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昊彥
摘要:新會計準則的提出促使會計核算方法逐漸完善,根據當前的實際需求提出新概念,實現了核算方法的整體調整,以滿足當前的需求。本文從新會計準則與舊會計準則的變化入手,深入進行分析,明確新會計準則對核算方法產生的直接影響,以供參考。
關鍵詞:新會計準則;核算方法;變化影響
隨著時代不斷發展,我國法律規定與準則逐漸完善,以適應市場的變化與發展。新會計準則是在原有的會計準則基礎上進行適當優化改進而產生的新準則,與傳統準則存在較大的不同,并提出大量的新概念,促使當前的會計核算方法發生變化,產生直接的影響。
一、新會計準則與舊會計準則比較分析
新會計準則是在傳統會計準則不斷更新的基礎上逐漸演變形成的新準則,經過不斷的實踐與創新,提出大量的新概念,與傳統的準則存在較為明顯的差異,但仍舊被成為基本準則,明確要求現階段的所有企業必須執行,與國際慣例常見的“財務會計概念框架”存在差別。具體來說,其與舊準則的差別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第一,新會計準則在實行過程中明確了當前的會計目標,受財務會計自身的性質影響,財務會計報告主要是利用自身的功能性質進行合理的分析,制定完善的財務報告為領導者提供企業實際的財務狀況,明確實際的經營成果與現金流量,通過合理的會計信息直接反映出企業的實際發展情況,幫助企業決策者進行企業管理,做出最正確的決策,降低企業投資風險。實際上,由于我國基本國情等因素的影響,我國會計目標具有明顯的決策有用觀與受托責任觀,但其只是理論上分析,在實際的應用過程中,通常會以受托責任觀為會計目標,并且以此為基礎,重點強調會計信息的可靠性,導致其與現階段國際會計信息存在明顯的差別[1]。
第二,新會計準則刪除了傳統會計準則的會計核算一般原則,并且利用當前的會計信息質量要求進行替代,充分利用其優勢進行優化,以滿足當前的需求。實際上,現有的會計信息質量主要包括相關性、可靠性、重要性、清晰性、可比性、及時性、謹慎性以及實質重于形式性八個部分性能,以此來保證其滿足當前的需求,提升會計信息質量。
第三,新會計準則中促使權責發生制融合在基本假定中,促使當前的歷史成本逐漸在會計要素計量中體現,以滿足當前的需求。會計要素定義是遵照當前的《企業財務會計報告條例》進行,但在進行收入與費用定義中逐漸根據要求引入了資產負債觀念,其主要的原因在于合理借鑒當前的國際會計準則理事會編制的《編制財務報表框架》內容,靈活利用其相關條款內容進行借鑒參考,以保證其自身條例滿足當前的實際需求。
第四,新會計準則根據當前的實際需求引入損失與利得兩個相關概念,并在實踐應用過程中進行合理的區分,將其分為兩種,一種是直接計入當期利潤的利得和損失,另一種是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利得和損失,在實際的理論分析過程中,第一種已經實現,而第二種在實質上并未實現。
第五,新會計準則在實際的實踐過程中,首次對會計計量屬性進行規范,如其實質內容主要包括當前的公允價值、現值、可變現凈值、重置成本以及歷史成本五部分,以企業為例,在進行會計計量過程中,通常以歷史成為為基礎。與此同時,現階段的新會計準則在實際應用過程中取消了當前會計記賬應用的中文以及劃分資本性支出與收益性支出的明確要求,實現了整體創新[2]。
二、新會計準則背景下資產核算的變化
(一)存貨核算的變化
現階段,在當前的新會計準則的影響背景下,存貨核算發生明顯的變化,通過變化滿足當前的需求。具體來說,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第一點,存貨入賬價值的變化。當前的新會計準則明確要求當前的存貨需要按照成本進行合理的初始計量,靈活利用其自身的優勢進行合理的創新,合理進行成本控制,如現階段的存貨成本主要包含加工成本、采購成本以及其他成本,以滿足當前的需求。購入存貨的成本也發生變化,主要包括相關的稅費、購買的價款、裝卸費用、運輸費用、保險費用以及其他相關的可以將其歸屬為當前的采購成本中,滿足當前的需求。實際上,受新會計準則的影響,商品的流通企業在進行采購過程中,主要是受自身就的因素影響將當前的運輸費用、保險費用、裝卸費用等計入當前的存貨采購成本中,受此因素影響實際上造成當前的商品流通企業不斷增加自身的采購成本,如實際的銷售成本增加,導致其期間費用降低。
第二點,存貨生產成本存在的變化。以當前的實際情況為基礎,合理進行創新,通過新會計準則進行明確的規定,將現階段的非正常消耗的直接材料、制造費用、直接人工等應保證其合理確認,并不計入實際的存貨成本,以滿足當前的需求。與此同時,當前的新會計準則在實踐應用過程中,還對當前的存貨生產進行明確的規定,要求其自身允許將其應用的借款費用進行合理的資本化,以滿足當前的實際需求。通過當前的規定進行分析,現有的《企業會計準則》對企業進行明確的規定,如企業對于自身的借款費用進行明確,根據實際情況將其進行劃分,歸屬于當前符合資本化條件生產時應保證其實現合理的資本化,其實質是當前的可資本化資產不再限制于當前使用專門借款構建的固定資產,以滿足當前的需求。
