的現狀
武漢城市旅游產品開發工作的開展,始終隨著武漢城市旅游體系的發展而轉變[1]。傳統的武漢城市旅游產品,均作為城市旅游發展的附屬性分支,在武漢城市旅游中,發揮著輔助性作用。自2014年以來,武漢市作為國家交流的“新”文化中心,武漢城市旅游產品也作為中國文化的代表,從武漢城市旅游的關聯體系中分割開來,成為武漢區域旅游開發新動力,不僅為武漢城市帶來了更加充足的發展動力,同時也成為中國旅游市場中的另一顆耀眼的明星。本文結合武漢城市旅游局提供的相關參考數據,將武漢城市旅游產品開發中相關信息整合(如表1所示)。
結合表1中數據來看,武漢城市旅游產品開發,在近三年的發展過程中,逐步從服飾、飲食、工藝品、其他類等不均衡,向著均衡性方向轉變[2]。其中,武漢城市旅游產品開發中的工藝品類、飲食類的百分比變化最大,分別從45.19%、40.7%降至27.65%、33.87。這種數據變化上趨勢,將為全面打開武漢城市旅游產品開發新局面,奠定良好基礎。
從表2中數據來看,武漢城市旅游產品開發中,帶有傳統文化底蘊的武漢城市旅游產品開發種類的比例為60.16%,而現代商品類的武漢城市旅游產品開發比例為38.84%。當前武漢城市旅游產品開發的這一趨向,是武漢濃郁性文化底蘊傳播的渠道,也是塑造魅力武漢旅游新城市的形象品牌。
結合上頁表3中數據來看,武漢城市旅游產品開發的市場需求上,也呈現出市場需求區域性特征。依據表中數據來看,武漢城市旅游產品中,傳統文化類商品在風景旅游區、城市博物館兩地所占的比例較高。而武漢城市旅游產品中,現代化旅游商品在武漢商業中心區購買需求最大,在城市博物館周圍需求也相對較高。兩者各有側重點,又存在著相同部分[3]。
二、武漢城市旅游產品開發的主要問題和原因
(一)武漢城市旅游產品開發的主要問題
1.武漢城市旅游產品開發理念上禁錮。武漢城市旅游產品開發理念上的禁錮,是武漢城市旅游產品開發中遇到的首要問題。一方面,武漢作為國內主要旅游城市之一,一直致力于旅游產業層面的突破,引導武漢旅游產業在基礎之上進行再創造。而武漢城市旅游產品,作為武漢旅游開發的“新結構”,應具有獨立的特色,卻始終依附在武漢旅游景區的發展之上。例如,刺繡作為武漢城市旅游產品開發中的代表,內容多取材于武漢西湖、洞庭湖等景區景色,但武漢刺繡自身也是武漢城市旅游文化的代表。而當前武漢城市旅游產品開發時,往往將兩者混為一談,這種武漢城市旅游產品開發理念上的禁錮,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武漢城市旅游產品的發展[4]。另一方面,武漢城市旅游產品開發,不僅包括工藝品、武漢美食、茶葉等傳統色彩較為濃郁的城市旅游產品,也包括武漢當代發展中,如電子產品等新生代產品代表,兩者都可以作為新時期武漢城市旅游產品開發的一部分。但從表3中數據來看,當前武漢城市旅游產品開發,將50%以上的產品開發定位在傳統武漢城市旅游代表產品上,忽視了武漢當前武漢發展產生的新型旅游產品,這也是制約著當前武漢城市旅游產品開發的理念問題[5]。
2.武漢城市旅游產品開發模式局域化。武漢城市旅游產品開發過程,是武漢旅游產業與當代社會發展相互承接的過程,為武漢城市資源的綜合利用提供了更廣闊的發展視角。從2015—2017年武漢城市旅游產品開發經濟投資情況來看,近年來在武漢城市旅游產品開發中,成本投資的比例增長幅度逐年增大,而武漢城市旅游產品開發后的總體收益比例增長幅度卻較低[6~7]。
3.武漢城市旅游產品開發市場解析不全面。當前武漢城市旅游產品開發實踐中,產品開發模式,呈現出較為明顯得區域性特征。而絲綢、刺繡、茶等,傳統武漢城市旅游產品,在旅游景區的銷售市場區域數據較為客觀。而武漢城市商業中心,則以電子產品、智能設備等現代化城市旅游產品為核心。雖然兩組數據的變化,都表明武漢城市旅游產品的開發,具有增長的變化趨向,但不得不說,武漢城市旅游產品的市場規劃上,存在著較為嚴重的區域性特征[8~9]。
