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雪
摘 要:育人價值指向下小學英語教學語境的創設研究,即作為一名教師如何更加清晰看待英語教學的終極目標,如何讓每一節課中教學語境的落實與英語育人價值相關聯。創設教學語境就是要基于教材,創設符合學生語言學習規律的教學話題,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斷建構,將教材共性的需求轉化為適合和滿足特定學生的個性需求。根據“教學過程中,教學語境創設需要具備哪些特質才能更好符合學生的英語學習規律”這一研究目標,以牛津英語(滬教版)五年級第一學期第三模塊第三單元Seeing the doctor第三課時作為教學案例,剖析教學語境創設的過程策略。
關鍵詞:小學英語;語境創設;育人價值
自《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頒布以來,英語教學語境創設問題便成為一線教師關注的熱點話題,對于如何正確理解英語教學語境創設的價值內涵,如何恰當地創設教學語境,讓學生在有意義的教學語境中學習語言和使用語言的問題是一個尚待深化的領域。上海市教委教研室、英語特級教師朱浦老師對語境進行了深度解讀,他認為:語境即“語言環境”,是說話的現實情境——運用語言進行交際的一定的具體場合。根據上述當代英語教學的價值理念的剖析我們獲知英語教學既要實現學科共性的價值追求,又需實現學科特有的育人價值。在小學階段,英語學科進行教學語境創設正好能滿足學科教學育人價值的實現。
一、案例描述
(一)教材分析
本課時主要板塊是Look and learn 和Ask and answer。從書本的對話內容來看,教材語境對學生的學習而言是不充分的,兩段簡短的對話沒有過渡語言,可見,教材語境給了教師很多創造的空間,是一種教學留白,也留給學生很多發揮主動學習的可能。我們的學生到了五年級,結合已有的知識體系和日常生活中生病看醫生的生活經驗,立足實際學情,因此對教學內容做了基于學生實際需求的整合,創設了情境,增加了stomachache,幫助學生在Seeing the doctor這一話題下體驗看病的過程。著重幫助和引導學生了解良好的生活習慣,提高防病意識,并能給他人提出健康建議,關心他人,關愛自己,初步樹立正確的生命意識,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英語課堂不只要關注語言,更要關注學生內心的體驗,給予學生貼近生活的、富有時代氣息的學習內容,也體現了生命育人價值。
(二)教學目標定位
參照課程標準的要求,基于對教材的分析和對學生能力基礎的解讀,確定了第三課時的教學目標:
●正確朗讀音標/?廾:/和/?藜/,能說出含有音標/?廾:/和/?藜/的單詞。
●運用核心詞匯fever,toothache,cough,cold進行講述,并正確書寫。
●運用核心句型What should I do?You should ... 進行詢問和應答。
●能基本正確地運用句型You should/You should-nt ... 來寫出建議。
●在Kitty反復生病的語境中,能辨識并說出至少3~4條他人生活中的好習慣和壞習慣的建議。內容較為完整,表達較為流利。
(三)教學片段
教學片段1:Kitty反思自己為什么會反復生病呢?
1.看視頻回答問題
Mum:And you shouldnt eat too much ice cream. Do you often have cold drinks too?
Kitty:Yes,I do.
Mum:You shouldnt have too many cold drinks. You shouldnt have junk food either.You shouldnt keep the bad habits.
●在學校健康周的語境下,Kitty反思自己反復生病的原因。
●學生通過聽和說,了解Kitty怎么了和Kitty的一些壞習慣。
2.思考Kitty有哪些不良的飲食習慣
●通過Kitty反思自己不良的飲食習慣引起學生的思考和共鳴。
●學生通過觀察、思考,能夠遷移到自己平時飲食的一些習慣,對于垃圾食品有更深層次的理解,從而聯系到自身實際。
【設計意圖】
英語課堂不應只是關注語言,更要關注學生內心的體驗,通過Kitty的反復生病,學生能夠結合自身回憶生病的不舒服,明白“健康的生活習慣是保持身體健康的前提”,也體現了生命育人價值。在這里學生進一步思考反復生病背后的原因。我幫助學生聯系到自身實際,思考不良的生活習慣對飲食習慣是非常不利的,從而促進學生對自己生活習慣的反思,培養他們樹立愛護身體、增強體質的意識,增強邏輯能力,養成更健康的生活習慣。同時我會用目標語言給學生健康的建議,這對語言知識起到了示范作用,為學生接下來的語言輸出做鋪墊,指明思考方向。
教學片段2:Kitty反復生病后應該做什么和應該養成一些怎樣的好習慣?
