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志文
摘 要:憲法不僅是國家的根本大法,也是公民行為的基本準則。在初中階段有效開展憲法教學活動,主要是為了引導學生對憲法中規定的公民基本、義務做出深入了解,并對其產生深刻認識,能夠懂得維護和履行自己的權利和義務,能夠為憲法的權威、尊嚴給予自覺維護。為此,教師應積極探索培養學生憲法精神的有效策略方法。
關鍵詞:中學生;憲法精神;培養策略
憲法精神包括四個方面的內容:第一,堅持社會主義本質特征。第二,堅持改革開放。第三,堅持實事求是,從實際出發的精神。第四堅持我國的民族團結和國家統一。就目前來看,雖然很多學校都逐漸重視起了中學生憲法精神的科學培養,但是其各項教學活動在具體落實中還存在諸多有待解決的問題。如,憲法理論性較強,且內容抽象,學生理解起來難度較大,再加上教師引用的教學方式較為單一,未重視起師生互動交流等,所以教師應不斷更新、優化教育理念與模式。
一、完善憲法教育課外規劃,明確主題
基于各高中以往的憲法教育課外活動情況的綜合分析,可以將各年級、班級開展的各項憲法教育活動有機整合到一起,然后將其統一、合理地納入學生常規德育系列教育活動中。對此,應適當加強對憲法教育課外活動的科學領導,真正做到有計劃、分階段,基于明確主題來進行憲法教育活動的合理組織。
首先,應制訂好活動計劃。具體來講就是學校應對學生憲法教育課外活動內容、形式做出綜合分析,然后將其巧妙納入到學校德育整體的工作計劃中,使其能夠真正貫徹學生高中學習的始終,學校各級管理人員應給予足夠重視,為各項活動的高效、順利開展提供有力支持。
其次,要做出合理的階段劃分,簡單來講,就是根據不同年級學生的個性特點與認知需求來進行現代教育目標的制訂。比如,對于高一學生,可以將學法教育視為重點內容,實現與新生軍訓、入學教育的有機整合,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遵章守紀意識,對學校各項規章制度進行認真學習,對自身權利、義務做出全面了解與準確把握;對于高二學生,要將守法教育視為重點,通過引入學生熟悉、感興趣的案例并細致分析,使得學生能夠從不同角度來增強對憲法的認識,進一步優化其憲法思維模式。為此,可以針對學生憲法意識、心理健康開展相應的調查活動,以確保能夠及時發現、糾正學生思想、行為上的偏差;對于高三學生,應將誠實守信以及用法教育視為重點,使得學生能夠真正懂得利用憲法知識來處理相關事件、維護自身權益[1]。
此外,還要重視活動主題的進一步明確。如“憲法教育月”“憲法進校園”等主題的教育活動。為了確保其教育成果,在定主題過程中應對學生本階段的具體情況作出充分考慮,以此來促進學生憲法精神的不斷增強。
二、注重良好憲法教育校園氛圍的營造
校園環境、文化氛圍能夠給學生思想、行為帶來潛移默化的影響。對此,為了讓學生能夠在一個理想的憲法環境中學習成長,能夠在無形中接受到憲法教育,各學校應充分利用現有資源與條件來進行憲法教育校園氛圍的營造。一方面,可以基于不同手段,多形式、多渠道地開展憲法教育的宣傳工作;另一方面,應注重學習各部門之間的協調合作,在學校內全面推行憲法教育。同時,還要注重各部門規章制度的構建與完善[2]。如,在教室、宿舍以及食堂進行相關管理跳躍的張貼;或者是及時處理學生的違紀處分、各種糾紛以及貧苦生資助等問題。此外,還可以通過一些違法典型案例的講解來快速集中學生課堂注意力,真正給廣大高中生帶來警鳴的教育意義,以此來進一步優化校園憲法教育輿論氛圍的渲染,為學生憲法精神的形成發展創造良好條件。例如,教師可以使用當前各個權威新聞媒體的典型事件來進行憲法教育。讓學生認識到憲法的關鍵性和權威性,能夠懂得在看事情的時候利用憲法思維來思考,有著良好的教育效果。
三、科學構建完善運用憲法知識的平臺
憲法作為具有較強實踐性的知識內容,要想學生對其產生透徹、準確理解,就要盡可能多地為學生提供實踐、接觸社會的機會。為此,學校應整合現有資源、力量來為學生搭建運用憲法知識的平臺,幫助其積累豐富的用法體驗。一方面,學校應通過不同渠道、形式來進行用法平臺的構建,使得學生能夠獲得更多實踐機會。如,可以在學生中進行憲法咨詢服務協會、學生憲法社團的建立等。或者是組織模擬法庭、專題講座等各類實踐活動;另一方面,要積極鼓勵學生走入社會,盡可能多地參與一些憲法實踐活動。如,可以組織學生對禁毒教育基地、戒毒所等地進行參觀[3]。或者是對一些民事、經濟與刑事案件的審判活動進行旁聽。以此來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加強對相關憲法內容的了解;此外,還可以定期邀請一些專家來到學校與學生針對某一案件進行交流分析,以此來為學生憲法精神的形成發展提供有力支持。
綜上所述,其教師應正確認識到學生良好憲法精神的形成發展并非一朝一夕能夠完成的,要結合各中學校法治教育的具體情況,實現課內外教學活動的有機整合,不斷拓展學生的認知視野,并通過新穎、多樣化教學策略方法的科學引用來全面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從整體上提升中學生的憲法意識、增強憲法精神,獲得更理想的教育培養成果。
參考文獻:
[1]梁發祥.淺談《政治生活》課程教學對中學生憲法意識的培養[J].思想政治課研究,2015(4):67-70.
[2]梁發祥.“政治生活”課程教學中學生憲法意識的培養[J].天津師范大學學報(基礎教育版),2015,16(3):52-55.
[3]張阜明.學習新憲法應對中學生進行哪些方面的教育[J].中學政治課教學,1983(8):13-14.
注:本文系陜西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18年度課題《中學生憲法精神培養研究》的研究成果,課題編號[SGH18B238]。
編輯 杜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