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銀兒
摘? 要:隨著高校高水平田徑隊競爭的日趨激烈,不斷提高核心競爭力已成為高校高水平田徑隊在競賽中致勝的關鍵所在。核心競爭力源于企業競爭,只要有競爭,就必然存在核心競爭力,高校高水平田徑隊的發展也不例外。因此研究高校高水平田徑隊發展現狀與核心競爭力的提升策略,對于高校高水平田徑隊以及高校競技體育發展而言具有重要的理論與實踐意義。
關鍵詞:高校? 高水平田徑隊? 現狀? 核心競爭力
中圖分類號:G807 ? ?文獻標識碼:A ? ? ? ? ? ?文章編號:1672-3791(2019)04(c)-0238-02
信息化社會在改變當前社會生產結構與生活方式的同時,也推動著競技體育事業的快速發展。除此之外,競技體育融入高校體育已成為國際體育發展的一大特點。高校高水平田徑隊的科學管理是其在激烈競爭中提高核心競爭力,實現隊伍競技目標的必要保證。高校高水平田徑隊的核心競爭力的提高離不開科學的訓練方法,但更離不開高質量的競賽與合理的管理。
1? 高校高水平田徑隊的發展現狀
1.1 運動員來源與構成
目前,高校高水平田徑運動員主要來源于三個方面:19.21%來自直接錄取的專業隊員,其中包含現役與退役隊員,他們年齡偏大,運動水平逐年下降,進入高校主要是為了提高自己的學歷;63.08%來自特長生,他們是田徑隊的主力;還有17.71%是通過高考錄取的高中生,他們進入校隊后得到了培養。調研結果表明,一級運動員占50.38%,一級以下占38.21%,整體表現出高水平運動員過少的現狀。另外,在急功近利思想的影響下,許多高校僅顧眼前利益,盲目地擴招專業運動員,對高校高水平田徑隊核心競爭力的提高產生了負面影響。
1.2 教練員來源與結構
在教練員隊伍中,講師是其職稱比例中最高的群體,約占42.35%;其次是副教授,約占28.37%;助教約為21.38%;教授僅占7.9%。年齡結構以30~35歲為主要梯隊。此外,在被調查的教練員當中,僅有1/5的人曾經有過專業訓練經歷,大多數教練員由本校教師兼任,并以高校業余訓練為主。從工作年限來看,5~9年的占大多數,15年之上的僅占33.35%。結果表明,目前教練員已呈現出年齡結構日趨合理、專業素養不高、經驗不豐富的特點。并且由于培訓不佳,嚴重阻礙了合格教練的成長。
1.3 訓練時間與競賽次數
由調研可知,高校五日訓練制約占61.28%,六日訓練制約占13.67%,三日訓練制約占25.05%,每次訓練時間在2~3h的為46.35%,超過3h的為18.16%,不足2h的為36.53%。專業隊每周訓練平均時間為25h,顯然與專業隊訓練差距較大。調研高校在賽前基本都參加過短期集訓,而在寒暑假進行集訓的高校不足19.39%。結果表明,高校高水平田徑運動員訓練系統性不強,這是水平停滯不前的主要原因。調研中還發現,有許多運動員一年沒有參加過一場高水平的的田徑比賽,而田徑強國的高校田徑運動員平均每年比賽次數約為13次。由此可見,比賽次數過少也是影響田徑競技水平提高的主要因素。
2? 高校高水平田徑隊核心競爭力
2.1 內涵
高校高水平田徑隊的內涵應從三個角度進行審視。首先,是競技成績表現,主要是指田徑隊充分整合自身在組織、人才以及資源方面的優勢,并通過競賽取得優秀的成績。其次,是直接驅動,主要是指對競技成績表現起推動作用的直接驅動。最后,是間接保障,主要是指對前兩者起到支撐作用的間接保障。
2.2 指標權重
通過和積法計算出高校高水平田徑隊核心競爭力一級指標(如表1所示)。由表1可看出,一級指標的權重次序為動力層>支撐層。可見動力層是高校高水平田徑隊核心競爭力的主要動力。
3? 高校高水平田徑隊核心競爭力的提升策略
3.1 加強隊伍管理
在隊伍管理方面,首先,要加強學生思想教育,突出重點。與“大球”運動相比,田徑項目缺少趣味性與普及性,尤其是大量的長跑訓練十分艱苦,因此教練要及時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從初期就培養他們吃苦耐勞、奮勇拼搏的田徑精神與榮譽感。其次,要創建完善的考核機制。應始終遵循“合理性”與“以人為本”的理念,對教練水平采取全面化的考核標準,為不同類型的教練創造不同的發展方向。
3.2 提高教練水平
在現有條件下,要深入挖掘,對現有教練進行科學培養,通過觀摩大型田徑賽事或高水平培訓班來提高教練員的業務能力;積極參加交流會、報告會,邀請學者、教練到本校授課、傳授經驗;高校體育管理者要經常對田徑訓練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全員“會診”,形成議訓制度;強化敬業教育,培養教練員的組織管理能力,加強科研水平,培養創新意識,使教練員掌握田徑學科的前沿成果;積極引進人才,改革終身制,公開招聘優秀教練人才;有一定經濟實力的高校可聘請國內外知名田徑運動員或教練擔任本校田徑隊顧問,每年定期選派有能力的教練員出國學習。
3.3 完善學籍管理,處理學訓矛盾
一方面,要建立與競訓相適應的運動員學籍管理模式,不斷完善激勵體制。在成績方面可享受加分或其他優惠政策,在加分后,運動員與普通學生一樣,在評優時要有嚴格的評定標準,若運動員成績下降或表現不好時要取消所有優惠政策。此外,要建立相應的制約體制,強化訓練與表現的過程管控,對入學后不能完成競訓任務、疏于訓練的體育生制定懲罰措施。另一方面,針對運動員的學訓認識誤區,管理者要從思想上進行引導,改善運動員的學習方法,創造輕松的學習氛圍,提高他們文化學習的積極性,自覺做到文化學習與專業訓練的協調發展。
4? 結語
綜上所述,增強高校高水平田徑隊核心競爭力是我國建設高水平田徑隊伍與培養高水平運動員的新途徑。由于高校運動項目眾多并各有其特點,因此可在本研究的基礎上進一步探索高校高水平足球隊、籃球隊、羽毛球隊等其他項目的核心競爭力提升策略,并開展田徑與其他項目核心競爭力的對比研究,由此促進我國高校高水平田徑隊核心競爭力的提升與高校競技體育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劉立新.體育大學生社會適應性特征對高校體育教學的啟示[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7,40(1):78-83,95.
[2] 邢克娟.普通高校高水平田徑隊評估指標體系構建的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7,7(29):251-253,256.
[3] 唐進昌.高校體育專業基礎理論課程實踐教學如何融入職業技能培養[J].體育科技,2017,38(3):11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