4.武漢城市旅游產品開發創新點延伸度有限。武漢城市旅游產品開發的創新,在一定程度上局限在某類武漢特有商品上,也是當前武漢城市旅游產品開發中存在的問題。如武漢旅游局在2018年1月進行的旅游產品消費情況調查情況顯示,武漢城市旅游產品開發實踐過程中,存在著一定的誤區。這種誤區一方面是大眾認知領域的缺失,另一方面是產品創新點延伸性不夠所造成的負面影響。
(二)導致武漢城市旅游產品開發問題的原因
1.武漢城市旅游產品開發的內在原因。武漢城市旅游產品開發過程中,缺乏對武漢城市旅游產品開發過程的全面性認識,是致使武漢城市旅游產品開發過程中問題重重的首要因素。武漢城市旅游產品開發者,以武漢原有旅游資源的開發作為新階段武漢城市旅游產品開發的基礎,造成武漢城市旅游產品開發定位上的偏差。那么,基于這種理念指導下的實踐過程,自然也就不具有全面性特征了。
2.武漢城市旅游產品開發的外在原因。武漢城市旅游產品過程中,產品開發的投資增長走向,是在武漢城市旅游產品開發獲得利潤的前提下實施的。我們將這一現象在一定程度上理解為“被動式”旅游產業經營過程,武漢城市旅游產品開發對實際市場的把握上主動性不夠,造成武漢城市旅游產品開發環節上的缺失。
3.武漢城市旅游產品開發的其他原因。當前武漢城市旅游產品開發過程,應是武漢城市旅游產品綜合發展的過程,它的推進過程,不僅需要當地政府政策性輔助,也需要城市環境建設方面的變革,更需要做好武漢城市旅游產品的創新研究。
三、優化武漢城市旅游產品開發的策略
(一)武漢城市旅游產品開發理念更新
1.跳出武漢城市旅游產品開發“圈”。以武漢城市旅游產品代表茶為例,城市旅游產品開發過程中,不僅要借助傳統茶文化進行武漢城市旅游產品開發,同時也要融合新設計元素,將茶作為一種工藝品,制成茶磚、袖珍茶包等作為新型開發產品進行商品推廣。在武漢城市旅游產品原有開發的基礎上,尋求武漢城市旅游產品開發的新趨向,能夠輔助武漢城市旅游產品開發設計者,逐步規避旅游資產開發附著性特征,構建更具魅力性的武漢城市旅游產品開發體系。
2.梳理武漢城市旅游產品開發“新”要素。武漢城市旅游產品開發理念創新,應重新梳理當前武漢城市旅游產品開發的研究趨向,適當地均衡傳統武漢城市旅游產品與新型武漢城市旅游產品的開發比重。通過傳統武漢城市旅游產品元素提取新元素,用于武漢市當前旅游發展的分支。
(二)武漢城市旅游產品開發管理模式優化
1.武漢城市旅游產品開發資源規劃。構建武漢城市旅游產品開發的新局面,應全面優化武漢城市旅游產品開發管理體系。武漢市政府應做好武漢城市旅游產品開發收益性管理,引導武漢城市旅游產品開發經濟資源對接性運用。
2.武漢城市旅游產品開發產品對接。武漢城市旅游產品開發管理模式,不僅要重視絲綢、茶葉、工藝品等傳統性旅游產品的規劃,也要注重對武漢城市旅游新產品的開發。通過打造武漢電子商業交易展覽、武漢城市區域規劃交流研討會、武漢地域旅游花樣產品交流大會等方式,輔助武漢城市旅游新型產品,向著更加專業化的方向轉變。
3.武漢城市旅游產品開發機制承接。建立良好的武漢城市旅游產品開發運行機制,加強武漢城市旅游產品開發的制度管理,消除武漢城市旅游產品產銷中的阻礙。例如,武漢政府經過群眾建議、專業人員評估以及政府部門指導的三方合作,進一步明確武漢城市旅游產品開發的確定要素,并以此作為武漢城市旅游產品開發認定的基礎,確定武漢城市旅游產品審核、開發、銷售以及保護各個環節,對武漢城市旅游產品開發的管理,打造特色性、人文化的武漢城市旅游產品開發外部條件。
(三)武漢城市旅游產品開發市場科學性管理
1.武漢城市旅游產品開發局域拓展。武漢城市旅游產品開發市場的科學管理,在于重新融合當前武漢城市旅游產品開發的市場因素,形成相互融合又相互獨立的武漢城市旅游產品開發趨向。例如武漢絲綢、刺繡、工藝品,既可以具有武漢旅游景區的特色,“縮小”武漢旅游景觀。
2.武漢城市旅游產品開發規律性引導。武漢城市旅游產品開發,也必須結合市場基本規律,巧妙利用供求關系,打造關聯性武漢城市旅游產品開發市場產業鏈。武漢城市旅游產品開發,是武漢的Logo,是游客對武漢進行評價的第一印象。因此,武漢城市旅游產品開發過程,必須與武漢當前旅游經濟的發展階段相互適應。