1.閱讀并畫出媽媽給Kitty的建議
Kitty:What should I do?
Mum:You should take some medicine and drink a lot of warm water. You should have three meals on time. You should have a good rest. You will be better. Good habits are important.
Kitty:All right. Thank you,Mum.
●媽媽針對Kitty生病,提出了一些建議。
●結合健康周的宣傳知識,發散學生思維,討論保持健康的好習慣,促進學生養成更健康的生活和飲食習慣,從而提高防病意識。
2.想一想,說一說
●不斷的語言鋪墊,學生能用英語表達病癥,除能用核心句型問答以外,還能夠給他人提出合理建議。
●學生有意識要培養好習慣,遠離壞習慣,也懂得關愛自己和他人,體現生命教育的價值,讓自己的生活變得更美好。
【設計意圖】
通過閱讀找出Kitty生病后應該做什么和應該養成一些怎樣的好習慣。結合健康周的宣傳知識,知道良好的生活習慣,提高防病意識。學生能根據Kitty的情況,懂得要關愛自己的身體健康,進一步學會關心他人的身體健康。學生緊接著能自然而然地給文中的Kitty提出健康建議,這就達成了我的教學目標,體現育人價值,也懂得關愛自己和他人,讓自己的生活變得更美好。
二、案例反思
本單元選自牛津上海版5A Module 3 Unit 3 Seeing the doctor。本模塊的主題為“地方和活動”,本單元的主題是“看病”,本單元的核心詞匯為fever,toothache,cough,cold,核心句型為What should I do?You should ... 基于教材模塊、單元主題、語言材料和圖片情境,教師設計了以下四個話題:Period 1:Having a cold,Period 2:Having a toothache,Period 3:Tips for healthy life,Period 4:The tooth-less tiger。
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學語境創設需要具備以下特質才能更好地符合學生的英語學習規律。
第一,教學語境創設的話題要具有生活性。英語學科的本質是讓學生用所學語言做事,因此語境和話題創設是否真實非常重要。育人價值指向下,小學英語教學語境話題創設的策略是:關注話題設計,讓話題的設計具有生活性,以滿足學生的年齡特征及其生活經驗。英語教學必須與學生生活世界打通,實現學以致用的目標。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生活實際,根據不同階段的目標層次要求設計貼近學生實際生活的語境,讓學生的學習具有指向性,是有參照依據的,是能融入自身生活體驗和認知能力的,本課時的話題是Tips for healthy life,即健康生活的小貼士,語境符合學生的實際生活,這樣的語言學習才能達到語境平實、語義真實、語用豐實,不斷豐富學生的語言實踐能力,提高學生日常的語言表達能力。
第二,教學語境創設的話題要具有開放性 。英語教學不再只是一種“文本”課程,更是一種“體驗”課程。因此,通過圍繞教材進行語境Seeing the doctor創設,教師根據教材和學情,再構了單課文本,本課時的教學目標是能綜合所學詞匯和句型,在討論不同疾病的情境中,結合所學詞匯和句型,借助板書,在了解朋友或家人不同生活習慣的基礎上,并通過對不同病癥的描述,能夠給他人一份合理的健康建議。從不同角度去提問,引發學生思考,不斷追問來滿足學生的認知規律、交際的意義性以及學生在課程學習中的體驗度,只有這樣,語言學習才能真正發生。要求語音語調正確,內容達意,表達較為流利。
第三,教學語境創設的話題要具有整體性 。教師根據教材內容、學生特點、教學目標語言進行了基于教材的語境創設,本課時Tips for healthy life,在教學過程中隨著師生互動、教學任務的推進,語境不斷豐富生成,最后能給自己形成一個圍繞教學目標實現的整體。同時關注教學任務推進的一致性,注重教學目標整體性、教學內容關聯性以及教學過程遞進性,真正發揮學生在語言學習中的主觀能動性,呈現學生的豐富性。
參考文獻:
[1]朱浦,祁承輝.小學英語:落實教學基本要求:優化單元整體設計,關注單課有效實施[J].上海課程教學研究,2017(6).
[2]劉金華.中學英語教學語境創設方法研究[J].新課程(中),2016(1).
[3]段銀鳳.淺析語境對英語教學的作用:以英語語義理解、聽力、口語、閱讀與翻譯教學為例[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