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有軍
摘 要:高效課堂是以最短的精力、最優的時間,讓學生學到更多的知識,使學生更積極主動地去學習,使學生的合作探究潛能得到全面開發,實踐創新動手操作能力得到全面提升,教學效果非常突出的優質課堂。高效課堂一直都是教育工作者所努力的目標,也是無數學子向往的教育天堂。
關鍵詞:高效課堂;全面提升;努力目標
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如何使學生更高效地學習,使課堂充分發揮教學作用,學生更主動積極地去學習,是每一名教師共同關注和關心的問題。以下我結合實際教學經驗,就初中語文高效課堂發表幾點見解。
一、創建高效課堂的基礎
1.課堂更需要關注效果
課堂最大的需要在于傳授知識,培養能力,教會方法。課堂更應該注重實效,應防止因過多華麗的過程、濃艷的形式而沖淡教學效果。因此,高效的課堂主要是思考如何讓學生更便捷地吸收更多的知識,而不需要過于夸張但卻無實際意義的形式。
2.課堂需要質樸實在
課堂的本質在于真真切切的“實”,實實在在的“真”。因此,課堂上為了教師布置任務合作而合作,為了華麗而設計的毫無意義的討論、毫無想法的交流是高效課堂的天敵。高效課堂需要學生自己深入地挖掘探討,是發自肺腑的爭論,要剖析自己的真實想法感受,需要學生迫不及待地合作交流,需要為教學需要而進行的實實在在的有效合作交流。
3.課堂不應千篇一律,機械單調
名校的教育經驗、名家的教學模式,也許對我們的教學有一定的啟迪和師范作用。但名校的教育經驗、名家的教學模式不可能適合于每一個課堂,也絕不可能合適于每一門學科,因此,我們要根據我們備的每一堂科、每一學科設計不同的教學模式、教材備案。
二、對建立高效課堂的幾點思考
1.建立高效課堂需要我們有耐心和堅持
在教學過程中,沒有一蹴而就,我們很可能堅持了一段時間,但是高效課堂的教學成果并不明顯。這就需要我們有足夠的耐心和持之以恒的堅持。我們不可能保證準備的每一節課對學生而言都是高效課堂,也不可能人人都能高效。但是只要我們課堂有一、兩節高效,只要學生對學習有了一兩絲主動,這就是收獲。我們會更加有耐心,也更加相信我們的課堂會越來越高效。
2.建立高效課堂需要我們不斷反思,不斷總結,不斷提升自我
反思能夠充分認識不足,經驗則能讓我們查找到不足。在每一節課后,我們都應反思自己,反思自己哪一環節做得不足,為什么沒有達到自己預定的效果,然后尋找解決對策,并將反思所得經驗用在在以后的教學中,只有這樣,才會一步步向高效邁進。同時,要建立高效課堂,更需要基本功扎實、專業素養好、創新應變能力強、愛崗敬業的優秀教師。因此,教師在日常工作中,應不斷提升自我,力爭以飽滿的熱情和卓越的本領去構建高效課堂。
3.建立高效課堂需要教師精心備課,靈活運用教材
我們應對教材進行深入的探究總結,深入每一個知識點,對知識有更深刻的理解,力爭在課堂上用最簡單的方法教會學生最多的知識;同時,應根據節課不同而設計不同的課堂結構,切忌千篇一律。如文言文和文學常識方面,應留給學生充足的識記時間,淡化交流合作;在現代文閱讀方面,要加強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給學生留有充足的交流和反思空間,讓他們在反思中體會,在交流探究,深入地感悟文章所表達的意境和美感。
4.建立高效課堂需要我們和學生有效溝通,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自主意識
不可否認,課堂的主體是學生,如果學生在課堂上不會學習,不積極,不主動,沒有正確的學習方法、學習觀,也無法建立真正的建立高效課堂。因此,在平時我們應多對學生進行深入的溝通,適當進行學習觀教育,培養他們正確的學習方法,建立起他們自己的學習觀。讓他們主動投身學習,變“讓他們學”為“他們要學”,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地將高效課堂落到實處。
5.高效課堂需要適時適度的改變評價機制
教育的目的是培養學生體現自我價值,能為現代化建設做貢獻,是為了培養學生成為富有創新精神、敢于實踐、敢于探索的人才,而絕不是成為考高分的考試機器。高效在于培養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和自主意識,是讓學生有自己的學習方法、學習觀。這是一項艱難的任務。雖然我們提倡的是教育綜合性評價,但評價中形式主義的現象仍然很嚴重,當前的教育仍存在著功利教育的痕跡。許多地區老師晉職、評獎等的條件也是一直以學生成績為主。學生成績也是求學能否成功的主要因素。對學生和對教師的評價,始終以成績來論優秀與否。在有限的課堂時間里利用大部分精力去培養學生的交流合作意識,培養學生的動手創新能力,不論對教師還是學生都是投入極大,收獲或許會很小的冒險行為。因此,要構建真正意義的高效課堂,也應在改革評價機制方面動真格。
初中語文的高效課堂是一項任重道遠的工程,教師應當不斷實踐和探索。
參考文獻:
[1]趙紅.初中語文高效課堂之我見[J].亞太教育,2016(6):43.
[2]中國教育學會學校文化研究分會.中國學校文化年鑒(2012)[M].新華出版社,2013.
編輯 杜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