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為小學語文教學的主要難點之一,閱讀教學一方面影響著學生的語文成績,另一方面還決定著學生自主閱讀能力的高低。為了促進我國素質教育不斷發展,教育部門出臺了新課程改革。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必須打破傳統教學方法束縛,不斷進行教學方法的創新。作為近些年來使用最為廣泛的教學方法,合作學習同樣適用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對此,本文將針對合作學習法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進行研究。
【關鍵詞】合作學習法 小學語文 閱讀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25-0094-02
當前我國已經全面推進了素質教育,在新課程改革標準的制約下,教育工作者已經充分重視學生全方面的綜合發展,重點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自主創新能力與團隊合作能力等[1]。合作學習法作為使用新興的教學方法,既能夠激發學生對于小學語文閱讀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之中,提高小學生的語文閱讀水平,又可以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因此,本文將在分析了合作學習法積極作用的基礎上,針對該學習法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展開研究。
一、合作學習法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積極意義
閱讀能力作為當今社會人與人之間最為主要的交流方式,主要指信息接收能力與文字處理能力。無論是在學習、生活還是工作,人們都離不開這兩種能力的應用。為了讓小學生能夠早日適應高速發展的生活、學習、工作環境,語文教師應該要重視培養小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以及良好閱讀習慣的培養。合作學習法主要是通過小學生之間的有機合作來實現改變學生的學習狀態、促進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之中的目的。在使用合作學習法時,語文教師會將班級的學生分為若干小組,讓學生一小組的形式進行學習,通過共同合作來完成教師所布置的學習任務。
將合作學習法應用到小學語文的閱讀教學之中一方面能夠提高學生對文章素材的理解能力,讓學生能夠通過合作學習的形式對文章素材進行自主理解、思考、閱讀、總結等,這樣既能夠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探究能力,還能夠促進學生對于文章理解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合作學習法還能夠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與良性競爭意識。作為當今社會的兩大發展主題,合作與競爭必不可少。小學生可以通過合作學習來提高自身的合作能力,又可以在小組合作的良性競爭中得到發展,可謂一舉雙得。
二、合作學習法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一)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計劃,促進合作學習的應用
由于小學生自身的獨特特點,小學階段的教學計劃不應該是固定的、一沉不變的,而是應該要具有一定的彈性,能夠做到根據小學的特征、立足于小學教學的基礎,從小學生的視角出發,制定出科學、合理的教學計劃。為了促進合作學習法的應用,教師應該要從教學資源與教學內容出發在小學生理解能力和知識結構的基礎上科學制訂學習計劃,讓小學生能夠積極融入到閱讀之中,遞進性地增進小學閱讀的難度。
(二)時刻注重把握課堂節奏,保證合作學習發揮最大效應
在應用合作學習法進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時,教師要時刻注意把握課堂節奏。如果教師因為盲目追求課堂教學速度而導致課堂節奏過快,學生會無法完成意見、想法的交流與統一,甚至無法完成閱讀,從而達不到引發頭腦風暴的效果。不僅如此,如果教師在課堂時間的安排上缺乏合理性,導致學生缺少充足的交流、討論機會的話,那學生就只會敷衍了事,達不到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目的。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時應該要時刻注重課堂節奏的把握,讓學生能夠在一個自由、有秩序又不缺少熱烈氣氛的課堂環境中進行討論,完成合作學習。除此之外,教師還應該要注重自身角色的轉換。在合作學習法中,教師更像是一個組織者,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讓學生能夠更好地進行合作學習。而作為學習的行為主體,小學生也應該同樣意識到自己與教師之間是相對平等的關系,他們對教師應該是尊敬而非畏懼。這樣學生才敢于在課堂上表達自己的觀點,敢于參與到閱讀討論之中。
根據當前的實際情況不難得知,很多小學生在語文閱讀方面存在著一定的障礙,對文章的有效解讀是很多小學生學習面臨的困境,長久下來只會讓學生對閱讀產生排斥心理,影響到小學生的發展。在國家素質教育的要求與新課程改革標準的背景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必須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創新教學方法,選擇適合小學生發展的教學理念和模式。合作學習方法能夠極大地激發小學生的閱讀興趣,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該要積極推動合作學習法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計劃,時刻注重把握課堂節奏,以保證合作學習發揮最大效應,從而真正提高小學生的語文閱讀水平,實現小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促進小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黃家良.小學語文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組織與調控分析[J]. 時代教育, 2018(8):185.
作者簡介:
王勁竹(1992.2-),女,遼寧沈陽人,研究方向: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