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巍
摘 要:新課標提出,在初中教學中,教師要在激發學生創新能力的同時,提升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基于此,結合初中數學教學實踐,針對初中數學教學現狀分析,探索小組合作學習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開展策略。
關鍵詞:小組合作學習;初中數學;教學策略
小組合作學習法是提高學生合作能力的教學方法,在初中教學中受到教師的關注。但是,現階段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應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效果并不是很理想。本文結合教學實際,分析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實施,希望可以轉變教學的現狀,豐富初中數學教學的內容,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一、初中數學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運用
目前,小組合作學習在初中數學教學實踐的結果并不是非常理想,其中存在著很多的問題:
第一,小組探索的內容過于狹窄,只需要學生在教材中尋找就能找出答案,這樣非常不利于學生思維的發展。
第二,教師分組單純依靠學生成績,或者是結合學生的座位情況,沒有合理地進行分組設置;
第三,小組合作學習中缺乏明確分工,學生對自己能力了解不清楚,導致合作學習流于形式,學生沒有進行更加深入的分析和探討;
第四,由于缺少必要的引導,學生學習中對知識的認識不是很深刻,組織了小組合作學習的開展,影響學生素質的提升等。
二、小組合作學習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開展
1.科學合理劃分合作小組
小組合作的基礎是小組的劃分。教師在分組中要盡量將結合“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的標準,否則,不僅不會提高教學的效率,還可能會對初中數學課堂教學帶來非常大的負面影響。因此,在初中小組合作學習中,劃分小組是關鍵。
小組劃分前,教師需要先了解學生的基礎掌握能力、學習能力、性格特征、興趣愛好等方面的情況,然后綜合思考這些方面進行分組。同時,教師要確保學生優劣互補,以促進各個小組成員在活動中公平競爭。同時,在分配小組的過程中,教師還需要結合學生的表現能力劃分,讓內向與外向結合起來,成績優秀和基礎較差的學生相互配合。通過科學分組,增強學生的角色意識,讓學生充滿集體責任感,繼而積極主動配合教師的教學工作。
2.結合實際引導合作小組
雖然現階段一直在提倡學生本位的思想,但是也不能忽視教師的引導地位。這一點在小組合作學習中至關重要。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不僅要認識到自己知識傳播者的地位,還需要結合實際組織并引導學生,讓學生可以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提升自己的能力,提高自身的素養。
如,在講解反比例函數部分知識的時候,考慮到學生剛接觸這一概念,可以通過正比例函數引入。通過引導學生在小組中思考分析正比例函數的概念和內涵,鼓勵學生分析正比例函數和反比例函數之間的關系。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對反比例函數的結構有了一個比較深刻的認識。教學有效性和學生的學習熱情也在這個過程中得到顯著提升。
3.鼓勵學生參與實踐
學生是教學的主體,教師在引導學生參與小組合作學習中,需要做到讓每一名學生在小組合作中都有自己的角色,并在與小組成員探索中提升自己的能力。這就需要教師在引導中,鼓勵學生參與實踐,讓學生能夠通過動手、動腦,提高自身學習的積極性。
比如,在學習“全等三角形”的時候,為幫助學生了解全等三角形的含義和特征,我讓學生分成小組自主分析、測量,從而得出全等三角形的特征和判定方法。在探索中,有一個小組成員認為只要有兩邊長度和其夾角一致,三角形就是全等的,但是另一名成員不認同。于是,他們就通過剪紙的方式測量、驗證。通過分析驗證,得出結果。在這樣的氛圍中,學生手腦并用,對教材中的內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4.合理有效展開評價
對于小組合作學校而言,評價反饋也是很有必要的。一個良好的評價體系不僅可以調動小組成員的積極性,讓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完善自身的結論,學習其他小組的優勢。因此,教師在評價小組和小組成員的表現情況的時候,不僅局限于小組得出的答案,還需要引導學生闡述探索的過程,繼而促進小組間學習,讓學生加深對知識內涵的理解。
同時,在小組合作開展的過程中,教師還需要認真地觀察和把握學生的態度,在全班樹立幾個良好的榜樣,讓學生在努力中有參考的標準。這樣積極的、正面的引導,更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同時,教師要盡量以賞識態度評價鼓勵學生,多用激勵的方式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從而幫助學生獲得自信心,并不斷完善自己,提升自己。針對表現不好的學生,教師也要引導其反思自己的行為,在反思中獲得提升。
總之,初中數學教學中應用小組合作學習需要學生和教師的雙方努力。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結合小組合作的方式,準確把控小組合作的情形,恰當地進行分組引導,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有效性,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在合作探討中全面提升自身的素養。在教師和學生共同努力下,成就更多的人才服務社會。
參考文獻:
[1]董明清.淺談初中數學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與應注意的問題[J].新課程(中學),2017(7).
[2]王雨.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實現共贏:淺談小組合作學習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導學,201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