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職英語教學涉及到英語語言、意識形態、價值理念等一系列要素。所以高職英語教學滲透思政教育是其應有之義。本文重點研究高職院校英語課程滲透思政教育的具體做法。
關鍵詞:高職院校;英語課程;思政教育
1 前言
隨著世界一體化進程的推進,英語成了一門國際通用性語言。我國高職生要想與時俱進,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應該掌握一定的英語應用能力。這就需要高職院校要加強英語教學,培養學生的多方面能力。事實證明,高職英語教學不僅要使學生掌握英語語言知識,還要適當地滲透思想政治教育,發揮英語課程的德育功能?!陡呗氂⒄Z課程標準》指出:“高職階段的英語教學要鼓勵學生多接觸英語、了解英語,學習英語可以使學生養成包容開放的心態,具備跨文化交際能力,也能為學生更好地適應國內外形勢做好鋪墊?!闭n程標準的制定為學校英語教學指明了方向。教師要努力在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通過英語課程形成英語應用能力,獲得相關的英語知識、技能和情感。本文重點研究高職院校英語課程滲透思政教育的具體做法,意在起到一定的參考意義。
2 高職院校英語課程滲透思政教育的具體做法
2.1 加強日常生活在教學內容中的比重
與普通本科院校的大學生相比,高職院校的高職生學習基礎比較薄弱,學習熱情不強,特別是英語學習興趣不濃,高職生將大部分時間都放在專業學習方面,沒有意識到學習英語的重要性。他們認為只要掌握了專業技能就可以了,意識不到學習英語的必要性,他們沒有與時俱進,看不到英語語言在現實生活中的重要應用,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就應該采取合理的方式端正學生的思想,使他們認識到學習英語的重要性。其中的一個必要舉措就是加強日常生活在教學內容中的比重,使學生感受到英語在現實生活中已經得到了普及,只有掌握了英語應用能力,才能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
首先,教師安排的教學內容應與日常生活場景相結合。目前的英語教學內容也有一些涉及日常生活的課文,但相比于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目前英語教學內容所覆蓋的生活場景還不夠全面。學校應當從日常的衣食住行的交流場景為基礎,將人們在生活中常見的行為場景如就醫、銀行辦理業務、娛樂、工作等內容納入教學,使學生能夠真正掌握在日常生活中運用英語的能力。
其次,具體講解的句子、單詞、常見習語都應該符合當前語言習慣。目前中國的英語教學有一大弊病,語言表述方式、單詞選擇都偏書面化,部分表達形式也是十年甚至更久以前的流行用語。因此在講授與日常生活關聯性很強的內容時,教師應向學生及時介紹目前歐美國家在某個場景最常見的表述形式、最常用的單詞和俗語,使學生的英語表述更加地道、更加生活化。
實現教學內容生活化,可以使學生感受到英語學習的生活氣息,更好地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使他們注重提升英語應用能力,為日后發展奠基。
2.2 引入實踐教學
英語是一門實用性非常強的學科。所有對語言本身的理論結構,歸根到底還是要推動語言在人與人溝通交流中的使用情況。因此,英語學習的根本目標,應當是提升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培養學生的英語思維慣性、提高學生的英語實際運用能力。我通過走訪得知,目前還有不少高職英語教師在課堂上,用70%左右的時間在講解理論知識點,只有30%的時間會開展實踐操練。這樣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就算學會了一些英語語言知識,卻不會應用,這樣就難以實現高職英語教學目標。有鑒于此,教師在英語教學中加強實踐教學勢在必行。在以后的課堂教學中,教師一方面需要注重引導學生進行知識理解、理論學習,另一方面應當重點加強實踐教學在課堂中的比重。
教師在完成單詞、語法、句式的講解后,應當及時組織學生開展多方面的練習。例如設置某個生活場景或專業技能工作場景,要求學生基于這一場景組織語言,編寫對話小片段,但必須把剛剛學到的單詞、語法、句式運用到對話的句子中。通過頻繁的這種實踐聯系,學生會更清楚如何將課本中學到的這些知識點合理的運用到恰當的生活、工作場景中去。同時,在課堂實踐中,學生如果用了不恰當、不地道的語言表述或者出現了語法錯誤,教師也能及時糾正,方便學生及時改正錯誤。
同時,教師在教授完某些知識點后,還可以適當的給學生安排一些課外小作業,讓學生在其他課程,特別是專業課學習的時候,思考一些對應的英語表達形式,這樣會更有效的提升學生語言表達能力。
2.3 注意滲透中國文化知識
高職院校英語教學旨在引導學生學會運用英語語言與他人進行跨文化交際,一直處于這樣的教學背景下,導致很多高職生誤認為高職英語教學不需要中國文化的存在,導致中國文化教學在英語教學過程中處于缺位狀態。近些年來,我在教學過程中越來越覺得現今的高職生存在一種崇洋媚外的不良心理。他們容易受到一些負面思想的影響,認為中國文化已經過時了。這不利于他們的全面發展。我國的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教師應該在英語教學過程中適當地滲透中國文化知識,培養學生兼容并蓄的心態。要實現這樣的教學目標,我們教師需要采取合適的教學方法。教學無法,貴在得法。當今高職生基本上是95后,他們思維活躍,希望通過新穎獨特的教學方式接受傳統文化教育。所以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不能使用滿堂灌的教學方法,要尊重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需求,為他們巧妙滲透優秀的傳統文化。比如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中使用對比教學法,讓學生對比中英文化。比如在教學奧林匹克這部分內容時,教師不僅要使學生通過教材內容了解友誼、團結、公平競爭的奧林匹克精神。還要讓學生對比我國傳統武術文化中隱含的優秀精神,是否與奧林匹克精神如出一轍。通過這樣的對比,學生可以感受到奧匹克精神與我國傳統的武術精神具有一定的相似相通之處,進而更好地感受體育文化,這樣可以凸顯英語教學的文化屬性。
3 結束語
目前,社會競爭越來越激烈,社會對人才提出的要求越來越高,高職院校要努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才能為學生的日后成長奠定良好的基礎。高職英語教學承擔著非常重要的教學任務,要培養學生的英語語言能力和跨文化交際能力,并且形成文化視野,不僅要使學生了解英美文化,也要感受到中國文化的重要性。所以,高職英語教學要采取合理的教學方法,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讓學生既掌握英語語言知識,也意識到學習英語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提升實踐應用能力。本文針對高職英語教學滲透思政教育提出了一些建議,希望這些建議確實能起到一定的參考作用。
參考文獻
[1]夏雪,申東新.試論大學英語教學中滲透思想政治教育[J].新西部:理論版,2016(2):123.
[2]王茹.高校英語教學滲透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探究[J].中國培訓,2016(2):136.
[3]周麗麗.綜合英語教學中如何滲透思想政治教育[J].中外企業家,2016(8):192—193.
[4]王洪濤,史妮君,楊虹.大學英語教學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J].科技視界,2015(2):141
作者簡介
管沉吟(1991-),女,漢族,安徽懷寧人,碩士研究生,助理講師,商務英語教育理論和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