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潔
摘要:隨著課程改革的推進小組合作學習已經形成了一種課堂常態,但是常態形成究竟在教學中有沒有讓小組合作發揮真正的價值,這是我們在日常教學后應當反思的內容,而衡量小組合作的價值最直觀的表現就是學生有沒有真討論,真思考,真研究,那么一定會有一個新的想法、結論、思路呈現出來,本文在這方面做深入的探討。
關鍵詞:小組合作;真討論;新想法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9)22-0127-02
1.注重小組合作中的真交流
隨著課程改革的推進小組合作學習已經形成了一種課堂常態,但是常態形成究竟在教學中有沒有讓小組合作發揮真正的價值,這是我們在日常教學后應當反思的內容,而衡量小組合作的價值最直觀的表現就是學生有沒有真討論,真思考,真研究,那么一定會有一個新的想法、結論、思路呈現出來,本文在這方面做深入的探討。
談起小組合作學習更多的教師注重的是小組合作學習的分組、評價機制、評價策略以及師生、生生之間的相互交流,但是真正發揮小組合作價值的是讓學生通過小組成員之間的相互交流迸發出思維的火花,讓學生通過你一言我一語之間的相互交流產生出他們小組自己新的發現。在這個過程中,讓學生感受到思維的快樂、探究的意義、成功的喜悅,才能真正的體驗小組合作的價值,小組的合作不是泛泛而談的完成老師既定的目標,應該是在完成老師具體目標的要求之下產生出“新”的東西“新”的想法。這個新的東西應該是小組成員之間通過自己的深入探討深入思考而獲得的新的體驗、感受、經驗或者結論。
2.結合具體實例說明真交流的價值
教學蘇教版五年級上冊第81頁“探索與實踐”第13題。
用計算器計算每組前三題,發現規律后直接寫出后兩題的得數。
0.4×0.9= 0.6×0.9=
0.44×0.99= 0.66×0.99=
0.444×0.999= 0.666×0.999=
0.4444×0.9999= 0.6666×0.9999=
0.44444×0.99999= 0.66666×0.99999=
教材設計這一題目的一是學生在學完用計算器計算這一內容后讓學生感受到用計算器計算較大的數是很方便的;二通過用計算器計算發現乘法算式和結果之間存在一定的規律,直接讓學生根據規律寫出后面兩道題的結果再用計算器進行驗證,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的奇妙,培養學生喜歡數學愛數學的情感。
在教學這一內容時在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前面三道算式發現規律再填寫驗證后再組織學生:你能照樣子接著寫一道乘法算式嗎?這樣學生的思維就深入了 ,接著讓學生觀察這兩組算式你有什么發現?學生很容易發現,每一道算式中都有相同的乘數0.9并且小數的數位不斷地增加且都是9。引導學生再仔細觀察每一組乘法算式中的兩個乘數和積的變化你能發現什么?你有什么想法嗎?把你的發現和想法說給你的小組成員聽。給學生充足的時間,讓學生悟一悟,悟是深入思考的必經之路,要讓學生養成深入思考的習慣就要讓學生善于悟,這就需要教師在日常教學中有這種幫助學生悟的過程。
在深入交流之后非常重要的是讓學生會準確的表達小組的集體智慧,怎樣說才能讓大家能夠理解和聽明白這是一種能力,與此同時認真傾聽也是每個孩子都應該具備的良好品質。
通過全班交流發現:
(1)它們的乘數都和9有關。
(2)每一道乘法算式都是小數乘小數,且整數部分都是0,小數部分從上往下看數位都增加一位而且每個數位上的數都相同。
(3)它們乘積的整數部分也都是0,以第一個算式為例十分位一個是4另一個是9它們的乘積36這兩的數字恰好出現在后面的乘積中。
(4)每一組中的第一個算式算出乘積后,第二個算式的積是把第一個積小數部分分開前面分別增添一個數,且其中一個數是原數加1,另一個是原數減1;(如下圖)
(5)基于以上發現可見增加的倍數拿出來組合起來又都是9的倍數。
隨著探討的深入學生發現我們可以照樣子寫出其他幾組算式出來不需要使用計算器可以直接寫答案:例如
0.2×0.9=0.18 0.7×0.9=0.63
0.22×0.9=0.2178 0.77×0.99=0.7623
0.222×0.999=0.221778 0.777×0.999=0.776223
0.2222×0.9999=0.22217778 0.7777×0.9999=0.77762223
像這樣的我們還可以找出0.1×0.9、0.3×0.9、0.5×0.9、0.8×0.9、0.9×0.9這樣的幾組算式也符合我們前面的發現。在這一環節的教學上,讓學生感受到猜想驗證是我們數學,探究常用的方法和手段。最后學生提出了如果是一點幾乘零點九呢?會不會也有這樣的規律出現呢?如果一點幾乘一點九呢?
學生的問題真好!從學生的問題中教師可以判斷出這是學生思維的產物,是學生有了真發現后的真思考。
3.在小組合作中促進學生的深入探討
在小組合作中促進學生的深入探討最重要的:
一是教師要給學生充足的時間進行充分而深入的討論思考,就是時間的保證,教師不能因為時間的限制而匆忙結束,應該在設計討論問題時注意讓學生的小組合作是有價值的,是要達到既定目標體現能力的。
二是教師對活動目標的設定要充分考慮學生的知識基礎,以及學生的思維水平,讓學生能夠通過蹦一蹦就摘到果子,通過讓學生說一說,議一議,論一論就能夠有生意深入的思考和發現,教師要善于和恰如其分地進入學生的小組交流,真及時地給學生思維的腳手架,幫他們搭梯子。
三是無論小組給出的結論是不是這個活動環節所預設的結論,這個探究所想讓學生發現的,都要給予大力的肯定,這是集體智慧的體現,是學生思維的成果,教師認真傾聽并給予及時的激勵同時注重讓其他小組補充,當然這個補充分為兩個層面第一個層面是正面的肯定和補充,第二個層面是敢于大膽的提出自己的問題進行質疑。這才是讓學生進行小組合作最根本的目標,只有真的想了,真的思考了,真的討論了才能有效地對別人的結論進行評價指導和提出問題,這才是小組合作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