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天明
摘 要:在新課程不斷深入改革發展的當下,小學語文教學對于學生而言是極其關鍵的,高質量的語文教學不僅能夠有效提高學生對于語文學習的興趣,還可以提高他們的文學素養。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中要堅持做到滲透德育,教學詳略得當,注重教學速度和注重課內與課外的聯系,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同時也為學生未來的學習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到底怎樣才能搞好小學語文教學呢?對此問題進行了探討,有如下見解。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我見
一、滲透德育
新課標指出“語文教學應使學生受到愛國主義教育”。大多數小學生的思維方式以及個人修養具有較大的可塑性,意志也比較薄弱,識別外界好壞的能力又比較差,所以,小學教師在對小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的時候,不僅要充分利用好小學的思想品德課,還要結合好語文教材中包含的愛國主義英雄教育、革命思想教育以及前途導向教育,在揭示課題、剖析詞句、指導朗讀中滲透德育,讓學生積累感悟語文材料,培養學生良好語感,讓學生生成性地暢所欲言。
教師在教育小學生的時候應該堅持正面教育,引導學生去學習教材中那些英雄人物的思想、意識以及精神,讓學生能夠具備應有的愛國情懷、堅強不屈的意志以及勇敢向前的精神。《我的戰友邱少云》《難忘的一課》《豐碑》《再見了,親人》等課文都是很好的題材。同時,教師還要安排學生搞好社會實踐活動,通過參與社區文化建設,村莊環境整治等活動,把愛國主義情懷教育擴展到熱愛家鄉的教育之中,培養學生熱愛自己村莊的思想情感,讓他們為了更好地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去努力學習。同時教師還可以采用反面教育的方法,時刻提醒學生不能夠犯錯誤或者犯了錯誤之后要虛心地接受別人的批評,然后改正自己的錯誤。反面教育給學生展示的是鮮明的是非標準。這種教育方式不僅能夠使當事人不斷進步,還可以使得旁人清楚自己的行為準則,讓德育無處不滲透于語文教學之中。
二、教學詳略得當,課堂氛圍活躍
在進行教學的時候,教師要講究教學詳略得當,這是增強教學效果的關鍵所在。對于語文教材中的重難點,教師要對重點進行推敲斟酌,精雕細刻,詳細講解;而略處只需一語帶過,不用過多地浪費上課時間。諸如詞語講解,教師要注意找出重點詞語,觀察詞語的感情色彩;教材分析,教師要去抓文章中的重點句子,重點段落的描寫,由淺入深加以剖析。對于文章中的一般詞句及段落,不能夠平均用力,防止滿堂灌。因為這樣才會做到重點突出,然后再去難點突破。課文如此,單元亦如此。在進行單元教學的時候,教師要突出本單元的重點知識以及重點項目的練習,要做到學以致用。
教師要清楚的是,要想上好一節語文課,不僅要把握好重難點,做到詳略得當,還要做到張弛結合,活躍課堂氣氛。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合理地利用詼諧幽默的語言、千變萬化的神態、靈活機動且優美的動作以及其他多種教學形式,活躍課堂氣氛,把上課的氛圍由平緩慢慢往高潮推,然后再把高潮向平緩轉向,同時為接下來的高潮做好準備工作。因為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的精神得到振奮,上課期間的思想才會更加集中,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具體做法還有:在平淡處把握“轉折點”。在給學生教授重點的、新的知識的時候,教師要重視那些重點內容,引導學生進行學習。在高潮處把握“興奮點”,因為當教師給學生傳授新的、重點的知識的時候,學生的狀態往往是高度興奮、高度集中的,這是學生在上課過程中最佳的學習狀態。這時候教師可以適當安排,合理點撥,讓學生對知識可以更好地理解以及掌握。這樣同學們就會被吸引,繼而愛上聽課,喜歡學習。
三、把握教學速度,合理布置作業
教師在進行教學的時候,應該根據所教內容以及同學們的接受能力快慢,然后決定自己的教學速度。對于那些重點的、難度大的知識點,教師要把速度放慢;而對于那些簡單的知識點,講課速度就可以稍微快點,或者點到為止,或者讓學生自行完成。
學生作業,不做不行,做多了更不行。因為學生寫作業的目的就是為鞏固教師所傳授的知識,所以教師在布置作業的時候要適量,不能夠讓學生感到有所壓力,應該輕松、愉悅、感興趣地去完成作業。反之,如果教師布置太多的作業,學生就會把作業當成一種任務去完成,敷衍了事,必然不會看到好的教學效果,而且對于知識的遺忘也會更多。同時教師還應該及時地去了解學生作業的情況,及時對學生進行輔導。
四、注意課內與課外的關系
在當今,學校的教學形式一般都是班級授課制,所以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語文教學過程中,學生獲得語文基礎知識以及培養聽、說、讀、寫能力的主要途徑還是依賴于教師上課傳授的知識。所以,教學大綱指出教師必須重視學生的課外活動,因為語文課外活動和語文課堂教學有著非常密切的關聯,教師只有把課內知識和課外活動進行有機結合,以課內知識為主,課外活動為輔,讓兩者相互補充,相互促進,這樣語文教學在改革過程中才能向高層次發展,才能在此基礎上慢慢形成一個較為完整的新的小學語文教學體系。
綜上所述,在素質教育蓬勃發展的今天,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要堅持做到以上幾大方面,不斷提高學生對于語文學習的興趣,使他們的小學語文學習充實且富有意義,符合小學語文核心素養價值取向。
參考文獻:
[1]常璐.語文教學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J].湖北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5):153-156.
[2]周翔.農村小學語文核心素養價值引領的探討[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6(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