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峰
摘 要:眾所周知,高中數學是一門邏輯性很強的學科,對學生的思維能力有很高的要求,因為學生的思維能力強弱直接關系到學生的數學成績。因此,高中數學教師在教學中應注重引導學生用自己的思維能力解決數學問題。從學生數學思維能力入手,對如何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進行了探究,希望借此為高中數學教學研究事業的發展貢獻一份微薄的力量。
關鍵詞:高中數學;思維能力;培養
在開展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是每一名高中數學教師共同關注和關心的問題。我們實際教學中,可以從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做到理論聯系實際;創設問題情境這幾方面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以下結合我的實際教學經驗分別進行介紹。
一、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對每個人都有很大的影響。因此,數學教師要想提高高中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培養他們的數學興趣是必不可少的。與此同時,高中數學和初中數學有著很大的區別,高中數學比初中數學的概念性和邏輯性要強得多。鑒于此,高中數學教師想要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思維能力。詳細來說可以從這幾點著手:首先,教師可以將歷史引入課堂教學活動中,引導學生了解數學歷史,激發他們的數學學習興趣;其次,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體會數學中符號的美;最后,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多做實驗,鼓勵他們從實驗中尋找數學答案。
例如,在教學“集合”一課時,為了使學生主動參與數學活動,體驗數學的價值,以及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思考能力、創新能力,并能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上課之初,我并未急于為他們進行知識講解,而是先為學生講解了集合誕生,為學生講解了德國數學家康托爾19世紀初,開始探討前人從未碰過的實數點集,1871年提出了集合概念。隨著我的講解,學生紛紛被我的講解所吸引,接著,我引導學生隨我一起欣賞集合的符號?哿、∈,他們被這樣奇特的符號所感染,七嘴八舌地議論著,我及時將課堂氛圍進行了調整。緊接著,帶領學生進入后續的教學中。這樣的教學設計,不僅可以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還能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從而為他們今后的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做到理論聯系實際,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在新課改的不斷實施下,高中數學教學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是部分教師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在教學中還是采取傳統的“填鴨式”教學。這樣的教學模式已經無法滿足當下的教學需求。鑒于此,高中數學教師要想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就必須更新教學理念,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學過程中將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在此基礎上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例如在教學“統計”一課時,為了使學生經歷數據的整理過程,能對數據進行簡單的分析、決策,以及能對每類對象進行統計,會畫統計圖,并能激發學生參與統計活動的情趣,初步滲透統計思想和方法,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上課之初,我先是為學生提出了這樣一個引子,如“要考察某公司生產的500袋袋裝牛奶的質量是否達標,現從中抽取60袋,則總體是什么?總體個數N是什么?樣本是什么?”隨著我問題的提出,學生眾說紛紜,我及時將課堂氛圍進行了調整,并引導學生思考以上問題。這樣的教學設計,不僅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還提高了數學課堂教學質量。
三、創設問題情境,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想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就需要利用好課堂教學的時間,并在此基礎上改變傳統的教學思想和教學方法,將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出來,摒棄以往“填鴨式”教學。與此同時,還應不斷創新教學理念,采取新穎的教學方法,以此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給學生創造更多的思考機會。教師在教學時,可以為學生創設問題情境,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拓展他們的思維能力。當然,教師向學生提出問題時,應注重不要向學生提出太難的問題,因為太難的問題不僅會降低學生的求知欲,還會降低學生積極思考問題的興趣。基于此,教師在提出問題時,應認真研究教材,選取能激發和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的問題,激發他們的求知欲,訓練他們的思維能力。例如在教學“平面向量”一課時,上課之初,我向學生提出了幾個問題,如問題一“向量的概念是什么?如何表示向量?如何表示向量的模?”問題二:“向量的關系是什么?”這樣的教學設計,不僅為學生營造了數學學習的氛圍,還培養了他們的數學思維能力。
總之,高中數學教師要想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就必須不斷更新教學理念,不斷提升自身的數學素質,為學生樹立良好的學習榜樣,唯有如此,才能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參考文獻:
[1]徐清華.淺析高中數學教學中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途徑[J].當代教研論叢,2018(5).
[2]盛夏.淺議高中數學教學中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J].中國校外教育,2018(28).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