第三點,存貨期末計價的變化。新會計準則自身明確的對當前的資產負債表進行規定,如保證現階段的存貨合理按照當前的成本與可變凈現值進行估測,通過二者數值的高低進行分析,明確其產生的影響。例如,如果當前的可變凈現值數值高于當前的存貨成本,則需要按照當前的成本進行測量,并且不需要進行提存貨跌價考慮,但對于當前原有的已經進行計提存貨跌價準備的應保證其實際的計提存貨跌價準備的金額在合理的范圍內轉回,以滿足當前的需求。如果當前的可變凈現值數值低于當前的存貨成本,則應保證其進行合理的提存貨跌價準備,并按照要求將其納入當期損益。相對來說,受新會計準則的影響,當前的計提存貨跌價準備的會計處理也發生明顯的變化,尤其是在當前的背景下,如通過舊會計準則對比發現其不同,舊準則下存貨跌價準備是當前的管理費用,并借記在管理費用該科目,貸記在存貨跌價準備科目,而在新會計準則下,其自身改變為借記在資產減值損失科目中,并將其貸記在存貨跌價準備科目。在實際的應用過程中,如果相關的資產恢復時應保證其在原有的計提跌價準備金額范圍內進行恢復,增加其實際金額,滿足當前的需求[3]。
第四點,投資者投入存貨成本的變化。現階段在新準則的背景下,當前的投資者逐漸將當前的投入存貨成本確認方法進行改變,以滿足當前實際的需求。例如,在傳統應用過程中,舊準則主要是通過當前的投資者投入存貨進行,通過明確的規定對投資各方確認的價值作為實際的賬目。而對于當前的新會計準則來說,在實際的應用過程中,主要是通過當前的投資者實際的投入存貨成本進行,并以此為基礎,對當前的投資合同或者實際的協定進行價值確定,但受其自身的性質影響,其合同或者協定中存在的不公平除外。通過上述分析可知,當前的合同協定如果存在價值不公允情況,則需要結合實際情況靈活選擇實際的價值公允對存貨的成本進行其確定。
(二)固定資產的核算變化
受固定資產的性質影響,在實際應用過程中,新會計準則促使其核算逐漸發生變化,并且其變化體現在多個方面,具體來說主要包含以下幾點:
第一,促使當前的固定資產期末的計價方式發生改變。例如,新會計準則明確當前的資產負債表,如果其固定資產自身出現資產減值情況,應合理對其進行計算,明確其實際的可回收金額,通過計算如果其自身的可回收金額小于現階段的固定資產賬面價值,應保證其合理依照當前的差額計提減值進行準備,以滿足實際需求。與此同時,在進行固定資產的減值準備過程中,應保證其具有良好的不轉回性質,尤其是在減值準備中,避免在后計期間發生轉回。
第二,受固定資產自身的性質影響,在實際應用過程中,其進行初始計量時應保證其以當前的歷史成本基礎作為現階段的入賬價值,以保證其合理性。以當前的新會計準則為例,在實際應用過程中,準則明確對其進行規定,當前的購買固定資產的價款如果超過實際的正常信用條件出現延期支付時,將促使其固定資產成本價的購買價款以當前的現值作為基礎進行合理的確定,滿足當前的需求。因此對于其實際在支付過程中產生的與現值產生的差額在借款費用準則的基礎上保證其實現資本化,還應將其在信用期內計入當前的當期損益中。對于投資者來說,在進行投資的過程中,應保證其自身的固定資產成本以當前的投資合同協定進行價值確定,并且清除其存在的不公允請款。由此可知,當前的新會計準則促使其強調當前的投資資產計量的法律形式合理,并對當前的固定資產價值的公允性進行確定[4]。
(三)無形資產的核算變化
無形資產受當前的新會計準則影響較為明顯,并促使其核算發生明顯的變化,尤其是在當前的背景下,具體來說,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首先,定義發生明顯的變化。以新會計準則為例,對無形資產的定義主要是指當前不存在實質形態的可辨認非貨幣資產,同時明確規定其自身的不包括當前的商譽,消除無形資產的長期限制。
其次,當前的無形資產在進行初始計量時,主要是進行歷史成本核算,但實際上受其自身的性質影響,如果其購買無形資產的價款超過當前的信用條件出現延期支付,將促使其實際的成本以實際的購買價款的現值為基礎,并進行合理的確定,以滿足當前的需求。對于實際支付的價款來說,在實際的應用過程中,如果其與實際現值存在差額,因而應保證其按照當前的借款費用準則實現資本化基礎上,將其信用期納入到當期損益中。
最后,實際的改革研究開發費用的會計處理發生變化。其在研究過程中,在進入某一階段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并產生大量的費用,以條件為基礎,如果其符合條件應保證其進行合理的資本化。增加了合理的規定,對當前的壽命不確定的無形資產應保證其按照規定進行合理的處理,如攤銷的方式,但應結合實際情況進行合理的減值測試,以滿足當前實際的需求[5]。
三、結論
綜上所述,在當前的時代背景下,新會計準則是當前時代發展的必然,也是未來主要發展的方向,隨著企業的發展,會計準則必然會做出相應的更新,因此,應加強對新會計準則的重視力度,合理進行實踐,在不斷的優化發展過程中,促使其充分發揮出自身的優勢,為我國的企業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滿足當前的需求。
參考文獻:
[1]尚占文.新會計準則所得稅會計處理的變化及對企業的影響[J].商場現代化,2018 (08):140-141.
[2]程志強.新會計準則下長期股權投資核算變化對企業財務報表的影響——以雅戈爾為例[J].環渤海經濟瞭望,2017 (12):92-93.
[3]高斯揚.新會計準則下長期股權投資核算變化及對企業的影響[J].中國商論,2016 (08):38-40.
[4]林盛宇.試論新會計準則下長期股權投資核算的主要變化及其影響[J].時代金融,2015 (05):245-246.
[5]于春萍.芻議新會計準則下職工薪酬的核算變化及對企業的影響[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2 (18):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