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春連 王華 楊敬 王蘭

[摘要] 目的 探究腫瘤放療患者延續護理需求與分析。方法 以該院2016年2月—2018年2月接受放射治療的250例腫瘤患者為研究對象,通過調查問卷的方式對其不同維度不同條目的延續護理需求進行調查,并對調查數據進行分析,探討腫瘤放療患者延續護理需求。結果 腫瘤放療患者在病情惡化復發或轉移等先兆癥狀判斷、飲食指導、運動與休息指導、心理支持、家庭支持幾方面的需求最高,分別占52.40%、89.60%、56.80%、53.20%、61.60%。結論 腫瘤放療患者對于不同方面延續護理的需求有較大的差異,尤其是在病情惡化復發或轉移等先兆癥狀判斷、飲食指導、運動與休息指導、心理支持、家庭支持等方面,應給予個性化、針對性護理干預。
[關鍵詞] 延續護理;腫瘤;放療;需求分析
[中圖分類號] R47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9)04(b)-0165-02
癌癥已經成為嚴重威脅到人類健康的可怕疾病之一,惡性腫瘤患是一個較為特殊的群體,需要接受漫長的放化療治療,化療分為治療性化療和輔助性化療[1]。化療需根據肺癌組織學類型不同選用不同的化療藥物和不同的化療方案,治療期間存在諸多不適,容易發生骨髓抑制,對身體的健康危害性極大,造成血小板減少而引起出血以及白細胞減少引起感染等情況,嚴重危害患者生命安全[2-3]。且大部分腫瘤放療患者治療結束當日即出院,因此了解腫瘤患者出院后的延續護理需求是為患者提供優質有效出院健康宣教的重要前提。該研究2016年2月—2018年2月對接受放射治療的250例腫瘤患者進行調查與分析,了解其出院后延續護理需求現狀,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該研究研究對象為該院接受放射治療的250例腫瘤患者,均已簽署知情同意書,經過該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所有參與該次研究的患者均在調查人員詳細講解后充分了解該次調查的內容、目的,患者意識清晰,不存在閱讀、理解、溝通、言語障礙,能獨立完成調查問卷的填寫。250例患者中男144例,女106例,患者年齡為33~78歲之間,平均為(49.55±4.69)歲,其中,患者的學歷分布上,高中及以上的有127例,高中以下123例;患乳腺癌、肺癌、胃癌、食道癌、腸癌、前列腺癌、宮頸癌、鼻咽癌及其他癌癥的患者分別有24例、28例、42例、34例、35例、27例、31例、12例、17例。患者的家庭人均月收入分布情況為:8 000元以下179例,8 000元及以上的有71例;患者的婚姻狀況分布為:已婚:177例,喪偶19例,離異32例,未婚22例;付費方式為城鎮醫療保險、農村合作醫療以及自費的患者分別有124例、109例、17例。
1.2? 方法
向符合調查標準的腫瘤患者說明調查的目的、意義、內容、調查方法后,向其發放腫瘤放療延續護理需求調查問卷表,并由經培訓后的專業人員指導其進行填寫。問卷表的主要內容包括病情監測(病情惡化復發或轉移等先兆癥狀判斷、麻醉性止痛藥物使用指導、普通藥物使用指導、用藥劑量及療程指導、口服化療藥物使用指導、復查)、照護用藥(基礎護理、口咽部不適、胃腸道不良反應、放療潛在不良反應、管道處置、皮膚損傷、排泄)、健康指導與支持(出院后的飲食指導、睡眠指導、運動與休息指導、性生活指導、生育知識指導、社會支持、心理支持、家庭支持、工作支持)等3個不同的維度,所有條目的評價均按照非常需要、需要、無所謂、不需要進行分級,需求率=(十分需求+需求)/總數×100.00%。回收調查問卷,并有專家小組對問卷不同維度不同條目的填寫有效性進行評價,計算其問卷回收有效率
1.3? 統計方法
采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分析,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計量資料,以(%)表示計數資料,分別用t和χ2進行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該研究調查問卷回收有效率為100.00%,腫瘤放療患者在病情惡化復發或轉移等先兆癥狀判斷、飲食指導、運動與休息指導、心理支持、家庭支持幾方面的需求最高,分別占52.40%、89.60%、56.80%、53.20%、61.60%,見表1。
3? 討論
隨著環境污染不斷加重,生存壓力逐漸升高,腫瘤發病率也呈不斷升高的趨勢,對人們的健康造成嚴重的威脅[4],特別是一些患者在患病早期多無典型臨床表現,只有明顯癥狀到醫院就診、治療時已到了晚期,無法通過手術等方法進行有效治療[5-6]。
而放射治療作為腫瘤的重要臨床治療方法之一,無論是作為手術前后的輔助性治療還是對晚期腫瘤患者的主要治療手段,都有廣泛的應用[7]。但在放療結束之后、患者出院在家時需要更多的細心照料。如何做好放療患者出院后的延續護理,對于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改善患者放療后的生存質量都有重要意義[8]。該次研究結果表明,研究對象在病情惡化復發或轉移等先兆癥狀判斷、飲食指導、運動與休息指導、心理支持、家庭支持幾方面的需求最高,病情監測維度中,以病情惡化復發或轉移等先兆癥狀判斷的需求率最高,這與惡性腫瘤易轉移復發,且轉移復發后的死亡率高有關。放療結束,患者出院后的休養、護理至關重要。及早發現復發轉移的先兆癥狀,有利于病情的控制。照護用藥維度中,各條目的需求率總體都不高,可能與醫護人員在放療前后已經采取相關的護理措施及指導有關,患者可以對常規問題從容應對;健康指導與支持飲食指導維度則以飲食護理、運動與休息指導、心理支持、家庭支持四項的需求率最高,這可能與惡性腫瘤自身的消耗性、營養攝入不佳等有關,患者本身的不良情緒也可能對其出院后的生活造成一定影響,需要做好生理、心理的綜合性護理干預。
綜上所述,腫瘤放療患者對于不同方面延續護理的需求有較大的差異,護理人員應根據需求程度針對性進行指導。
[參考文獻]
[1]? 陳子敏,謝克北,柏興華,等.延續性護理對鼻咽癌放療患者鼻咽腔沖洗依從性的影響[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6,22(26):3811-3813.
[2]? 趙梁樺,賓三梅,陳雪蓮,等.延續性護理在鼻咽癌放療患者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8,15(7):116-118.
[3]? 喬瓊.延續性護理路徑在鼻咽癌放療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探討[J].護士進修雜志,2016,31(2):146-149.
[4]? 段永璇,甄天民,谷景亮,等.大數據環境下腫瘤放療的數據解析[J].中華醫學圖書情報雜志,2018,27(3):10-13.
[5]? 馬平平,許容芳,陸關芹,等.顱內腫瘤患者放療期間主要照顧者真實體驗的質性研究[J].護士進修雜志,2018,33(18):1697-1700.
[6]? 蘇平平,李貌,吳乒乒,等.住院晚期腫瘤病人家屬照顧者信息需求的現狀研究[J].護理研究,2015,29(7):853-855.
[7]? 王麗芳,李群,張昕,等.延續護理對鼻咽癌放療后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山西醫藥雜志,2016,45(15):1840-1842.
[8]? 陸曉燕,唐曉青.腫瘤放療患者延續護理需求的調查與分析[J].交通醫學,2015,29(6):646-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