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雪艷
摘 要:當前是一個教育創新時代,初中美術教學發展要與時俱進,跟上時代前進的腳步。初中美術教師要打破傳統教學模式的弊端,不能一味向學生灌輸各種美術理論知識和繪畫技能,而完全忽視了學生創新實踐能力和精神的培養。基于新形勢下,初中美術教師要優化改革課堂教學方式,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綜合實踐能力,通過在課堂上營造出和諧愉悅的學習氣氛,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促使能夠發揮出學生創新想象力,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多元化的美術學習活動中。本篇文章對初中美術教學中學生創新精神的培養方法進行研究,以供參考。
關鍵詞:初中美術教學 創新精神 培養
引 言
美術教育是整個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重要途徑。美術教育影響人的思想、感情、意志、興趣、愛好,乃至影響人的整個精神世界,從各方面陶冶人的性情,培養人的創造性思維,提高審美素養,在以培養全面發展的現代新型復合人才為目的的素質教育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在初中課程里,美術課程是不可或缺的,是培養現代化復合型人才的最佳課程。
1初中美術課堂中創造力缺乏的原因分析
1.1傳統教學方式給學生留下的刻板印象
在學生學習美術之初,我們會發現他們在表現手法上各有不同,但在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下,學生長期進行對于基本功的練習,學生的創作開始逐步偏向老師在黑板上的示范以及課本上的示例,缺少了獨立思考的過程。例如,對于小學生而言,小鳥或花草樹木在他們腦海中的樣子各不相同,因此創作出來的作品也百花齊放,但對于年紀稍大的中學生來講,讓他們畫一棵樹,很可能都是相似的樣子。這樣的作品缺少作者本人對這個世界的感知,只是對書本中示例的一種復制。
1.2生活環境對學生的影響
眾所周知,在當今的社會環境下,學習成績總是被放在首位,很多學生在中學時期不得不放棄自己的興趣愛好,將全部精力投入到文化課學習之中,即便在美術方面有天賦也無法發揮自己的優勢。況且在很多家長的眼中,美術似乎是一種“不務正業”,因此學生的課余時間幾乎被各種補課班所壓榨,學生也沒有時間去親近大自然,感受大自然,靈感也無法被激發。另外,如今很多學校的美術課時越來越少,老師在課堂上能給學生展示的東西就少之又少,加上課時限制,很多美術課已經變為理論課,學生進行創造的機會也變少了,這也是學生創造力下降的一個重要原因。
2初中美術課堂中創造力的培養策略
2.1轉變教學模式
在教學中,教師應改變教學模式,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想象力。教師在教學中應做到以下幾點:第一,教師應將藝術作品與故事結合起來,使學生在提高學習興趣后能夠自主創作。例如,當老師談論中國山水畫時,可以向學生講述“春游”的故事。這種教學方法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使學生發揮想象力;其次,為學生安排教學;學習任務,使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能夠理解各種繪畫方法,并為學生提供一個主題,使學生能夠圍繞主題自由想象,自由選擇顏料和繪畫方法來創作,進而提高學生的想象力;第三,培養學生的聯想能力,教師應引導學生在教學中把一件事與另一件事聯系起來,這類事情。聯想學習法可以拓寬學生的思維,對培養學生的想象力起到重要作用。在教學模式改革中,首先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然后以學生為主體引導學生改變傳統觀念。例如,當老師在課堂上講課時,他會拿出一張畫,畫的是樹上的一只鳥。然后他要求學生組成一個10人的小組。想象一下這只鳥接下來要做什么,比如筑巢、睡覺、疲勞飛行和休息。讓學生發揮想象力,分組討論統一的結果。這樣,教師就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教師在教學中要樹立正確的教學理念,學會尊重和鼓勵每一個學生,了解學生的真實想法,激發學生對藝術的興趣,給學生創造足夠的空間,從而培養每一個學生的創新能力。
2.2以欣賞者的視角評價學生作品
每一幅學生的作品在老師看來也許稚嫩,也許存在著很多的問題,但它是學生靈感碰撞的產物,從某種程度上來講代表了學生的心路歷程,因此作為老師應找出作品的優點,鼓勵學生開拓自己的思維,創作出不一樣的作品。比如,在設計課上,也許有很多學生設計出的作品在經驗豐富的老師看來似乎行不通,但我們不能否認學生在這個作品中的創意,而是應該首先肯定他的創意的優點,再以一個欣賞者的角度來給學生提出建議,學生既不會喪失對創作的熱情,也能取得進步。
2.3注重學科知識相互滲透,培養學生綜合創新意識
初中美術教育目的就是為了學生良好的實踐動手能力和審美能力,為了達到此目的美術教師需要在實踐教學中滲透其他學科知識,這樣不僅有利于完善美術課堂教學內容,提高學生美術學習興趣,還可以開拓學生學習視野,發散學生的創新思維,將美術學習與其他學科知識聯系在一起,促進自身美術學習的全面發展。就比如,當初中美術教師在講解到“椅子設計”章節內容時,教師不能只是單一向學生灌輸講解相關理論知識,這樣不利于學生對該部分知識的透徹理解掌握。針對于此,教師可以充分發揮出學校多媒體技術的作用,通過采用圖片或者視頻教學方式,引導學生深入探究分析不同設計椅子的功能特點[3],然后鼓勵學生敢于在課堂上發言提出問題,讓學生之間進行相互討論交流,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這樣能夠有效提高全體學生對課堂所講知識的理解程度。在“椅子設計”知識講解過程中,美術教師還可以介紹椅子結構與物理學之間的關系,椅子設計材料選擇與生態環保、化學等學科之間的關系等,這樣也可以實現對學生學習的全面鍛煉,促使學生重溫其他學科知識。
結束語
教師在初中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既能激發學生對學校美術的興趣,又能更好地提高教學質量。作為一名教師,在這一過程中,必須注意培養學生的獨特性,根據學生的特點采取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在實踐訓練中提高創新思維能力,增強思維能力。
參考文獻
[1] 孫運俠.關于提高初中美術課堂教學效率的幾點策略[J].中國新通信,2018,20(16):176.
[2] 姜振華.新課改下初中美術教學現狀與對策[J].黑河教育,2018(07):76-77.
[3] 趙四民.初中美術教育中創新能力培養策略[J].美術教育研究,2018(1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