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桂娟 王珊珊
摘? 要:近幾年,高職院校不斷擴招,大學生人數迅速上升。根據教育部的要求,心理咨詢的師生比是1:4000,而面對每年不斷增長的大學生人數,只依靠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老師,并不能解決大學生的需求。在傳統心理咨詢的同時,需要調整工作思路,不斷開拓新途徑,探索新方法,為高職院校大學生的成長成才打造一個新平臺。因此,在二級學院建立一支由有心理咨詢資格證的輔導員及心理協會會員組成的心理健康教育二級工作站是非常必要的。
關鍵詞:高職院校? 心理健康教育? 工作站? 思考
中圖分類號:G64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文章編號:1672-3791(2019)04(c)-0195-02
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工作機制、工作內容都要作出一定的調整。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設標準(試行)》(教思政廳[2011]1號)等文件指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積極推進在院(系)設立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室,或工作站、各種談心室、生活指導室等,充分發揮二級學院(系)在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主體作用,積極開展符合本院系學生特點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對于改進、創新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調整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體系,都是非常重要的一項課題。針對高職院校大學生特點、人才培養方式以及教育部要求,我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深入分院,經過探索和研究,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下移到分院,建立分院心理健康教育二級工作站,充分發揮心理健康教育網絡的作用,不斷推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序、有效發展,提高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邁入新階段。
1? 心理健康教育二級工作站的組成
我院高度重視心理健康教育二級工作站的建設,將其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中,建立了組織機構,完善規章制度,為心理健康教育二級工作站的發展提供保障。心理健康教育二級工作站的成員一般由分院的書記做工作站的站長,由一名有心理咨詢資格的輔導員做具體工作,把本分院有心理咨詢證的輔導員和學生干部組織起來,共同承擔本分院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這支隊伍數量適中、專業能力較高、年齡結構合理、合作能力較強。其主要功能是及時掌握7個分院大學生的心理動態,對7個分院的大學生進行針對性的發展性輔導,幫助他們面對大學期間所面臨的各種困擾,落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布置的各種工作任務。為保證心理健康教育二級工作站的科學、規范運行,建立心理健康教育二級工作站責任制,包括管理制度、值班制度、建檔立卡制度、工作職責等。
2? 心理健康教育二級工作站的優勢
(1)心理輔導的場所更便利。心理健康教育二級工作站與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相比,更方便進行心理輔導,針對本分院大學生特點和大學生近期心理動態,有利于開展相應的活動。
(2)心理輔導的內容更豐富、實用。心理健康教育二級工作站開展的內容包括思想引導、學業輔導、職業生涯規劃輔導、人際交往輔導、就業指導、違紀處理等等。這些內容與大學生的日常生活非常密切,能更好的幫助大學生解決問題。
(3)心理輔導的工作人員與大學生更熟悉。心理健康教育二級工作站的工作人員與大學生關系較為親密,更容易走入學生的心理世界,能夠針對大學生在成長中出現的問題給予具體、有針對性的輔導。
(4)心理輔導更具有特色。心理健康教育二級工作站針對分院的專業特點、學生特點,開展貼近大學生日常生活的活動,如有的分院女生較多,根據女生情感細膩、敏感,人際交往問題比較多,設計一些促進人際關系的活動,使大學生之間關系更融洽。
3? 心理健康教育二級工作站的開展
(1)充分做好心理健康教育二級工作站宣傳。為提高心理健康教育二級工作站的知曉度,在分院召開全體教師會議、全院學生干部會議,對心理健康教育二級工作站進行詳細介紹,實現全方位、多層次的宣傳模式,讓所有大學生知道心理健康教育二級工作站的職能、工作機制。心理健康教育二級工作站成立的目的是為了促進大學生的健康成長,所以要注重以大學生為主體,發揮他們的積極性、創造性,讓他們參與到心理健康教育二級工作站的建設中,包括物品擺放、室內外設計、制度制定、預約接待、資料整理、衛生打掃等工作。利用學院宣傳欄、廣播站、學報、微信公眾號等,了解學生對心理健康教育二級工作站的滿意度、參與度。
(2)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二級工作站隊伍建設。按照年級分開進行心理輔導,每年年初制定工作計劃,年尾交工作總結,進行年終考核。加強對心理輔導工作人員的培訓,同時加強專業課教師、學生干部、校外心理輔導員的培訓。實行檔案嚴格管理制度,采取“誰使用,誰登記”的方式,做好保密工作,心理輔導人員詳細記錄學生的自然情況、輔導流程、輔導方法、輔導效果等。定期安排交流匯報,分析重點、難點案例,形成心理輔導的合力,及時處理大學生出現的問題,確保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進行。
(3)營造心理健康教育二級工作站良好氛圍。要保護大學生隱私,通過講座反復講保密原則,消除他們的顧慮。另外要讓他們明白不是參與心理輔導,就是有心理問題,還可以幫助他們解決成長中出現的問題。改變大學生找老師的傳統心理輔導方式,通過QQ、微信、微博等網絡媒介主動為大學生提供服務,引導膽小的大學生走入心理健康教育二級工作站,面對面進行交流,提高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他們良好的社交能力。
(4)開展心理健康教育二級工作站課外活動。心理輔導形式要多樣化,提供個體輔導、團體輔導、電話輔導、網絡輔導等多層次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之外,向外延伸,開展課外活動,深化心理健康教育二級工作站的建設理念,讓大學生參與體驗、關注自己的身心發展,形成積極的情感體驗。活動開展前要有活動策劃、調查、預算,活動開展中確保內容精彩、形式多樣,活動結束后進行總結、跟蹤、評估,使得每一次活動都能發揮最大的效果。
心理健康教育二級工作站作為一種新時代心理輔導模式,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平臺,引導大學生思想、心理、人格、能力等各方面全面發展。高職院校大學生在成長過程中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在初期階段就在心理健康教育二級工作站得到了關注、疏導,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心理問題的出現,也就減少了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心理咨詢工作量,同時也使得學生工作隊伍更專業化,有利于大學生的成長成才,心理輔導隊伍素質整體提高。我院在今后的心理健康教育二級工作站建設中,要加強對心理輔導隊伍的培訓,重點是談心談話技巧、心理咨詢技術、學業發展困惑指導、職業生涯規劃指導等方面的內容,不斷提高專業能力,提高服務質量、效率。同時要開展一系列主題鮮明、內容豐富、形式生動、參與率高的特色活動,推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向更高層次、更高范圍發展,逐漸實現標準化、特色化、品牌化,形成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二級工作站新局面。
參考文獻
[1] 曾永輝,鐘向陽,魏劍波.高校心理輔導站建立的初步探析[J].社會工作,2010(6):28-30.
[2] 李海霞.高校二級院系心理健康教育管理體系的實踐研究[J].遼寧醫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11(2):42-44.
[3] 李滿林,張敏生.高校心理健康輔導站建設初探[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0,27(5):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