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8年是我國改革開放40周年,改革開放不斷加深,經濟快速發展。隨著全球化經濟和信息化時代的到來,我國對外貿易頻繁,與其他各國交流愈加深厚。英語作為世界最廣泛的語言,是對外交流必不可少的交流工具。因此,英語教學對我國經濟發展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新時代的青年是21世紀時代責任的承擔者,在人才競爭十分激烈的現代,高職院校是人才培養的重要輸出地。積極對英語教學進行改革和創新,以便于培養高素質的綜合性人才。本文立足于新時期的背景之下,討論高職院校的英語教學應當如何以學生為中心的原則下推動發展。
【關鍵詞】新時期;學生;高職院校;英語教學;探討
【作者簡介】牛亞亞,定西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隨著我國國力的不斷增強,對外交流、對外貿易時常可見。這也促使著許多人學習英語,我國在教育上也十分重視英語教學。大學英語是各高職院校的一門必修課程,更有部分院校要求學生要在大學學習階段通過全國英語四級考試,即CET4測試。
雖然各高校對英語的重視程度令人欣喜,但是高職院校的英語教學改革與創新問題不容小覷,甚至可以說是迫在眉睫。要如何響應時代的號召,培養高素質才人以便為國效力,這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也是急于解決的問題。
1.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我國教育制度當中,大學生畢業以后即面臨著要進入社會就業,即便有部分人選擇了考研、考博等,但終究是要匯入就業大流。而對于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應該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分析。首先是培養方式,其次是培養目標,最后是培養目的。這是一種全新的培養方式。在高職院校的培養中,注重對人才理論與實踐兩方面的培養。不似從前,只注重于理論的教學,做個“書呆子”,更多的是踐行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指導,將實踐與理論相結合。加強對學生們想象能力、創新能力的培養,鼓勵學生們以所學專業知識為基礎,不斷增強自身的動手實踐能力。
高職院校雖然在師資力量與教學設備上與高等大學院有所差距,但是這并不是阻礙高素質人才輸出的根本原因。高職院校應當突破常規的教學模式,創新發展,根據現狀所出現的問題,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找到問題的根源提出解決方案,及時解決教學質量問題。
2.高職院校的英語課程授課現狀。由于高校教育不斷發展,還有不同高校所制定的不同程度的擴招,使得高校的生源不斷增加。同時,這也帶來了許多分層現象。
首先,是英語水平程度不一。由于喜好、學習能力等因素,導致學生的英語水平不盡相同。例如,有些同學在高中時代英語就已經達到了英語四級的水平,更有甚者達到了英語六級的水平。但是,同樣也有部分同學英語是薄弱學科,怎么學也學不好,大學英語總是掛科。
其次,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度不高。雖然英語在生活中日益重要,但也有些同學發出了質疑。中文作為我國文化的瑰寶,博大精深,學藝尚且不精,我們有一味學習英語的必要嗎?而且,現在中國國力強盛,諸多國家也開設了中文課,有更多的人在學習中文。很多人也開始用中文進行交流,我們是否真的有必要學習英語?
最后,英語成為了“啞巴”英語。眾多英語的教學中,很多人會忽略發音以及對話,只注重于筆試。在英語的學習中,我們都知道,聽、說、讀、寫、譯是最為重要的。
大學英語的現狀不容樂觀,所以,應該結合創新改革的號召對高職院校的英語教學進行改革。各高校教師也要提高自身素質,在課堂中貫穿新時代的理念,也為學生們灌輸現時代人才需求的要求。根據素質要求,對課程教學作出積極回應。
傳統的高職院校在教學方面無法得到顯著提高的原因是沒有找到癥結所在,盲目進行改革,所以導致整改效果不甚明顯。立足于國家政策大力支持,人才需求大的新時期,高職院校應當提倡“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原則,根據該原則設立對應的教學策略,多角度、多方面橫縱向思考,周全考慮,細致實踐。
1.注重基礎性英語教育。基于各個同學的英語水平不同,為了提升大家的英語水平,應該立足于基礎,穩扎穩打地鞏固好基礎知識。同時,基礎知識也是培養其他英語能力的根本。經過高校的各大英語活動分析,可以知道,倘若學生沒有扎實牢固的英語基礎,是無法真正將英語踐行到實際當中。所以,高校應當重視基礎英語的教學,不能讓基礎成為知識漏洞。
2.融入文化背景進行教育。文化的渲染力與感染力是十分強大的,而如今的對外交流不再僅僅只是經濟層面上的交流,更多的深入到文化層面。各國的文化滲入,與我國文化進行了融合,從文化背景的角度融合到教學當中。有助于學生們快速地理解英語,也能更加直觀地接受英語的教育。高校可以多開展英語文化的相關活動,讓同學們在潛移默化當中學會英語,增強同學們的學習興趣。
3.增強語言技能的培養。學習英語的重要技能當中有,聽、說、讀、寫、譯是不可忽視的。為了加強學生們的實踐運用能力,高職院校的大學英語教學要及時分析市場所需,適當增加行業英語課程,讓學生不僅要學習本專業的課程,還修習該專業的英語課程。如商務英語、法律英語等,有助于今后就業時能夠靈活運用英語。
4.增加英語開設課程。為了培養學生們的學習興趣,也為了引起學生對英語的關注度,高校可增加開設英語課程,也要多開設趣味講座、趣味交流會等,寓教于樂。同時,在學習過程中,要注重學習過程。不僅要積極鼓勵同學們主動自學,做好課前預習工作,課堂上積極互動。讓同學們將基礎知識與專業知識靈活運用,付諸于實踐當中,由此得到更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鄧曉明.高職院校大學英語課程改革實踐與思考——基于《大學英語教學指南》[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8,38(08):113-115.