3.武漢城市旅游產品開發“條件性”開發。所謂“條件性”開發,是指武漢城市旅游產品開發過程,應隨著市場需求適當性調整。以武漢西湖綢傘為例,設計者進行產品設計的過程中,可以將其設計為古香古色的古典花樣,也可以融合現代田園風格中碎花風格,甚至是武漢現代化代表建筑形態。而顏色的搭配,也可以是單色、雙色或者多色。這種依據武漢城市旅游產品開發的市場需求,適當地調整武漢城市旅游產品開發的特征,也是武漢城市旅游產品開發科學管理的一部分。
(四)武漢城市旅游產品開發特色化發展
引導現代武漢城市旅游產品開發結構,打造更均衡的武漢城市旅游產品體系,就需要突破當前武漢城市旅游產品開發中存在的產品開發偏頗性問題。
1.武漢城市旅游產品引導化特色。通過代表性武漢城市旅游產品,引導武漢城市地域性旅游產品的發展。以西湖景區為引,在西湖景區周圍建設特色西湖民居,開展西湖采蓮、游船或紹興酒莊體驗等等,關聯性引導游客,重新對武漢城市旅游產品進行定義,增加游客對武漢城市旅游產品的感知度。再將武漢歷史文化故事,融合在這些固定性武漢城市旅游產品中,增強武漢城市旅游產品的文化底蘊。
2.武漢城市旅游產品認知性特色。武漢城市旅游產品開發,也可以在其中融合現代化元素,提升武漢地域性城市旅游產品的開發力度。例如,游客可以憑借景點門票,在某一固定景點獲得景點“獎品”,借助字謎、手工技術學習、地域文化交流等,抽象性城市旅游產品要素,輔助游客了解武漢城市旅游產品,增強武漢城市特色性的展示,并不斷探索特色武漢、特色城市的旅游新標識,運用外部創新力量,推進武漢城市旅游產品的推廣。
3.武漢城市旅游產品市場化特色。武漢城市旅游產品開發,也應從地域性飲食文化的視角出發,將武漢城市旅游產品開發推廣出去。例如東坡肉、水磨年糕等等,都是武漢城市旅游產品。雖然這些地道的武漢美食成形之后,很難保留長久,但我們可以將這些武漢城市旅游產品,轉變為半產品,即通過特定食品廠的加工,將武漢城市旅游產品,轉變為即食性產品。
結語
綜上所述,本文提出了武漢城市旅游產品開發理念更新、管理模式優化、市場科學性管理以及特色化發展的建議,以期實現現代武漢城市旅游產品開發工作深入化實施。因此,針對武漢城市旅游產品開發進行解析,為武漢城市旅游產品開發創新探索提供借鑒。
參考文獻:
[1] ?徐婷婷,宋鐵靜.興城古城旅游意向認知調查研究——基于游客視角[J].旅游縱覽(下半月),2017,(8):27.
[2] ?蘇雅婷,石玉.基于地方理論的漳州城市旅游形象定位研究[J].長春師范大學學報,2017,(8):91-97.
[3] ?周曉琴,明慶忠,李美婷.山區中小城市交通驅動旅游發展及其關聯性[J].經濟地理,2017,(7):216-224.
[4] ?瞿潔云.以民間故事為線索的景區視覺系統構建[D].南京:江南大學,2017.
[5] ?許夢.長三角區城市旅游品牌形象定位研究[D].烏魯木齊:新疆大學,2016.
[6] ?陳靜.城市名片——以武漢市為例的城市旅游紀念產品開發與創新研究[D].北京:中國美術學院,2016.
[7] ?陳帆帆,陳金平.武漢城市旅游紀念品的卡通化開發設計研究[J].包裝世界,2015,(5):74-75.
[8] ?Yu fenglong,Wang yingli.Characteristics of tourism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coastal regions of jiangsu province,influencing factors and countermeasures[J].Resource development and market,2016,(2):244-248.
[9] ?Suri.Based on the RMP analysis of dujiangyan-qingchengshan health tourism product development research[J].Shang,2016,(6):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