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爽
摘要:隨著我國對于教育事業不斷的發展,切實的提高了我國的教育水平。英語是我國中學中必修的課程,而英語教育事業發展的重點在于“聽、說、讀、寫”四個方面,英語的閱讀在英語教育教學中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傳統的英語閱讀教學中,過于注重對于句法、詞匯的教學,忽略了篇章的結構以及對英語閱讀內容的解讀。因此,為了將篇章的結構和閱讀的內容的解讀有效的閱讀,需學習語篇分析理論,改變了傳統的高中英語教學方式,提高了我國高中英語教育水平和學生的學習效果。英語語篇知識教學正逐步成為中學英語課堂教學的新方向,語篇知識教學理念在課堂教學中的有效落實,很大程度上依賴于教師對教學活動的設計與實施。文章結合語篇知識教學的概念,著重闡述了在中學英語課堂中開展語篇教學時對教學活動設計方面的探究。
關鍵詞:語篇知識;英語閱讀;教學活動;教學設計;活動設計
一直以來,在中學的英語教學中,英語閱讀是一個認知較為復雜的教學內容。英語的閱讀是最讓學生感到為難的,同時也是學生得不到高分的主要因素,因此,英語閱讀的重要性已經被廣大師生重視,在英語學科的考試中,英語的閱讀占據著較大的比重。因此,需要對現階段英語閱讀教學活動的設計進行深入的研究。
一、語篇知識的概述
語篇知識主要就是站在微觀和宏觀的基礎上,對表達完整意義的篇章進行研究。在宏觀的角度上對語篇整體結構進行分析,理解語篇的深刻涵義;在微觀的角度上對英語閱讀的研究,就是剖析文章的詞義、句法以及句子與句子之間的關系來識別語篇銜接的方法。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初中英語是以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為目的,以話題為中心,以閱讀、對話、聽力和寫作等內容所構成的整體教學單位;同時,通過語法和詞匯在語篇中的多次循環,反復打好語言基本功,整套教材大部分內容都是以語篇形式出現,并結合以課堂項目。這為語篇教學的課堂模式提供了保障。
二、語篇知識的原則
(一)整體性原則
在英語閱讀的教學中,其應該注重對英語閱讀文章的整體教學的理念。在英語的閱讀教學活動中,英語閱讀文章其作為一個整體出現的師生面前,無論是對對話進行閱讀分析還是對故事進行閱讀理解,其構成了一個相對完整的語境和語意,分析整篇文章的語意功能和語用目的。所以在英語閱讀的教學活動中,應將閱讀文章作為一個整體進行分析,英語閱讀文章可以分為對話類型英語文章和故事型的英語文章,對于對話類型的英語文章,應將每篇對話的“引言”進行充分的理解,以及運用,在英語閱讀教學活動,應處理好對話與對話之間的關系,實現對英語對話閱讀的研究。對于故事類型的英語閱讀文章,應將故事的情節進行把握,根據故事的發展,對英語詞組、語法知識、句型的之間的聯系進行分析,實現字不離句,句不離篇。
(二)整合性原則
英語閱讀篇章是一個獨立的主體,但是其也是英語學科教學中一部分,其與單詞、句型之間有著緊密的聯系,因此,說明在英語閱讀教學活動中,一定要將單詞、句型等知識有著充分的理解與學習,教師要將單詞、句型與篇章之間的聯系進行明確,幫助學生掌握其中的關聯,通過單詞、句型理解篇章等等,英語閱讀活動遵循整合的原則,實現文章的整合,使得英語閱讀活動達到最優化的教學效果。
(三)發展性原則
在中學階段,英語閱讀中有著大量的詞匯和句型,學生需要對詞匯和句型進行充分的掌握,在英文閱讀的文章中,還應穿插著英語語法,這是與英語單元教學中進行連接重要環節,故事類型的英語閱讀其的篇幅較長,教師應根據學生的知識的掌握程度,合理的安排英語閱讀中詞匯、句型的教學。
三、語篇知識英語閱讀教學設計——how often do you exercise?案例分析
本研究選用的是人教版新目標英語課本中初二英語課本第四單元how often do you exercise?,其的語篇類型為故事類型,其具有完整的語篇要素。在這個單元中,閱讀的文章有“food and lifestyles”等,其講述的是學生平時的飲食和生活習慣,文章的語篇結構十分的完整,并且簡潔。語篇的結構大致分為語篇簡介——文本主題——故事支撐等等三大部分,在對本文進行教學設計時,需要將文章的大致內容進行梳理,需要正確的認識文章的內容,充分的分析語篇文章的內涵以及其中的詞義,結合英語閱讀文章的篇章內容理解動詞所表達的含義。
