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光志
◆摘? 要:小學語文課堂的“變臉”之術,也就是語文自主學習的探索與改革。簡言之,就是在打破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基礎上,探索并建立一種新的教學模式,轉換老師和學生的角色,讓老師的“講”變成“導”,讓學生自主學習,讓學生不再成為課堂的純粹的“聽眾”,真正成為會學習的人,同時,讓學生在合作交流中學習,互助互幫,共同分享學習的快樂。
◆關鍵詞:小學語文;自主學習;“變臉”;快樂
教師的職責就是教書育人,正如古人言:師者,傳道授業(yè)解惑。如何做到這一點呢?多少年來,許多教師都遵循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一堂課一講到底,而學生呢,一節(jié)課一味地聽講,這樣,老師講得累,學生聽得煩,教學效果也不盡人意。怎樣打破這種現(xiàn)狀,這就需要進行一場教育改革。
《語文課程標準》強調了教學要從單純注重傳授知識轉變?yōu)橐龑W生學會學習,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自學、終身學習、創(chuàng)新學習等能力,形成良好的語文綜合素質,促進全面發(fā)展;強調了教師要創(chuàng)造性地去教。這就要求全體教育工作者在課堂教學中應注重學生“主體參與,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那么,如何實現(xiàn)這一目標呢?如何進行語文課堂的“變臉”呢?結合我校自主教育的要求,結合自身的教學體驗,我從以下幾方面來談談。
一、注重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語文的興趣
興趣,是萬事之源,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想學好語文,必須要培養(yǎng)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因此,在語文課堂教學中,要善于“變臉”,也就是說,要運用多種辦法去培養(yǎng)學生對語文的興趣。在語文課堂上,導入要講究技巧,可以采用共鳴式的啟發(fā)式,一上課就吸引學生,讓學生產生濃厚的興趣;在講授中,可以根據(jù)學生的特點,靈活地采用多種多樣的教學方式,比如,讓學生自我提問,帶著問題去學習,從而在主動學習中去尋找答案;可以運用懸念設置教學法,也就是巧設提問圈套,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中釋破玄機,弄清真相,這樣,學生自會樂在課堂;也可以運用聯(lián)想式的思考,讓學生的思維得到拓展提升……總之,這些方法必會激發(fā)出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對語文課堂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望,激活學生主動學習語文的意識,刺激學生的課堂參與意識,讓學生擁有收獲知識的快樂心情。
二、注重語文課堂的豐富性,對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熏陶
語文學科最大的魅力就是感受情感的表達,接受文字的熏陶。這就要求語文老師加強對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與提升。對于小學生來說,聽說讀寫是最基本的語文素養(yǎng),可以運用“變臉”之術,讓學生在新奇的感覺中受到不同程度的熏陶。在課堂中,讓學生多聽聽朗讀,學會朗讀,多開展朗誦比賽,讓學生在朗讀中去接受熏陶,這樣,學生就會愛上朗讀,自主地去朗讀,成為朗讀的主人,朗讀自然就成了一種習慣,一種情趣;同時,在課堂上,可以選擇一些適用于學生的美文、詩歌,讓學生靜心地去聆聽,用心靈去感悟,在視聽中得到美的熏陶,這樣,學生就會自覺地去閱讀,從書中獲取知識的營養(yǎng);另外,可以開展推薦一本好書、口頭作文比賽、辨論會等語文活動,讓學生學會口頭表達,積極自主地去交流自己的思想,傳遞自己的情感,發(fā)表自己的觀點,在交流碰撞融合中收獲語文的熏陶;還有,在語文課堂中,結合課文的內容,可以讓學生進行課堂情景性表演,把課堂變成舞臺,在表演中去挖掘并再現(xiàn)文字背后的鮮活的形象,身臨其境地受到熏陶。這樣,學生就會自主愛上語文,愛上語文課上的表演。所以,語文課的“變臉”,會讓學生真正享受到語文的樂趣,受到真正的熏陶。
三、注重教給學生自主學習語文之法
自主學習的關鍵是什么?除了興趣和熱情外,最關鍵的就是教給學生的學習之法和學習之術。學生找到了方法,自主學習就如魚得水,學習效果就會事半功倍。課堂上,學習一篇課文,可以引導學生掌握“預讀自學—合作探究—整體感知—精析研讀—歸納總結—拓展鞏固”的學習模式,這是我校提倡的自主課堂教學模式的要求,也是與大教育家魏書生的“六步法”學習法相通的。同時,教師教給學生自主學習的方法——第一步教給學生認讀的方法:讀課文的生字生詞,讀通讀順課文,讀明白課文所寫的一些重要信息;第二步教給學生思考的方法:自己想一想可以提出些什么問題,也想一想課后的思考題,想一想一些重要句子的理解;第三步教給學生動手寫的方法:邊讀邊寫,用筆作些符號,標明有疑問的地方,寫下自己的感悟;最后教給學生善用的方法:學語文的目的就是運用。學完一篇課文后,讓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去幫助自己的學習,活學活用,去解決一些問題。這樣,學生自學時就有法可循,有章有法地學習語文,從而達到自主學習的目的。
四、注重學生人人參與、合作學習的自主課堂氛圍
語文課堂要“變臉”,必須要打破傳統(tǒng)的課堂氣氛,而創(chuàng)造凸顯自主學習的課堂氛圍。應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面對每個學生,做到人人都參與。其中,“小組合作探究學習”就是一種富有創(chuàng)造性的學習形式。我校提倡的自主課堂,就特別注重小組合作探究學習,把全班同學按每六個人劃分為一個學習小組,每個小組都沒置到好中差三個層次的學生,有利于合作學習。比如,在學習《中華少年》這首詩歌的時候,許多學習活動以小組為單位完成,小組內各個成員之間進行分工、合作及角色的轉換。如對詩歌的理解,大家可以各抒己見,再進行整合,形成小組統(tǒng)一答案;如對詩歌的朗誦,每個成員參與熱情高,都會成為朗誦者,朗誦時都富有激情,大家一起交流指正,最終找到朗讀的正確方法,從而共同分享學習的快樂。這樣,學生就能逐漸在合作參與中掌握學習的技巧,養(yǎng)成自主學習的習慣。因而教師在語文課堂中要根據(jù)學習的內容,選擇最適合的教學形式,創(chuàng)設“人人參與,合作學習”的自主課堂氛圍,讓語文自主課堂真正成為每一個學生的“樂園”。誠然,語文課堂的“變臉”之術還不止這些,還需要不斷地探索,找到最科學而有效的教學方法,遵循“主體參與,自主學習”的原則,讓學生變成課堂的主人,把學習的主動權交還給學生,充分發(fā)揮學生自主學習的潛能,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提高課堂教學質量,使語文課堂變得更豐富,更營養(yǎng),更精彩!
參考文獻
[1]語文課程標準.
[2]魏書生六步教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