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小婭
摘 要:隨著信息時代的來臨,多媒體信息技術與各階段的教學進行了緊密結合,尤其對于小學數學教學而言,在教學的過程中應用多媒體信息技術不僅有效地突破了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更改變了傳統的課堂教學結構,為學生營造了豐富多彩的課堂,同時有效地激發了小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
關鍵詞:小學數學;多媒體信息技術;應用
新課改提倡小學數學不僅要在教學理念上進行更新,更要創新教學方式,以學生為主,充分發揮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將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作為教學的主要目標。多媒體信息技術以其自身的優勢不僅活化了課堂,更豐富了小學數學教學的資源,將數學知識以生動形象的方式展示給學生,有效地活躍了課堂的氛圍。下面淺談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優化小學數學教學的有效策略。
一、合理運用多媒體信息技術提升數學課堂教學趣味性,為學生創設生動有趣的學習情境
新課改的深入發展極大地推動了基礎教育教學的優化和革新,對小學數學教學提出了全新的標準和要求,并且明確提出應為學生打造良好的數學學習情境。小學生年齡尚小、心智發育尚不健全、自我管理能力較弱,在課堂上出現易走神、交頭接耳、無法集中注意力等問題,就可充分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的多種功能和優勢,打造豐富、生動、有趣的數學學習情境,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數學課堂上積極主動地展開思考和探究,從而極大地推動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比如,在講解小學四年級北師大版數學教材中的“可能性”相關知識時,就可使用多媒體信息技術制作一個“翻撲克牌”的游戲,通過生動有趣的游戲情境幫助學生高效地掌握和理解數學新知。先使用多媒體動畫向學生呈現撲克牌方塊K、梅花K、紅心K以及黑桃K;然后再將撲克牌翻轉過去并打亂順序,讓一名同學用鼠標點擊一張牌,并在點擊前讓學生猜一猜會是哪種花色的K;再讓其他同學也猜一猜被翻開的撲克牌會是哪種花色?在生動有趣的多媒體游戲情境中,學生既體會了數學學習的樂趣,同時也高效地學習并掌握了知識,充分發揮了多媒體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的功能和價值。
二、合理運用多媒體技術解決小學數學教學重點及難點
在小學基礎教育階段,數學作為一門重要的基礎性學科,并且由于數學學科本身具有一定的邏輯性、抽象性和復雜性,導致數學教學相對其他學科教學難度更大一些。同時對小學生來講,在數學學習中會涉及很多數學概念、定理、規律等知識,對學生邏輯思維能力有著較高的要求,但由于小學生自身邏輯思維能力相對感性思維較弱,這就給數學教學帶來較大難度。為此,如果教師能夠依據數學教學內容及時地引入和運用多媒體信息技術,就能夠有效解決數學教學中的重難點,獲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提升數學課堂教學效率。比如,北師大版六年級教材中“圓柱與圓錐”這部分知識一直都是數學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就拿圓錐一個概念來講,在以往教學中教師只是在黑板上畫圖列板書再配上講解的方式展開教學,很難獲得理想的教學效果。如果教師在課前利用信息技術搜集一些生活中圓錐形物體的圖片,比如,谷倉的頂蓋、圣誕帽和松樹等,在課堂上使用多媒體呈現給學生,讓學生對圓錐體有一個感性的認知,之后展示圓錐的幾何圖形引出圓錐的概念展開講解,幫助學生在感性認知的前提下更好地理解圓錐這一概念知識,繼而切實解決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重難點。
三、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培養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確保信息技術運用的適度性及合理性
近些年來,我國教育教學改革明確提出:各學科教學應注重與日常生活的緊密聯系,注重培養學生動手實踐能力以及學以致用的能力,重視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和提高。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以學生生活經驗以及已掌握的知識為出發點,為學生打造一個真實生動的生活化情境,有效培養學生數學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在生活化情境中主動觀察、思考、實踐、探討和總結,切實體會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提高數學課堂學習效率和教學效率,有效推動學生學以致用能力的提升。多媒體信息技術能夠把生動真實的生活情境搬運到數學課堂當中來,從而讓學生意識到數學對日常生活的重要性,調動其數學學習興趣,從而有效培養其學以致用的能力。最后也應保證信息技術在數學課堂中運用的適度性和合理性,教師應協調好多媒體、教材、黑板以及教師講解之間的關系,根據數學教學內容和需求,靈活合理地選擇和使用多媒體,不應盲目過多地使用多媒體,避免對多媒體產生依賴性,在具體運用多媒體時應與教材、講解以及學生互動和反思等有機結合,確保多媒體信息技術在數學課堂中的適度性和合理性,從而有效利用多媒體不斷提高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質量和成效。
多媒體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融合是教育適應時代發展的一種體現,教師應注重學生的能力培養,教學應注重學生的學習需求,這樣的課堂才是高效的課堂。因此教師應積極地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多媒體信息技術,讓其助力小學數學課堂,實現教學質量的“騰飛”。
參考文獻:
戴坤祥.小學數學與信息技術整合的意義與策略[J].才智, 2012(1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