(一)教學目標設計
1.將篇章中的各個要素以及英語閱讀文章文體特征詳細的掌握,整合信息內容。
2.教師應帶領學生進行英語文章的略讀,將文章的結構進行梳理。明確學生平時的飲食習慣。
3.利用語篇知識掌握英語閱讀的語言,充分的分析動詞以及其代表的情緒。
(二)教學的重點難點設計
1.教師帶領學生運用語篇要素將閱讀文章的文體進行確定,同時還要依據標題的內容將文章的內容進行有效的預測。
2.通過閱讀文章,了解了學生的生活習慣以及飲食習慣,并且根據文章進行深層次分延伸。
(三)教學設計思路
“food and lifestyles”其主要就是實現語篇的形式、內容以及語言的統一,在針對此篇英語閱讀的教學活動設計應從主題層面、語篇層面以及語言層面等方面進行教學設計。
1.主題層面
教師幫助學生用已知的經驗、知識點進行文章的略讀,梳理文章的主題脈絡。從而對文章的內容進行深度的研究,豐富對主題知識的認知,將閱讀文章的新知識點進行整合,實現對閱讀文章的深化理解。
2.語篇層面
運用語篇要素,帶領學生站在宏觀的角度上了解閱讀文章的內容,并且從微觀的角度將閱讀文章的知識點進行梳理,學生可以實現思維的深化。
3.語言層面
教師帶領學生對英語閱讀文章的語言特色進行提煉,實現篇章語言的賞析。
(四)閱讀教學活動流程設計
1.導入內容
利用多媒體技術或者情境設計等等將與英文閱讀文章相關的內容進行展示。
2.引入語篇
利用語篇知識將英語閱讀文章的語篇類型進行分析,采用語篇要素對閱讀文章進行充分的閱讀?!癴ood and lifestyles”的語篇類型為Anecdote,梳理閱讀文章的前置信息,同時將英語閱讀文章的大意進行充分分析,以food and lifestyles為支撐進行文章內容的閱讀。
3.為深化語意打下基礎
通過語篇要素將文脈的主線提煉,且厘清閱讀文章的內涵,以food and lifestyles為支撐,梳理關系,充分的了解了現階段學生的生活習慣,并且可以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通過對英文課本中單元標題為how often do you exercise?的理解,為進一步深化對文章的理解作鋪墊。
4.構建創新內涵
通過深入的分析,不斷的將food and lifestyles拓寬,讓學生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著充分的理解與認識。
5.賞析語言
學生通過將英語閱讀文章的閱讀,教師帶領學生將文章中動詞或者其所表達的含義進行充分的理解,并加以欣賞。
四、結論
綜上所述,英語閱讀能力是英語學科中最為重要的一環,利用語言教學中語篇分析理論,可以提高學生對閱讀文章的理解。語篇知識在英語閱讀中的運用,其主要就是將英語閱讀的文章從整體到細節,從篇章到句型再到詞匯進行的梳理,實現了英語閱讀教學活動教學質量的提升。同時,讓學生將整篇文章作為一個整體,從自身已知的知識點,利用簡單的詞匯、句子以及語法等對文章進行語篇的分析,激發了學生的學習技能,更加的提高了英語閱讀教學的質量。
參考文獻:
[1]宋寧寧.初中英語閱讀教學語篇分析法的應用[J].校園英語,2017(13):132-132.
[2]楊莎莎.基于語篇分析的思維導圖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5.
[3]蘇日雅.語篇分析理論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沈陽師范大學,2016.
[4]王梅,張小平.基于語篇分析的高中英語閱讀理解教學[J].英語教師,2017,17(12):81-83.
[5]曹偉華.在語篇中教學詞匯和句型的有效方法[J].中小學外語教學(小學篇),2010(3).
[6]范冰.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中小學外語教學,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